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寻找语文的“第一张桌子”_一张桌子
 

寻找语文的“第一张桌子”_一张桌子

发布时间:2019-01-24 04:07:53 影响了:

   一、语文的“第一张桌子”到底是什么?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认为,一类事物有一类事物的本质,亦即事物的“理念”。理念是完满的,事物则是完满的理念“原型”的不完满的“摹本”。它存在着三张桌子:一是桌子的理念,一是现实中的桌子,一是画家画出来的桌子。这三张桌子中,桌子的理念是真正的实在,现实中的桌子不过是它的“摹本”,而画家画的桌子则是“摹本的摹本”。①一切问题都集中在事物的理念或事物的本质,也就是理想的事物究竟是什么的问题上,因为它对“摹本””和“摹本的摹本”起着决定作用。
   联想到语文。语文也存在“三张桌子”。语文的“第一张桌子”,就是语文的“理念”――对语文的本质的认识。语文的“第二张桌子”,我们不妨认为是专家们编写的语文课程标准和语文教材,这是语文理念的“摹本”。而众多的语文教师的教学实践则是这“摹本的摹本”。很显然,这三者中,语文的理念是最重要的,它决定着“摹本”以及“摹本的摹本”的成败,决定着整个语文的命运。
   长期以来,无数“语文人”对这“第一张桌子”的寻找坚韧而又执着:思想性、实践性、基础性、综合性……直到课程标准将其统合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征”,才算是有了定论。然而,对于这个定论,不少论者认为它至少存在着如下几个致命的“硬伤”:
   首先,政治、数学有工具性 ,所有的人文学科和分支如哲学、美学、文学、艺术、宗教、政治、历史、地理也都有人文性。工具性、人文性的范围都太大,不是语文所独有的特性。其次,工具性、人文性,不是从语文的内部构成、内在联系去寻找的。我们知道,事物的本质是事物的内在的构成、内在的联系,是事物比较深刻的一贯的和稳定的属性,而这个属性能从整体上规定事物的性能和发展方向。工具性只是就“语文”(实应为“语言”)的作用而言的,是“语文”的外部属性。人文性是就“语文”的归属所作出的判断和指认,也是就“语文”的外部而言的。可见,工具性和人文性不能作为语文的基本特征。再者,工具性、人文性二者是很难统一的。即使语文像语言一样,具有工具性,那么,“工具”就是“工具”,“工具”只能使用,具有使用价值,不可能和“人文性”“统一”。新课标出台后,有人硬说工具性体现了语文的“形式”,人文性体现了语文的“内容”。这就更怪了,“工具性”怎么是“语文的形式”?无论怎么推导论证,“工具性”都难以和“语文的形式”有什么联系。人为地硬让它们“统一”,在教学实践中也是难以统一的。即使能够“统一”,那也不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而是语文形式与内容的统一。课程标准作为一个政策性文件,出现这些“硬伤”是不应该的。
   由于上面的错误,就给语文课程的实施造成巨大的困难,同时,也给语文课程评价造成困难。比如,评价教师的课堂教学,说具有工具性、人文性,都不合逻辑,都疏阔不当。学生写了一篇文章,也不能用工具性、人文性来评价。
   那么,语文的理念,语文的“第一张桌子”,究竟是什么呢?
  
