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地方高校人才培养与新农村发展对接的研究与实践|公司人才培养总结
 

地方高校人才培养与新农村发展对接的研究与实践|公司人才培养总结

发布时间:2019-01-29 03:54:26 影响了:

  摘 要:新农村发展需要大量的人才,为新农村发展培养人才是地方高校的一个主要的使命。然而,地方高校在人才培养与目标定位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地方院校人才供给与新农村建设的需求不适应。为破解这些矛盾,地方高校应从就业指导、实践教学、培养目标定位、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师资队伍等方面进行调整或完善。这既是新农村发展的需要,又是地方高校提炼办学特色,提高自身竞争力的需要。
  关键词:新农村发展 人才培养 地方高校
  
  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已取得不少成绩,同时也存在许多问题:如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农产品加工能力低,农村工业科技水平低,农村文化发展相对滞后。这些问题归结起来是由于农村人才匮乏所导致,是制约新农村进一步发展的瓶颈,也就是说,人才问题依然是影响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问题。解决新农村发展人才问题,为区域经济建设和地方新农村建设服务,是地方高校的主要使命之一。然而,地方高校在人才培养与目标定位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大学生就业严峻与新农村建设人才匮乏矛盾,地方高校人才供给与新农村建设的需求不适应。如何破解这些矛盾,既是新农村发展的需要,也是地方高校提炼办学特色,提高自身竞争力的需要。
  
  一、新农村发展人才需求分析
  (一)新农村发展人才需求数量巨大
  我国现有农村劳动力的总体素质偏低,普遍存在受教育程度不高的问题,导致新农村建设人才缺乏,农村经济发展缓慢。目前,在我国农村劳动力中,接受过短期培训的只占20%,受过初级和中级职业技术教育培训的占3.6%,而未经技术培训的高达76.4%。在农村15至40岁的青壮年中文盲、半文盲占22.5%,小学和初中文化的占70.16%,构成了农村劳动力的主体。从整体看农村各类专业技术人才仅占农业劳动力的0.71%,农村乡镇企业人才也十分缺乏,只占人才总量的7.3%。在发达国家农技推广人员与农村人口的比例是1:100,而我国则是1:1200。农村劳动力素质低,一方面难以接受新农业科技知识,制约了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另一方面,农村劳动力适应不了当前非农产业的发展要求,基本上从事乡镇传统企业、交通运输业及低层次的服务行业,而难以进入较高层次、技术含量高的第二、第三产业。这客观上要求有一些素质较高的人才尤其是高校毕业生进入农村、支持新农村建设。
  (二)人才需求的类型多样化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农村发展战略目标的重大调整,更需要培养数以万计的精通农林科技与市场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和一大批农林创新型人才。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但标准高而且要求全,涉及到生产经济、生态环境和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新农村建设标志着我国已经进入农业多元化的新阶段。培养新产业,提高农民素质,振兴农村经济,既需要从事农业和农村一线生产和生活实践的普通劳动者,又需要参与农业市场经济活动的经营者。既需求进行农业和农村管理工作的管理者,又需求进行“三农”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的研究推广人员。同时更加渴望得到能够开拓创新的创业型、创新型高层次人才。归结起来,新农村发展所需要的人才主要有:农业科技人才、农业产业化经营管理人才、农产品营销专业服务人才、新农村项目建设规划人才、新农村自主创业型人才、农村医疗服务专业技术人才、农村社区教育培训专业技术人才等。
  
