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新课程与英语反思性教学【新课程教学中的做法及反思】
 

新课程与英语反思性教学【新课程教学中的做法及反思】

发布时间:2019-02-07 04:20:01 影响了:

  新课程改革是教育领域的一场革命,在这场革命的浪潮中,我奋力拼博,努力拾取被革命浪潮掀到岸边的一粒粒珍珠,一颗颗贝壳,充盈自己的经验宝库,提高自己的执教水平和能力。洗礼自己的教育思想,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力争使自己适应新课程的教学要求,努力做新课改的排头兵。
  我是一个初中生物教师,生物学科是自然科学的前沿学科,培养在生物领域具备创新,实践能力的人才是当务之急。为了充分弘扬学生个性和开发学生潜力,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认为在生物教学中,大力开展研究性、探究性、合作性学习非常必要,是新课程改革对我们的要求,为此,我从下列方面进行了努力的尝试。
  一、切实转变教育理念,积极尝试新做法。
  新课程改革应遵循“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大力倡导建立自己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真正体验学习的美妙,让学生走向成功的彼岸。
  (1)让每一个学生动手实验,切实提高动手能力。
  如为了使学生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我不仅利用实验课让学生分组实验,一块练习,还在半学期时间里,利用公有的一台显微镜,坚持每节课让学生单独自己练习使用显微镜,直到熟练掌握,满意离开为止。
  (2)建立合作学习小组,共同学习。利用生物实验室显微镜观察绿叶结构,洋葱表皮细胞的结构,让他们亲自操作,亲自观察,认识细胞的结构,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结构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3)利用模型让学生理解人的呼吸原理,我曾利用可乐瓶、气球、胶带、吸管、自制人肺、膈功能演示模型,通过膈肌的收缩,肺的扩张和收缩一目了然,让学生一看就明白。
  (4)以校园家庭及周边环境为范围,让学生在校园,进行观察,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从事探究性学习,以班为单位,调查我们学校内的生物,以个人为单位调查家里的生物,以班为单位,调查本班同学的早餐、午餐情况,调查本班同学的身高,肺活量情况,开展探究式学习。
  (5)建立学习小组,以2人组,8人组等多种学习小组为单位,相互提问,讨论,相互测验,相互促进。这种学习方式我主要是在期末总复习时采用的,每班确定一名学习班长,班长下设八个小组长,每个小组长下有六至七名组员,由班长与组长相互测验,组长与自己的组员相互测验,组员之间自由结合成2人小组相互测验,切切实实让学生自觉学习,交互学习,互帮互学,共同提高,一起成长进步。
  二、认真总结教学过程,及时进行教学反思。
  我在七年级生物第一单元《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一课时,让学生走出课堂,变封闭式教学为开放式教学。
  《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一课是一堂社会实践课,要求写调查报告,而要写调查报告,首先要从事调查活动,而从事调查活动必须做好调查前的准备工作。即明确调查的目的,对象、范围、时间,制订可行的方案,然后,按照调查方案,认真开展调查活动。
  在这节课教学中,我首先引导学生明确我们的调查目的――了解我们校园的生物种类,我们的调查对象――学校校园内的生物;调查的范围――学校校园内;调查时间――生物课上;调查方案――在生物老师的带领下,对校园内的生物进行观察了解,然后按照上述方案认真实施。
  学生在我的带领下,绕校园内的东区花园、中间花坛、西区花园各一周,我将他们看到的生物一一介绍给他们,从苍劲的龙爪槐,婀娜多姿的垂柳,四季常青的冬青,到美丽的大理花,鲜艳多姿的月季花,俊杰的撒金柏,傲然屹立的雪松,多刺的铁杆海棠,棕榈、棕竹、竹子、桃树、广玉兰、腊梅、丁香、紫荆花、万寿菊、梧桐树、牡丹、红叶李、连翘,剑麻、仁花菜、车前草、鱼腥草、蚂蚁、蜘蛛、蚊子、苍蝇、鸽子、麻雀、燕子、鼠妇、蚯蚓、细菌等等学生们认真地做着笔记,他们还设计了表格,回到教室,同学们把自己的调查结果以表格的形式反映到作业本上。
  这节课,教学方法改变了原来的封闭式课堂教学,让学生走出教室,走出课堂,来到大自然中,亲眼观察,虽然孩子们的观察还不尽人意,总算迈出了调查活动的第一步。
  我在七年级教学《生物显微镜的使用》一课时,先让学生从理论上掌握显微镜的构造、使用步骤、方法、临时装片的制作,达到熟能背诵的程度,然后进行实验操作,练习使用显微镜,结果,出现了异常情况,学校原来仅有的十四台显微镜,有的坏了,不能用,新买的十台显微镜还未启用,让学生练习使用显微镜困难重重,面对以上问题,我想到了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方式。我做了以下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1、复习显微镜使用的理论知识,包括显微镜的构造,各部件的名称、位置,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步骤,临时装片的制作。
  2、分组进行练习活动。(1)十四台旧显微镜交给十四个同学去修理,组装,调试,能修好几台是几台。(2)二十个同学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3)剩余同学调试新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3、三个小组的同学在各自完成实验任务后都有收获,写出自己在本节课的收益。
  4、通过这节课,使学生们能够发现问题,做出假设,制订方案,实施方案,找到结果,进行探究,并且自己做主,相互合作,完成探究任务。
  通过这节课,培养学生战胜困难的勇气,教给学生生活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方法,本节课有以下特点,主动性、独立性、独特性、体验性、问题性、交互性、生成性。
  通过这节课,也反映出生物实验教学面临的实际问题:1、器材不足;2、没有生物实验室;3、教时不足;4、经验匮乏欠缺;5、学生纪律跟不上实验要求。
  这节课在老师的组织、指导下,同学们从自身发现的问题出发,从好奇心出发,从兴趣出发,通过亲自动手实践,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动手能力,收到了良好效果。
   以上是我在新课程改革中的粗浅做法和两节课的教学过程及反思,尽管拙劣、幼稚,但是我与新课程同行的足迹,回首一顾,为了今后的教学中多一些经验与教训。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