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社区教育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_农村社区教育数字化建设调查及对策研究
 

社区教育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_农村社区教育数字化建设调查及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9-03-21 04:19:48 影响了:

  [摘要]通过对宁波市鄞州区22个社区居民的调查,翔实地分析了农村社区教育数字化的现状、困惑和对策特别提出了基层电大和社区联合共建农村社区教育数字化工程的具体措施和方案,
  [关键词]农村;社区教育;数字化;基层电大
  [中图分类号]C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008(2010)04―0105―06
  
  社区教育是社区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社区教育是对农村社区内共同生活的人群组合所进行的由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广泛的社会教育组成的“大教育”,它既是一种区域性、整体性的教育活动,又是一种组织协调社区内外各种力量参与本社区内的各种学习与教育活动,为提高社区成员的素质,促进经济、文化发展而提供服务的教育新机制它具有全员性、全程性、全方位和灵活多样性等特点。社区教育的本质内涵是以社区发展为出发点,以社区人力资源开发为本。社区教育的基本目的是提高社区成员的素质,全面提高社区全体成员的生活质量,建设和发展网络化、数字化的和谐社区。农村社区教育数字化是为满足农业经济为主的社区成员的各种教育需求而进行的,各类正规的和非正规的网上虚拟社区的教育活动。
  国家发改委、民政部共同发布的《“十一五”社区服务体系发展规划》中指出;要大力推进社区信息化建设,构建社区信息服务网络,推动形成“资源共享、协同服务、便民利民、安全可控”的社区服务信息化发展格局,在全国范围内培育一批“社区信息化示范社区。但就全国来说,社区信息化、数字化建设发展很不平衡,城市社区和农村社区数字化和信息化建设差距较大,因此,研究农村社区教育数字化建设的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对新农村的建设和促进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村居民的整体素质,实现农村社区信息化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关于农村社区教育数字化建设的调查
  
  1 调查内容
  本调查从社区数字化基本情况、社区数字化设备和内容、社区公共服务数字化情况三个方面进行,共设计了20个问题,用3个选择性的标准化问卷进行。其中,社区数字化基本情况5个问题;社区数字化设备和内容5个问题;社区公共服务数字化情况10个问题。
  2 调查的时间、地域
  调查时间是2009年9月20日至2010年1月10日;查区域是宁波市鄞州区的22个社区及象山石浦、舟山市的个别社区。宁波市鄞州区的22个社区中有6个社区地处城乡结合部,其余社区地处农村,石浦和舟山的社区属于农村社区,农村社区占样本的2/3强。
  
  
  
  3 样本概况
  样本来自宁波市鄞卅I区的22个社区及石浦、舟山的个别社区。鄞州区是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网络普及率相对较高我们共下发调查问卷273份,其中废卷40份,有效问卷233份,有效率85.35%。样本中,男111人,占样本总数的47.64%:女122人,占样本总数的53-36%;平均年龄31.39岁:每个样本家庭平均人口3.97人。因此,整个样本共涵盖925人
  表1显示的样本基本概况呈现以下特点:(1)样本涵盖了鄞州的所有社区,明显具有农村和城乡结合部的特点(农村占大多数);(2)样本男女比例基本适中;(3)样本平均年龄偏轻,最大年龄49岁,最小年龄17岁:(4)样本家庭人口呈现小户型,不足4人,三代同堂的家庭很少,只有8户;(5)样本职业依人数排序依次是:学生、职工、个体劳动者、干部和农民;(6)样本文化程度依人数排序依次是:小学、初中、高中、大专以上。究其原因主要有:多年计划生育的实施使农村和城乡结合部家庭人口减少,这也说明居民生育观念的变化;由于学生答卷比较认真,废卷很少,所以在职业排序中占的比例最多;从社区居民的文化构成看,高中以上占样本总数的2/3强,可见我国农村居民的文化素质在逐年提高,这与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和高等院校扩大招生有很大关系。
  