  二、地方高校服务于新农村发展的优势分析
  与处于大城市的高校相比,地方高校具有一些特殊优势和有利因素。地方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优势主要表现在:
  (一)具有区位地缘优势
  从我国高等教育总体布局和行政体系上看,地方高校离大城市较远,连接县区,最接近农村,一方面可以直接感受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及存在的问题,在社会实践、社会服务方面具有近距离、零距离的优势。另一方面,对农村建设诸多诉求有着较为系统、全面的认知,与地处大城市的高校相比,地方高校更了解农村缺少什么,需要什么,决定了地方高校在新农村建设方面可以谋在前,做在前。
  (二)具有人缘优势
  地方新农村建设的骨干力量有相当一部分来源于地方高校,地方高校的教职工与地方社会有着天然的人际关系,同时在办学活动、服务范围等方面与地方社会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地方高校长期以地方人才需求为取向,为地方培养了大量的教师、技术人员和地方行政干部,他们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作出了很大成绩。这既为地方高校赢得了良好的声誉,为地方高校培养大学生提供了实践活动的基地,也为地方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社会资源,便于地方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活动的开展。
  (三)具有职能优势
  地方高校的主要任务是为社会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区域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服务。近年来,地方高校为取得地方政府的更多支持,更好地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高校社会服务职能强化日益重视,将服务新农村建设作为地方高校发展的重要抓手,列入学校发展规划,并出台了一些政策措施,推进地方高校服务地区经济发展,这种职能上的优势使地方高校服务新农村更具有制度上的保障。
  
  三、地方高校人才培养与新农村发展的不适应性分析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选择与新农村建设对人才大量需求不协调
  农村地区需要大量人才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但由于城乡差距和高校毕业生就业观念陈旧等原因,造成高校毕业生“下不来”,依然倾向于在城市就业。对许多大学生来说,自己好不容易跳出“农门”,读了4年大学,姑且不说在农村创业,就是到诸如养殖场、饲料厂等涉农产业就业,首先在心理上也接受不了。可见高校大学生到农村就业的愿望非常微弱。传统的轻农思想对高校大学生的就业选择仍然有着重大影响。
  (二)地方高校人才培养与“三农”实践联系不紧密
  地方高等学校的创业教育是指向社会创业实践的教育,因而必须联系社会实践,这是保证其具有持久生命力的关键。然而,近几年地方高校的创业教育探索虽然正在逐步向社会实践接近,但与社会实践联系的特色还没有真正体现出来,创业教育的课堂教学仍然是传统的教师作为讲台表演者的教学模式,严重缺乏联系“三农”实际的体验式教学;课堂案例大多是带普适性的案例,专门针对服务“三农”的创业案例很少;学校请成功人士作创业报告也是各行各业都有,只要事迹动人就行,没有把现代农业创业者作为报告人选择的主体;学生创业团队的活动大都也没有走出校园,基本上游离于“三农”之外;一些学校在建立农村实践教学基地时,也往往只是讲形式,走过场,满足于签个合同,挂个牌子,说起来“三农”实践基地不少,但实际上学生深入基地考察学习的时间很少,即便去也大多是走马观花,没有对创业教育起到实效的帮助。
  (三)高校办学目标、专业和课程设置与新农村发展对人才规格的要求不匹配
  1、我国高等教育在办学思想和人才培养上存在问题
  长期以来。高校主要是为城市、第二三产业服务的,很少体现农村发展的需要。虽然高等院校大幅度扩招,但受传统的精英教育观念的影响,许多学校在教学上、人才培养上仍强调知识性和学科性,学生的动手能力差,社会实践经验较少,难以适应新农村建设的发展需要。
  2、专业设置上的盲目性
  许多高校不了解农村产业结构、劳动力结构、就业市场的变化,不了解农村实用人才应有的知识和技能结构,很少考虑从农村的实际需要设置专业、培养人才,使毕业生无法满足用人单位人才的需要,造成人才“用不上”的情形。
  3、课程设置不合理
  课程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载体,农村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培养模式必须依托系统、合理的课程体系。但目前大多数地方高校的农村职业教育均是依托于学校开设的普通全日制本科专业办学,并没有针对性的进行课程设置,不同程度的存在课程设置不合理、不实用,只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忽视实践操作能力的强化,没有体现出农村职业教育的特色,没有结合社会、企业的需求办学,不能真正适应新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
  (四)师资队伍的创业实践能力的缺乏与新农村发展人才的实践能力要求不匹配
  目前地方高校的新农村发展实践教育课程内含在就业指导课程中,而从事就业指导课教学的教师大部分是年轻教师,他们从学校到学校,从学生到教师,一般都没有创业实践的经验,而年龄稍大的教师也多是从其它学科转教就业指导课程,很难有效展开实践性教学活动。并且承担就业指导课教学任务的学院也没有把该门课程当一回事,只是临时找人凑数,应付学校就业指导处的检查而已。显然,此种状况不改变,地方高校面向新农村建设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就只能流于口号,而不会有实际的收效。
  
