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毛泽东诗词的艺术特征】剧本的艺术特征
 

【毛泽东诗词的艺术特征】剧本的艺术特征

发布时间:2019-01-29 03:59:21 影响了:

  〔关键词〕 现实主义;浪漫主义;    艺术形象;民谣;典故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8)
   09(B)―0022―02
  
   中小学语文课本中选入了几首毛泽东的诗词,语文教师除了要指导学生认真学习领会其思想内容和艺术表现形式之外,课外还要引导学生认真阅读和钻研毛泽东的诗词,以便使学生能从整体上准确地把握毛泽东诗词的艺术特征。这样,不但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而且能够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陶冶学生的艺术情操。
   毛泽东的诗词,是将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以传统的古典文学形式,形象地表达他对革命斗争的深切感受和对革命事业的豪情壮志。高远的思想境界,深刻的生活体验和巧妙的艺术表现手法,三者达到了完美的统一,充分表现出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毛泽东的诗词,气魄雄伟,形象鲜明生动,意境深远含蓄,是革命的政治内容和完美的艺术形式高度统一的典范,充分体现出毛泽东诗词所独有的艺术特征。
   毛泽东诗词的艺术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毛泽东诗词中,可以看出,毛泽东在写作实践中继承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优秀传统,并辩证地加以统一,开辟了自己艺术创造的新天地
  
  1.把自然景物与人民的利益紧密地联系了起来。自然与人民的关系是发展变化的。毛泽东诗词从发展变化中描写自然景物,抒发了革命豪情。如关于山的描写,在革命战争时期,是“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是“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却是“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天连五岭银锄落”、“青山着意化为桥”等。他描写山都是为了歌颂人。从依靠山而制胜敌人,到改造山以建设美好家园,人与自然的关系更为密切了,这其间不断创新的过程,充分凸现了美。
  2.把过去的生活与当代生活富有创造性地联系起来,对比强烈,传达新意。毛泽东善于把过去的生活与当代生活作对比、衬托,从而突出当代生活朝气蓬勃的生命力激励人们不断前进。如在《七律・到韶山》(1959年6月)中,对旧社会农民被剥削、被压迫、被屠杀的种种惨状,毛泽东用一“咒”字来概括;人们翻身解放后的农村新貌,又用一“喜”字作勾画。“喜”与“咒”遥相呼应,“咒”的是过去黑暗残酷的旧社会,“喜”的是光明幸福的新社会。前后对比,爱憎分明,从而歌颂了革命的胜利,凸现了社会主义的新中国来之不易。在《七律二首・送瘟神》(1958年7月1日)中,第一首诗,集中地描绘了旧时代瘟神肆虐、民不聊生的凄惨景象;第二首诗,集中描写新社会的劳动人民斗志昂扬,送走瘟神,及改造世界的冲天干劲。这两首诗实为一个整体,毛泽东运用对比的手法,写旧时代人民的苦难生活是为了衬托新社会人民的幸福和欢乐;写新社会的光明是为了批判旧社会的黑暗,而重点在歌颂新中国劳动群众以排山倒海的力量改造世界的伟绩。
  毛泽东部分诗词中所运用的对比手法,把两种人生境界作了强烈的对比,从而达到了对生活的超越,创造出了更为理想的生活,从而体现了美。
  3.把现实生活与理想未来联系起来。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代,当毛泽东填写《水调歌头・游泳》(1956年6月)一词时,长江大桥的建设才开工不久,但是他从静卧南北江岸的龟、蛇二山之间,看到一幅雄伟的图画――“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但毛泽东并不满足于此,在他的理想中,还要“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这种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在现实的基础上描绘理想,又在这理想的现实之上追求更高的理想境界,实为一种创造性的美。
  4.丰富的艺术想象力。在毛泽东诗词中,充分体现出了他具有最丰富、最具有创造性的艺术想象力。如《沁园春・雪》这首词,毛泽东从地域、时间、人物、景物、天气等方面驰骋想象,构成了完整的典型艺术境界,其概括力之巨大,想象力之丰富,十分惊人。如《念奴娇・昆仑》中的“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七律・答友人》中的“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中的“小小寰球,有几个苍蝇碰壁”等都采用了奇特的想象,运用豪迈、夸张而华美的语言,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内涵,表现了无产阶级远大的理想,豪迈的革命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给人以极大的鼓舞。这些创造性的想象,充满了生机,真正提高了人的本质力量,因而使人感到无穷的美感。
  
