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创设生活情境的几点思考:新课程小学数学情境创设的思考
 

创设生活情境的几点思考:新课程小学数学情境创设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9-01-23 04:16:00 影响了: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数学课堂教学与生活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数学课堂也比课改前鲜活了许多。老师娓娓道来,生活中的大小事物随手拈来,都可以作为数学课的素材和道具,但是也有一部分老师在实际教学时却不加思考地一味联系生活,动辄开商店、买东西、去郊游,数学课堂生活味过重。以致淡化了对数学知识的研究,学生不能把生活现象上升到数学的高度,影响了他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阻碍了学生的进一步发展,正如郑毓信教授指出的,“我们所追求的不应是由‘学校数学’向‘日常数学’的简单‘回归’。而应是两者在更高层次上的整合”,让数学生活化成为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有效手段,就必须注意生活味和数学味的有机融合。
  
  一、创设的生活情境应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
  
  某教师教学千米的认识,为了让学生获得1千米的直观感受,把学生带到操场上,组织学生跑了5圈,每圈200米,学生跑得气喘吁吁,还没来得及休息就又回到了教室,课堂时间也过去了大半,这时,教师才开始引导:你们一共跑了多少米?(生:200×5=1000)这就是1千米。
  有效的数学教学应联系学习者的生活实际开展教学活动,认识1千米就一定要让学生在数学课上跑5圈吗?肯定不是,数学课变成了体育课,学生累得气喘吁吁,又哪有心思去感知1千米呢?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而创设的生活情境要对学生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指向要集中,本身就应该具有鲜明的浓浓的数学味,要避免虚幻和幼稚化的倾向,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应该尽可能地达到数学与生活的和谐统一,让学生将数学与生活融会贯通。这样学生才会学得活,学得扎实,学得有效。
  
  二、生活情境的创设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创设教学情境可以使原来枯燥的、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形象、有趣,有利于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但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有时过于注重教学的情境化,教师为了创设情境而绞尽脑汁,好像数学课脱离了情境,就脱离了儿童的生活,就不是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事实说明,有时我们辛辛苦苦创设的情境,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如一些孩子由于被老师创设的情境所吸引而久久不能进入学习状态;本来好好的一节计算教学的课,不是从“买东西”开始,就是从“分东西”引入,刚开始,学生肯定觉得很新鲜,可时间一长,他们也就习以为常,情境也就失去了新奇性,嚼蜡般的感觉根本激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合理贴切的情境的确能够起到很好的效果,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生活情境成为了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干扰学生数学学习愿望的因素,这样的情境不如不要,例如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师这样设计流程――
  1、讨论:你能拿出或说出半个物品吗?(激活经验,并由学生呈现各种生活经验,以凸现平均分这一特征)
  2、讨论:请用你认为最好的方式拿出“一半”的物品,(呈现学生对单位“1”的朴素认识)
  3、讨论:你认为一半多还是半个多?(体验分率与量的区别)
  4、讨论:比一半小是一小半,比一小半还小呢?再小呢?(体验经验在特殊情况下的局限)
  5、读书讨论,(将经验的概念转化为科学概念)
  这个教学片段设计并没有安排具体的生活情境,而设计中让学生表达“半个”这一经验认识,学生必然要以各自的生活经验为支撑,同时还排除了情境的干扰。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从生活经验出发,而非从生活情境出发,所以,教师始终要把经验作为关注点,加强数学知识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之间的联系,不能沉湎于具体情境的细节之中。
  对于一些不好创设情境的教学内容,尤其是一些数学定律、公理、计算教学等,可以采取开门见山的方式,既节省时间,又能很好地达到教学目标,打开窗放眼高山的感觉有时是绝妙的,这就是数学自身的魅力,这就是数学味,是生活味取代不了的。
  
  (责任编辑 徐 旺)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