  四、地方高校培养面向新农村发展的人才的对策研究
  (一)加强就业指导,促进高校毕业生服务于新农村发展
  高校要通过各种形式开展就业创业教育,要贴近学生实际,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学生感情的引导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通过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职业心理与职业设计“等课程,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职业价值观和社会主义荣辱观。大学生应坚持“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崇高理想,转变陈旧的就业观念,树立“行行建功,处处立业”的新型就业观。近年来我国启动了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5年时间将招募10万名大学生服务农村,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贡献。这不仅是农村需要大学生,更是祖国的号召。
  (二)强化实践教学,提高新农村人才培养的实效
  新农村发展所需人才培养强调从创业实践中学习知识及培养创新能力和操作能力。因此,新农村建设人才培养如果缺少实践环节就势必难以深入下去,也就会流于形式。为了强化实践环节,应采取多种多样的活动形式,例如,在课堂教学中注重互动交流和信息反馈,不断改进教学过程;组织模拟经营竞赛或创业设计大赛;组建“学生公司”或创业团队深入养殖、生产或经营一线实地考察;把学生的实习和实践性课程尽可能放在学习或实践基地来完成等。
  (三)调整办学思路、专业结构,完善课程体系,以适应新农村发展需要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特别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以及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城镇化建设的需求,地方院校要在办好目前人才需求量较大的专业的基础上,加强专业结构的调整,切实改变过去盲目培养人才的现象,要以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为立足点,对农学类专业进行调整,为农业产业化培养既可从事农业、养殖业生产,又可参与农产品加工、经营等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在充分了解社会、企业需求的基础上,建立合理、实用的课程体系是地方高校农村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也是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核心。在课程设置的过程中,根据企业的具体能力要求,合理完善教学计划,将与企业相关的教学内容融入至公共课、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实践实习活动等各个教学模块中,从大一至大四统筹安排,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全方位的感受企业精神和企业氛围。另外,农村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培养模式还需通过“企业专业导学”、“业内就业指导”、“行业专家知识讲座”等方式搭建专业课程平台,丰富课程设置的内容。
  (四)采取多种方式,加强新农村建设人才培养的师资力量
  一支相对稳定的、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新农村建设人才培养的关键。为解决当前地方高校新农村教育师资缺乏问题,可采取如下办法:一是采取对师资进行选拔和专门培训的方式,以把好教师“进人”关。二是鼓励和选派教师从事农业创业实践,或者将现有的教师有选择地送到农业企业直接参与企业经营管理活动,提高教师对现代农业创业的认识和操作能力。三是举办创业教育的案例示范教学或研讨会,交流农业创业教育经验,有效地提高教师“三农”实践教育水平。四是注重吸收社会上一些既有农业创业经验又有一定学术背景的人士从事兼职教学和研究,特别是聘请在现代农业创业方面成功的企业家担任客座教授和实践指导教师。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0年高等教育学会年度专项课题《高校培养面向新农村发展的创业人才研究与实践》(编号2010CX149)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冯树清.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地方高校的重要使命[J].农村经济,2006,(9):116-117.
  [2]邱玉兴,李秀波.建立地方院校支持新农村建设的长效机制[J].理论观察,2008,(5):117-118.
  [3]王东京.地方高校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对策,江苏高教,2008,(5):52-53.□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