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高职院校德育新途径探析_全国28所重点高职院校
 

高职院校德育新途径探析_全国28所重点高职院校

发布时间:2019-01-19 03:51:19 影响了:

  【摘要】从领导思想认识、德育工作者素质、德育观念、德育环境以及评价机制等方面分析了当前高职院校德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新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高职院校 德育 新途径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1C-0023-02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经济社会到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新时期,新事物、新现象的不断涌现,对人们的思想道德造成较大的冲击和影响。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是高等职业院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高职德育在这个社会大转型的新时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而如何为社会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应用型、技能复合型人才,对当前的高职德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一、当前高职院校德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学校领导思想认识存在偏差
  随着教育国际化的加快发展,高职院校生存和发展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一些高职院校在办学理念上存在重智轻德的倾向。当前,一些高职院校的领导对德育工作重视不够,认识水平有待提高,认为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只要技能高,就业率高就行,不太重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二)德育工作者素质不高
  当前,一些高职院校德育工作者大多数是青年教师,尤其是政治辅导员和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师,在市场经济体制中受经济全球化以及多元价值观念渗透影响,他们对本职工作态度有所动摇。特别是由于一些高职院学校领导存在重智轻德的思想,对思政课教师在评优、职称评定、课酬以及辅导员入编等方面重视不够,致使一部分德育工作者思想不稳定,职业的认同感不强,不安心工作,不钻研业务,甚至产生离开岗位的想法,这极大地影响了高职院校德育工作队伍的稳定性。
  (三)德育观念和方法相对滞后
  在知识经经济时代,现代教育技术已取得了迅猛发展,然而当前不少高职思政课教师还是采取旧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来灌输知识,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空洞、乏味,这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现代教育教学手段也很少在德育课教学中发挥作用,部分高职领导和老师认为思政课只是“讲”,不需要使用多媒体上课。同时,思政课实践教学环节比较薄弱,学生接触社会少,参加劳动少,对国情和改革开放的实际认识少。当然,近年来一些学校也增加了一些实践活动的内容,但针对性不强,只是做一些表面文章,没有起到激发学生情绪情感体验的作用,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四)德育环境不理想
  没有形成具有整体性的德育氛围,是影响高职院校德育质量的重要因素。德育是一项系统工程,绝不仅仅是思政课教师和学生工作者的事情,它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等诸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因为学生优良道德品质的形成不仅受到课堂理论的熏陶,而且也受到外部客观条件影响,但是,由于长期受到传统的教学思想影响和客观条件限制,高职院校德育走出课堂、体验社会、参与实践的机会很少,也就影响到德育实效性的提高。
  (五)德育评价机制和评估办法有待改善
  当前,不少高职院校德育评价机制和评估办法还不够完善,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德育工作者的工作效果、德育目标的实现情况等,不能作出客观的评价。由于德育质量和学生思想道德水平不能真正与学生的就业、评奖、推优等切身利益挂钩,德育工作效果不能和教师的评优、职称评定挂钩,既抑制了学生接受德育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也影响了德育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因此也就降低了德育的权威性。
  二、高职院校德育的新途径
  针对当前高职院校德育存在的问题,高职院校应当认真思考和积极应对迅速发展变化的新形势,努力探索适合本校特点的德育,使培养出来的学生既具有高职特色,又符合国家和社会需要的高技能复合型人才。
  (一)加强认识,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
  高职院校应把德育工作列入学校党委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坚持德育与智育并重,建立党委组织领导、行政专门负责的管理机制。应形成以学校党委为核心,以党、政、团、学为主体,以系部辅导员和思政课教师为骨干,管理干部和学生共同参与的管理体制。
  (二)创建高素质的思想政治工作者队伍
  教育的关键在于教师,发挥教师在德育中的主导作用,这是加强和改进德育的根本途径。因为教师的人格力量是教科书、道德箴言、奖惩手段等都不能替代的一种人格力量。教师的爱生、敬业、无私奉献精神,教师的政治立场、道德品质、治学态度等,通过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因此,学校对德育课教师应尽可能多地创造条件,组织教师外出学习观摩和社会调研,以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对外聘教师应加强管理、增强他们的责任感,为共同搞好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而努力。