   二、语文的“第一张桌子”:言意观。
  
   有哲人说过:“我们看事情必须要看它的实质,而把它的现象只看作入门的向导,一进门就要抓住它的实质,这才是科学的分析的方法。”② 语文既然是一个事物,更确切地说,是同一类事物(语言、文学、文章等)的集合,那么就一定具有一个共同的本质。
   所谓本质,乃是事物所固有的、决定事物性质、面貌和发展的根本属性。这首先要看事物的构成要素。语文有没有内在的、共同的构成要素?肯定有。语文的范围特别广,囊括古今,包罗万象,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学科的所有的东西,或者说人类社会有史以来的所有文化成果,只要是以文字表达的,都可以进入语文,成为语文学习的资源或范本。其中,不管是政治、经济、军事、历史、宗教等文献,还是数学、物理、化学等类文章,以及文学艺术作品及议论类、说明类文章,都有一个内在的、共同的构成要素――言语(言)。在语文教学活动中,不管是阅读还是写作,不管是口语还是书面语,不管是作为课程资源的师生及人群之间的相互交流,还是自我的沉思默想,也都有一个内在的、共同的构成要素――言语(言)。所以,语文文本、语文活动、语文教学活动――总之,语文,都离不开“言”。“言”是它们共有的东西,是语文的最基本的内在构成要素,语文的全部都是由“言”表现和构成的。探究和寻找语文的本质绝不能无视“言”的存在,更不能有意或无意地避开“言”,而应该正视“言”,立足于“言”。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有专家认为语文的本质,就是“言语性”,这是很有道理的。可惜的是,他们没有能在“言语性”上再进一步,应当进一步追问:“言”是从哪儿来的,是为什么、做什么的。
   “言”是从哪儿来的?为什么要有“言”?要“言”做什么?很清楚,“言”从“意”来,“言”是表“意”的,而“意”也要用“言”来表现。“言为心声”,所有的“言”都来自于人的“意”――心意、情意、意识、意图、意向、意愿、意志、意念、意气、意蕴、意义,乃至观念、思想、价值、精神。“正如花蕾的绽开表现和显示出这朵花的内在奥秘一样,说话者把他内心的东西自动地向外表达出来,而语言本身的作用在于把内部的东西向外表现出来,因而语言就是内部的东西向外部生命的表现。但人最内在的东西是一种活动着的、活生生的东西,即生命,因此,生命的特性和现象也必然要通过有声的词语表现出来。因此,完善的人类语言,作为与人的本质和内在精神联系着的这种本质与精神的经常性表现,必然极其活跃地通过极其微妙的活动,直到最细微之处表现出来。”③ 这里的“内心”、“内部”或“内在”的“东西”,实际就是生命之“意”(精神、思想、意愿等),“语言就是内部的东西向外部生命的表现”, 表明了“言”和“意”即和人的“生命”的内在关系。我国古代的哲人也早就注意到这点。直接提到“意”的,如:“语之所贵者,意也”,“言者所以在意。”(《庄子》)“辞者,意之表也。鉴其表而弃其意,悖。”(《吕氏春秋》卷一八《离谓》)“以言为主,以文传意。”(《范晔・后汉书》)“古人之言,意愈切而辞愈缓。”(《杨万里选集・庸言》)……所有这些论述都将“言”和“意”对举,说明表“意”是“言”的最本质、最可贵、最重要的特征。“言”和“意”,既是语文的内在构成要素,又与人、与人的生命具有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所以,“言”和“意” 是语文最基本的、内在的构成要素,是语文的表现,而“言意性”就成了语文的表现性――本质,也就成了语文最根本的、最独特的属性。
   “言”与“意”这一对矛盾体,既对立又统一。它们之间纠结着语文教育有史以来的全部内容,述说着语文教育有史以来的全部历史,储存着语文教育有史以来的全部秘密,演绎着语文教育有史以来所有动人的故事。不仅如此,言和意还记载着人类有史以来的全部历史,表达着人类有史以来的全部情感和愿望,保存着人类有史以来的全部秘密和文化财富,言说着人类有史以来所有的动人的故事。言与意的关系不是那么简单的。“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易经・系辞上》)“恒患意不称物,文不逮意。”(陆机《文赋》)“必有不可言之理,不可述之事。”(叶燮《原诗・内篇下》)“意能遣辞,辞不能成意。”“意全胜者,辞愈朴而文愈高;意不胜者,辞愈华而文愈鄙。”(杜牧《樊川集・答庄充书》)“不能修辞,于是也就不能达意。”(鲁迅《书信・致李桦》)……可见,“言”与“意”的关系是不容易把握和处理的,它是让人类困惑千万年的“黑箱”、“迷宫”和“斯芬克斯之迷”。西方诗人纳德松就说:“世界上没有比语言的痛苦更强烈的痛苦了。”其实,这也正是语文美丽之所在。
