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提高文言文教学有效性探微】课外文言文阅读100篇
 

【提高文言文教学有效性探微】课外文言文阅读100篇

发布时间:2019-02-05 03:51:54 影响了:

  【摘要】文言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尝试采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合理设计教学目标、教会学生有效的学习方法等手段,努力提高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文言文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 激发兴趣 教学目标 学习方法
  
  文言文是很有价值的语言形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文言文曾经发挥过重要的作用。作为历朝历代通用的书面语形式,文言文记载了中华古国几千年灿烂的文明,积淀了中华五千年文化的精华,承载着极其璀璨的人文精神。既是艺术的瑰宝,又是思想情感的宝藏。于漪老师形象地称之为“渗进了民族睿智的中华文明的地质层”。然而,目前从整个社会来看,文言文已经远远地退出了人们的生活,那么,继承这一传统文化的重任,主要是靠学校教育来完成的。这就决定了文言文的教学既要肩负传承传统文化的历史重任,又要努力达成提升学生精神品质、加强人文修养的时代要求。
  由于文言文没有应用、实践的社会环境,人们也没有这种语言的思维方式和习惯,受这大环境的影响,文言文的教学依然是春风不度的难关。教学效率低下也是不争的事实。到底如何走出困境,提高文言文教学的效率呢?我在教学中做了以下的尝试。
  一、激发兴趣,是提升文言文教学的效率的前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由于文言文与现在的时代相隔久远,古今词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语言又简洁精练,意蕴又丰厚。学生读起来有一定的困难,畏难情绪往往打消了学习的劲头。那么老师就应该结合学生的心理,把文言文的内容和时代生活联系起来,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来引起学生和文本的共鸣,激发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找准切入点,精心设计导语能有效的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习的兴趣。眼睛可以容纳一个美丽的世界,而嘴巴则能描绘一个精彩的世界,利用语言的力量,说出文质兼美的导语,能快速抓住学生的心。导语的设计要根据文章内容找出与学生产生共鸣的共同点。如,可以利用时代话题作导语。学习《烛之武退秦师》,可以从“说话的艺术”谈起,俗话说:好话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生活中会说话,可以融洽人际之间的关系;外交中会沟通,可以平息干戈,纾解国难。会说话是一种大智慧,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学习本文看看烛之武是如何“说”退秦师的。这样的开头既抓住了文章的中心,又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有意识的注意说话的艺术,欣赏说话的艺术,从而会艺术地说话。《鸿门宴》可以从“宴会”这个话题谈起,谈宴会的作用、氛围,然后再谈这个别有用心的“鸿门宴”这样不仅了解了鸿门宴的深层意义,还让学生了解到事物的复杂性。还可以利用熟知的历史故事和成语来激发共鸣。如由完璧归赵、负荆请罪引出《廉颇蔺相如列传》的学习。还可以从作者的特长入手,谈书法圣品《兰亭集序》。还可以从以前学习的诗文,熟悉的古战争,游历过的风景图片,等等。
  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需要透彻地了解文本的思想内容,全面地掌握学生的心理状态和知识结构,并用智慧找到最佳结合点,找到最佳的切入点,用有感染力的语言表达出来,才能促进文言文教学效率的提高。
  二、合理设计教学目标,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
  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浅易文言文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能借助注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认识中华文化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由此看来,新课标对文言文教学的要求是“文”“言”并重,实现学生学知识,长智慧的目标。
  在日常的教学现状中,存在三种偏颇的现象,一是重言轻文,课堂上字字注解,句句翻译,全文译完,文本大体学完,最后归纳一下中心思想,就算圆满。这种课型单调乏味,讲得学生兴趣全无,对“言”的内涵、表现力,缺乏理解,缺乏品味,缺乏赏析,学生就是凭模糊的印象记下来,很快又会遗忘。二是重文弃言,课堂上抛开文言,只从整体立意上去把握,挖掘思想内涵的深度,并过度拓展,将文言文讲成了现代文,这种课型空虚浮泛,表面上玄幻华丽,实则是不利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养成。三是先言后文,将二者割裂开来,这样的处理使得“言”无意义,“文”又没有依托。这样的文言文教学又何谈效率呢?
  那么,怎样才叫是“文”“言”并重呢?“文”“言”并重的教学不能简单理解成“言”+“文”。言是文言;文是文学、文化,二者是统一的,文以言传,言因文释。文以言传,是因为文要以言为依托,在经典的文言文中,每一个文言字词都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每一个文字都饱含了作者丰富的情思。所谓言因文释,即是以文章蕴含的思想内涵来领悟“言”。因此在教学中,应该“文”“言”并重,文为主线,言为目标,以此来设计教学过程,二者相伴而行,不能割裂。
  三、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是提高课堂效率的保障
  关于语言的学习,最好的方法就是多读,多思,多写。文言文的学习也不例外。
  要重视朗读。朗读是培养文言语感的重要途径和方法。熟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读是必要的。其次,朗读也是要讲方法的,毫无目的的乱读,或只为读而读,是浪费时间,每个读的环节,要有任务。读,一般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要读准字音,读清楚停顿,要结合注解,边想边读,读清楚了停顿,句意就大致清楚了。第二个层次是读懂文意,可默读可诵读。第三个层次是读出语气,读出情感,要美美地读,反复涵咏,加深体会。
  要把自主学习作为课堂教学的一个永恒追求。传统的文言文教学方式是注解,串译,点评。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轻松,听一听,写一写,就象一个容器,被动地接受,不消化,不创造,那也就谈不上健康地成长。老师也省心,不用动脑筋设计活动,也很少会应对学生的质疑问难。想要求效率就很难了。新课标要求,学生要主动地学习知识,理解知识,运用知识,形成能力。那么,老师就要创设环境,相机引导。
  鉴于课本上的每篇文言文,都有详细的注解,老师要引导学生借助资料、工具书自主学习,把不懂的和怀疑的地方提出来,和老师同学一起合作解决。这样才能促进学生主动思考,不懂的问题通过讨论,思路会越来越清晰,思维方式在交流中会越来越完善。老师的教学也有针对性,可以节约时间,突破难题。
  积累也是很重要的学习方法,学生要自己动手归纳一些文言的词法和句法,如一词多义、词的活用现象、通假字、特殊的文言句式及一些文化现象。除了这些基础知识的积累而外,还要多读一些课外的文言文,每天安排读一小段语意完整的文章,如现在高中发的《国学读本》就很好,还有《论语》,篇幅短小,不占用过多时间,又好接受。长期积淀下来,不仅能读,还会写,同时丰富了大脑,使人变得沉着睿智。有了课外的巩固和提高,又可以促进课堂效率的提高,二者形成良性互动。
  ★作者单位: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新洲三中。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