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总结 > 中小学生人格教育与学生能力视频 浅谈朗读教学中小学生人格的培养
 

中小学生人格教育与学生能力视频 浅谈朗读教学中小学生人格的培养

发布时间:2019-01-27 03:46:00 影响了:

  “朝三暮四”一词出自《庄子・齐物语》:“狙公赋�,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名实未亏而喜怒为用,亦因是也。”说的是一个人用橡子喂猴子,一开始他跟猴子说,早上每个猴子给三个橡子,晚上给四个,所有的猴子都急了,后来他就说早上给四个,晚上给三个,猴子们都很高兴。这个词后来被喻指常常变卦,反复无常。
  当然,我们的学生不是猴子,他们有思想、有感情,而且远比猴子聪明。但奇怪的是,在猴子身上发生的现象,在他们的身上也可以找到相似之处。
  如在课堂检查朗诵课文时,我以前的习惯是,在一个同学读完课文之后,先让其他学生找找不足、发表建议,然后再总结他们的优点。结果发现每到检查读书时,主动举手的学生总是寥寥无几,即使有几个胆子大一些的站起来朗读,也是战战兢兢,惟恐读错,而越这样害怕,就越容易出错,所以一到检查课文朗诵时,课堂的气氛总是那么沉闷、压抑,学生根本缺乏朗诵课文的兴趣。我急了……
  一次偶然的机会听了一位同事的语文课堂教学,发现她在检查学生阅读能力的时候,学生总是非常踊跃,一个个争先恐后地举手,争取朗诵课文的机会。仔细观察,原来这位老师在引导其他同学来评点读书同学的时候,习惯于先让其他同学说说读书同学在哪些方面值得自己学习,然后再提出一点建议或指出一些不足。回到我的课堂教学中,我一改过去的习惯,指导学生首先要用心总结出朗诵课文同学的优点,指出有哪些方面值得自己学习,然后再给该同学指出一点自己认为需要改进的地方。从此以后,每当有学生在评议其他同学时先点出别人优点的,我总能给予积极的肯定。接下来的日子,我发现课堂上积极举手朗诵课文的同学越来越多,而且学生一扫过去那种胆怯、紧张的情绪,当众读书的胆子越来越大,不仅读书的效果好了,课堂学习的氛围活跃了,而且学生评点他人的积极性也更高了。
  古人云“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生活中不乏的是“千里马”,原因是善于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他人的“伯乐”太少。古人“朝三暮四”喂出的永远是屡教不化的猴子,而我们的“朝四暮三”却成就了更多的“伯乐”和“千里马”。
  所以,“学会欣赏、学会肯定”是我们教师培养出更多充满自信、充满朝气、具备健全人格的年轻一代永不衰竭的法宝。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