   二、毛泽东诗词创造了不少丰富生动的艺术形象,这些形象不仅激励着人们前进,还表现了毛泽东的革命情怀
  
   1.就人物形象来说,毛泽东诗词中所塑造的大多是伟大的英雄人物。如红军的形象、革命青年的形象、革命烈士的形象和人民群众的形象,都具有突出的震撼人心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所借用的历史人物形象或是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形象,在人们心目中都有深刻的印象。只要一点到他们,他们的形象和事迹就会立刻浮现于人们的脑海中,具有启发和鼓舞人们追求美和理想的积极作用。
  2.就景物形象来说,毛泽东诗词中所描绘的多是宏伟的建筑、巨大的工程、壮丽的山河。毛泽东通过对这些雄伟景物的描写,来表现自己的革命理想、革命气概和革命精神。如《沁园春・雪》和《沁园春・长沙》的上阕,在这些色彩斑斓、笔触奔放的精美图画中,不仅能令读者看到祖国山河的壮丽,引起爱国热情,还能使读者感受到毛泽东博大的气概和昂扬振奋的精神。
   毛泽东诗词中的景物都是色彩鲜明的。“万山红遍”、“满江碧透”、“苍山如海,残阳如血”、“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赣水苍茫岷山碧”、“红装素裹”“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等等,这些景物描写,光辉灿烂,耀眼夺目,读之使人心旷神怡、胸襟开阔。
   景物描写中到处都有动态描写。“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把被大雪封盖的高山和高原写活了。“五岭逶迤腾细浪”用水形容山,更增强了山的动态。“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用“飞”这个很传神的字把长桥卧波的气势和建设的速度都写了出来。“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雄伟的昆仑山简直在浩大的空间里舞动起来了。这些景物描写,寓情于景,以动写静,动静相宜。
   在描写景物的选材方面,毛泽东都是挑选巨大的富有特征性的东西。如在《长征》中,写的是五岭、乌蒙等大山,金沙江、大渡河等险水,借以表现红军坚强的革命意志,无坚不摧的战斗精神和革命的英雄气概。其他如层林尽染的岳麓山,锁住长江的龟山、蛇山,雄伟的万里长城,茫茫的黄河,高峻的昆仑山,壮丽的长江大桥等,都是选择巨大的富有特征的景物,用精确鲜明生动的语言来加以描绘,这些景物雄伟壮观,气魄宏伟。
  
   三、毛泽东诗词充分体现着批判地继承遗产和推陈出新的艺术创造精神,将优美的古典形式和现代的革命政治内容和谐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毛泽东诗词中所引用的历史故事、神话传说、民谣典故等,有三个比较显著的特点:一是为大多数人所熟知,反映着人民群众一定的利益和愿望,而且几乎家喻户晓;二是多半经过长期流传,具有一定的历史进步意义;三是它们在今天仍具有一定的生命力,经过创造性地改造之后,能够很好地为人们服务。
   1.毛泽东诗词中出现的神话传说和历史人物。如像月宫里的吴刚和嫦娥、天河边上的牛郎、巫山的女神等神话传说中的人物,毛泽东创造性地利用这些人物,让他们与人民革命和建设事业联系起来,使他们的形象就比原来更丰富、更美丽了。至于秦皇、汉武、唐宗、宋祖、魏武、陶潜、霸王、华佗等历史人物,毛泽东都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给他们概括性地作了评价,同时与今天的革命人民事业联系起来,起到了对比衬托、评古颂今的作用,这些神话和历史人物在毛泽东诗词中创造性的化用,使毛泽东诗词的艺术境界更加深厚而高远。
   2.毛泽东诗词中所化用的民谣和典故。如《十六字令》中的“快马加鞭未下鞍”一句,本脱胎于民谣中的“人过要低,马过要下鞍”,“离天三尺三”则是民谣的原句。毛泽东的这首词,保存了民谣中所描写的山的高险,又改造了其中低头下鞍屈服于山的消极思想,一变而为“快马加鞭未下鞍”,突出地表现了红军战士征服这高山险峰的英雄气概,读之振奋人心,惊叹叫绝。
   毛泽东诗词中所运用的典故如一枕黄粱、长缨在手、黄鹤何去、帝子乘风、斑竹一枝、金瓯一片、蚂蚁缘槐、蚍蜉撼树等,成句如“飞起玉龙三百万”、“天若有情天亦老”“一唱雄鸡天下白”、“东临碣石有遗篇”、“正西风落叶下长安”等等。毛泽东把这些典故创造性地化用到自己的诗词中,来表现新的思想内容,赋予它们新的意义,而且使之与诗词浑然一体,意境焕然一新,既没有生吞活剥的缺点,也没有拼凑的痕迹。毛泽东能够给典故以如此的改造赋新,这不是一个语言技巧问题,而是由诗人共产主义世界观和深刻的群众观点所决定的,只有如此,才会有这样宏大的气魄和威力。
   总之,毛泽东诗词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文学与艺术宝库中的瑰宝。他的诗词不但具有深刻的哲理内涵,而且在艺术特征方面也更具有丰富的美学内涵。毛泽东的诗词是他深邃的文艺思想和美学理念的形象体现,他通过创作实践更加丰富和发展了自己的艺术造诣和美学理论。毛泽东诗词以其内容的博大精深、艺术的臻善完美,成为中华诗词史上的一座丰碑,受到世人的崇敬。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全面地学习探究毛泽东诗词时,要准确把握其艺术特征。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