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探究语文课堂教学的美|语文课堂教学比赛美篇
 

探究语文课堂教学的美|语文课堂教学比赛美篇

发布时间:2019-01-25 05:08:03 影响了:

  在我们语文课堂教学中,凡开公开课时。总能看到许多教师激情满怀,神采飞扬,语言灵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赏心悦目,沉入其中,而更多的教师平时教学却平平淡淡,毫无生气,只是机械呆板地讲解、演练。灌输要点,直至让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相比之下,学生更喜欢“美”的课堂,美的教学思路,美的板书,美的语言引导,美的穿着等等。这里所说的美。不仅仅具有表面形式的作秀,而是语文教学追求的最高境界。
  
  一、课堂开篇入境――展示美
  
  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也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只有富有情感、关注生命的语文教学才是鲜活的,才是学生所乐于接受的。比如教朱自清的《春》。有位老师这样开头:“有人说秋天是黄色的,是成熟的季节,稻谷飘香,硕果累累,可是如果没有春的播撒,夏的孕育,哪有秋的丰收景象’春天令人神往,充满生机。看朱自清先生的《春》,我们一起欣赏美丽的春色吧!”在老师的激情呼唤声中把学生带入文本。另一位老师这样开头;在现代有一位著名散文家朱自清,他有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散文,接着介绍作者、时代背景,布置学生查字、词典扫除字词障碍。还有位老师是这样上的:一进教室就叫学生打开课本,板书课题,介绍作者和时代背景,并把所有生字词抄在黑板上,然后逐节讲解。
  三种教法,三种境界。第一种通过激情描述,把学生带人阳光明媚的春景之中,伴随磁带的播放,多媒体展示“春”的画面。学生沉浸在语言、乐曲、画面的情境之中,体验想象,这就是“美”的境界,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就能受到美的熏陶。第二种做法是实实在在地向学生传授知识,但这种方式平淡、枯燥,只是硬梆梆的知识传授,没有情感,没有形象,更没有情境,这是一般的求真。第三种就更一般了,由教师包办代替,学生处在被动听讲的地位,思维处于抑制状态,一比较高下立分,就可以明白最佳境界之所以然。
  
  二、课堂教学设计――体现美
  
  语文教学的“美”必须在课堂教学中以最好的形式体现对“美”的追求。教学中教师的引导。学生的主动参与,就能体现美的情境。《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应根植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比如教《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怎样才能体现“美”,让学生真正体会其中乐趣呢?有位教师这样提问:“同学们,作者回忆描述了‘百草园’和‘三味书屋’。大家觉得哪部分最有趣,最值得留恋?理由是什么?”
  学生回答:“百草园,是我童年的乐园。”大家能给乐园加个标题吗?有人说:《我的乐园――百草园》,《童年的乐园》,《绿色童年》等等。
  乐园的样子是怎样的?
  我觉得有一幅漂亮的水彩画,你看:“碧绿的菜畦,……高大的皂荚树。”那我们看看图片(展示百草园的图片)。为什么作者能写得那样栩栩如生呢?同学们在课堂上尽情地表演、讲述。
  学生真正参与教学之中,主动探究、发现,有着浓厚的兴趣和创新精神,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尊重学生,给他们自由发挥的空间,达到心灵的交流,情感的交融,体现课堂教学的“美”,形成动人心弦的课堂交流新境界。
  某些情况下,师生共同处在某处特定的情景,沉浸其中,在体验中进行心灵的交流,也能获得美的享受。有位老师教《最后一课》的最后一部分时,“当,当,当!”录音机里突然传出了沉重、遥远的钟声,学生静静地听着。接着老师深情地朗读:“忽然教堂的钟敲了十二下……你们走吧。”
  这位老师不仅自己融入都德描绘的情境之中,学生也被带人情境之中,心中强烈的感情早已迸发出来了。这样美妙的片断也体现了课堂教学的“美”。
  
  三、课堂环节设置――创造美
  
  课堂教学中,问题的设计给学生以明确的指向性,学生自然有话可说。如教学《荷塘月色》,有位教师在学生读完第一节时设置了这样的问题:“作者为什么要夜游荷塘?”再如读《关雎》一诗,发挥你的想象,描写君子第一次见到采荇女的情景。还有像《小石潭记》中写景句“如鸣佩环”是怎样的声音?后写“四面竹树环合……悄怆幽邃”作者为何有这种感觉呢?引导学生把景物的描写和人物心情结合起来,进人作品情境。这样才能真切体会到作者情感。走进文本。
  当然,在语文教学中,朗读的节奏、课堂气氛的张弛、教师语调的抑扬顿挫,都能达到“美”的境界。“吐纳英华,莫非性情”,一个充满教学艺术的课堂,教师充满着激情、想象,让一股灵动之气流淌在课堂,大大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内涵。特级教师于漪说“语言不是蜜,但能粘住学生”,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美的境界形态多样,只要留给学生宽松的氛围,明确的问题,用教师磁性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发学生的自主、探究的欲望,就能创造出语文教学“美”的天地。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