   语文教学说到底其实就是“言”与“意”的教学。阅读教学是言――意――言的互转循环,写作教学是意――言――意的互转循环。“言”是让学生学会言说,学会表现,学会口语交流和写作;“意”是让学生具有“人”的情意、意念、意志和价值观,从而学会做人;并且言和意紧密结合,人就是在学会言说中学会做人,在学会做人中学会言说。就这样,言说着,生活着;生活着,言说着。在生活中言说,在言说中生活。言――意――生活――生命,就是这样天然地不可分割地紧密联系在一起,组成了人的有言说、有情意的有滋有味的生活,塑造着人的有言说、有意味的多姿多彩的生命。这样的有意义的幸福的生活和生命,最初都源于语文,源于语文的言和意。言和意组成了语文的全部,语文的全部也都靠言和意来表现,于是言和意的表现性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就成了语文的本质。
   “言”和“意”的范围极为广阔,内涵极为丰富。“言”在我国古代和“字”、“句”、“辞”、“辞章”、“文”、“论”、“叙”意义相通,甚至还有“体式”、“章法”、“结构”等言语式样和修辞手法、语言形态等含义,“言”是它们的总称。“意”在古代和“志”、“心”、“谋”、“情”、“理”、“义”、“思”、“感”、“欲”意义相同,和“诗思”、“意象”、“兴会”相近,甚至还包括“思想”、“印象”、“情绪”、“想象”、“情调”、“主题”、“理想”、“精神”等等。“意”是它们的总称。所以,“言”和“意”不仅是语文的内在的构成因素,反映了语文的内在事物之间的联系,而且其外延还包孕了语文的全部。其中,“言”指语文形式,“意”指语文内容,形式和内容天然地合为一体,共同组成了语文的全部。探究“言”和“意”的关系,使“言”和“意”尽可能地适切和统一;探寻“言”和“意”生成的过程和规律,使个体生命精神的表现更准确、畅达、完美和动人,就是语文教育的不可推卸的本分和理所当然的本质。
   有人认为语文的本质就是“言语性”。这个观点虽然新,但经不起推敲。语文里只有言语吗?这些言语靠什么统摄?如果说靠人、人的生命统摄,言语和人、人的生命不是一个范畴,也不在一个层级;如果说靠人的生命精神统摄,而人的生命精神不就是“意”吗?再说,“言语”也不是构成语文的最小的基本要素,“言语”内部还有构成。不仅汉语语言可以分为“言”和“意”,西方语言也可以分。伽达默尔认为:“语言不仅是一套符号系统,同时更重要的它也是一套价值系统和文化系统。语言不仅有其‘语面’,而且还有‘语里’。语面的下面即语里中积淀着深厚的社会文化因素。” ④这里所说的“语面”和“语里”,与我国古代所说的“言”和“意”基本上是一个意思。况且,“言语性”极容易滑到“工具性”的轨道,有可能给语文教育带来又一次灾难。
   语文的“言”和“意”问题,早就有专家注意了。李维鼎先生说:“‘言语’是什么?作为‘行为’,是‘言’与‘意’的转换,作为‘作品’,是‘言’与‘意’的统一体,即转换后的成品。‘言’与‘意’的关系,决定着‘言语’的性质。”⑤李海林先生也说:“言语的本质在语言与思想的组合;既不在语言也不在思想,而在二者的组合上……语文课的本质属性不在语言上,也不在思想上,而在二者的关系上。”⑥他们精辟地指出了“言”和“意”的关系决定着语言和语文的性质,但是,他们没有更明确地指出“言意性”就是语文的基本特征,是语文的本质属性,是语文的“第一张桌子”。
   综上所述,语文不是工具语文、人文语文,也不是当今教坛上热得发烫的诗意语文、情境语文、深度语文、情智语文、情感语文、文化语文等等。这些“语文”的提法都没有什么错,因为它们都揭示了语文的某一方面的特性。但是,由于它们没有揭示语文的本质属性,就很容易在教学实践中成为一种背离语文本质的导向,引起混乱。语文,就是“言意语文”,就是探究“言”和“意”之间的关系及生成的过程和规律的课程,其最终的使命就是塑造学生的言意精神和言意生命。
  
   注:
   ①转引自张志伟、欧阳谦主编《西方哲学智慧》,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10月第1版,第212页。
   ②《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68年版,第96页。
   ③福禄培尔著、孙祖复译《人的教育》,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163~164页。
   ④严平《伽达默尔集・编选者序》,见伽达默尔著、严平编选、邓庆安等译《伽达默尔集》,上海远东出版社1997年版,第11页。
   ⑤李维鼎《“语文课”就是“言语课”――再从语文学科的工具性说起》,《长沙水电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第1期。
   ⑥李海林《言语教学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7月第1版,第26页。
  (作者单位:运河高等师范学校)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