  (三)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
  从教育自身发展来看,德育的实施要求面向每一个学生,让他们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个性特长都得到充分的、生动活泼的发展。因此,德育的教育模式应由传统的老师的单向灌输转向师生互动的个性化教育。
  从教育目的上看,要确立以生为本的发展现。把德育课的政治教育功能和人的发展教育功能结合起来,把注重人文培养和实践精神培养结合起来,使德育课的功能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
  从教育过程上看,确立“以师为主导和以生为主体”的教育观,由以教师为中心向师生互动转变。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不以“知识的权威”自居,而是努力构建一种生动活泼、民主平等的学风,支持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各尽其才、各显其能,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种平等的交流,是一种享受,是一种生命的呼唤。在这一关系中,教师应该成为学生的“精神教练”,要运用自己的智慧来设置情景,刺激、启发和带动学生参与德育活动。
  在教育手段上,由传统教学工具向现代教育技术转变。多媒体网上教学应该得到广泛应用,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
  首先,改革德育的内容,要根据学生特点和学校的实际情况,紧密结合教材内容,坚持“精而管用”的原则,避免思想政治理论课与中学相关课程内容的重复,适当精简和压缩那些超越高职院校学生接受能力的抽象理论,增加贴近社会现实和学生生活、思想实际的内容,教师要解决学生成长发展中所普遍关注的社会难点、热点和思想上的困惑问题,对他们进行理论上和实际上的指导。
  其次,加强高职德育课的实践环节。高职教育最显著的特征是强调实践性,因此,让枯燥、空乏的思想道德教育回归社会,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道德的魅力,并把自我价值的实现与社会的发展融为一体,是高职德育应该努力的方向。 为此,高职院校应做到:
  第一,应设置德育实践基地,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如社会调查、参观考察、科技服务等,让他们亲眼目睹和感受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生的巨大变化,增进他们对国情、乡情、民情的了解,增强他们对社会的认识。
  第二,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娱体育活动。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突出以诚信、敬业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通过丰富多彩、健康文明向上的活动,寓教于乐,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发挥学生特长,培养学生多方面的爱好兴趣,增强自信心,从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第三,加强工学结合。工学结合是高职办学的最大特点,在工学结合期间有针对性地对学生开展德育,这样可以拓展学生道德行为实践的空间,使他们能够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体悟职业道德理念,继续深化对课堂教学中有关德育知识的理解,并内化为道德情感和意志,进而转化成更稳定的道德行为。所以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开展学生德育工作不仅是学生和学校的需要,也是企业的需要。这是高职独有的办学特点和德育优势,能否利用好这一优势也是高职德育工作创新的关键。
  第四,开展心理咨询教育,培养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在知识经济时代,竞争激烈、压力巨大,一些学生患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因此,应将心理咨询活动和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加以重视。学校可以开设心理健康讲座,成立心理咨询中心,帮助学生处理好学习、人际、生活等方面产生的心理矛盾,预防学生出现各类精神病患,减少心理危机,增强学生承受挫折和迅速适应环境的能力。
  (五)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
  德育的评价,应遵循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结果与过程并重的原则,围绕“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创造”为评价中心,结合学生成长规律,确定不同学年、学期的德育内容和要求,在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规范和职业道德方面,形成一定的目标递进层次,努力探索“自评-互评-他评”与“操行评定”相结合的德育评价机制。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应与学生的评奖、评优、就业等切身利益挂钩,德育工作质量、德育工作效果也要和德育教师的评优、职称评定等挂钩,这样才能提高他们各方面的积极性。
  总之,德育是我国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高职教育要实现“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这一培养目标,搞好德育是关键。在新形势下应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高职德育方法,为培养出真正适合社会需要的应用型、技能复合型的人才,为社会健康发展、公民道德水平的提高作出应有的贡献。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