  4 调查结论及分析
  (1)社区数字化基本情况。我们在调查中设置了5个问题,调查统计结果如表2。
  社区数字化基本情况统计分析显示:在社区上网回答“很方便”和“不能上”的,占样本总数的1/3左右,可见在农村社区和城乡结合部社区网络的普及程度还很不均衡,不同的社区上网方便与否是很不一样的;在被调查者自己的上网情况调查显示,75%以上的人“经常”或“偶尔”上网,只有不足25%的人从来不上网,可见大部分社区居民都有上网的习惯或者说上网的意识;与上述二项调查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从来“不登陆社区网络平台”的占被调查人数的2/3,“偶尔登陆社区网络平台”的占近30%,可见社区居民在上网时并不关注社区网站;社区居民为什么不关注社区网站呢?第4个问题给了很明确的回答,因为,近1/2的人“在杜区网站上不能查找到所需要的信息”,有2/5的人“偶尔”能找到,可见社区网站还不能达到社区居民上网的需求;对社区网站表示“不满意”的接近40%,“一般”的占一半以上,两项加起来达到90%以上。
  以上分析得出结论。在农村和城乡结合部社区大部分社区居民都有上网的习惯或上网的意识,但关注社区网络平台的却很少。因为,在社区网站上找不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近九成居民对社区网站不太满意。
  (2)社区数字化设备和内容。我们在调查中设置了5个问题,调查统计结果如表3。
  社区数字化的设备和内容调查结果显示:认为社区的上网设备“很好”的占1/5,“没有”的1/3强,其余是认为“一般”;社区网站的工作人员“有、很专业”的占1/5,“没有”的占45%多,其余是中间状态。可见在农村和城乡结合部社区网站的硬件设备,包括技术人员还很欠缺。社区网站的内容“不登陆”和“偶尔”关注的占90%以上;“不能”和“偶尔”解决关于社区服务的问题占90%以上;“不喜欢”和“有点喜欢”社区网站的也占90%以上。所以,在农村和城乡结合部的社区网络平台,无论从设备还是从内容上来讲,相对来说比较滞后,令90%以上的居民不太满意。
  (3)社区公共服务数字化情况。我们在调查中设置了10个问题,调查统计结果如表4。
  对农村和城乡结合部社区网站公共服务的情况调查显示,社区的文体活动、民俗民风、卫生服务及物业管理情况参与的居民达到20%以上或接近20%,其他诸如培训、家庭教育、治安、解决邻里关系和参与社区管理的都在20%以下;有80%左右的居民不参与或偶尔参与上述活动。可见,农村和城乡结合部社区网站公共服务平台几乎还没有真正地建立起来,没有得到广大居民的认同和积极参与,这是需要我们做大量工作的。
  总之,在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农村和城乡结合部社区。大部分社区居民都有上网的习惯或上网的意识,但关注社区网络平台的却很少。因为,在社区网站上找不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近九成居民对社区网站不太满意;在农村和城乡结合部的社区网络平台,无论从设备还是从内容上来讲相对来说比较滞后,令90%以上的居民不太满意;农村和城乡结合部 社区网站公共服务平台几乎还没有真正地建立起来,没有得到广大居民的认同和积极参与。
  
  5 调查数据信度效度检测
  (I)信度检测。由sPSS13.0软件计算分析结果表明,总体的信度系数为0.775,因此总体上该调查结果的内在信度是比较理想的(见表5)。
  (2)效度检测。由因子分析结果表明,公因子的累积方差贡献率在40%以上,且基本上每个问题项目都在一个公因子上有较高荷载,因此调查问卷设计的结构效度较好(见表6、表7)。
  
  二、农村社区教育情况调查
  
  调查问题之一,鄞州区居民对社区教育情况的了解。不知道也没兴趣占5.6%;对了解社区教育的信息感兴趣占23.5%;知道社区教育占34.7%;对社区教育有一定的了解占18.3%;自己或是家人曾参与过社区组织的学习活动占17.9%。
  调查问题之二,从哪些渠道了解到关于社区教育的信息?报纸占33.4%;电视占27.8%;网络占36.4%;街道居委会宣传占11.3%:他人告知占2.7%。
  调查显示,占多数的居民表示对社区教育有一定的了解(占70.9%),但是在针对性的访谈中,也发现本地区的社区学院对于社区教育的宣传力度还不够:在表示知道社区教育的34.7%的居民中,仅有28%的人表示知道有社区学校。36.2%的居民知道本区建有社区学院,但其中参加过社区学院学习的居民只占17.9%,看来社区学院的教学活动与居民的学习生活的联系还不是很多。同时有35%的居民认为所在街道不存在教室、教学设备、图书馆、文化馆等社区教育资源的现象。特别是作为和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街道居委会的宣传,仅占了所有社区教育宣传的11.3%,这点反映出社区学院与社区还没有做好有力的结合。而网络凭借快速信息传递,时间地域不受限制的特点,成为了社区教育的有力的宣传媒介。
  调查问题之三,认为参与社区教育的最适合的时间的选择?周一至周五的白天占14%;周一至周五的晚上占40.6%;双休日的白天占82.5%;双休日的晚上占82.1%。
  调查显示,把接受社区教育的时间段主要选择“双休日”的居民中,年龄段在30以下的占27%,30-45岁的占了71%,同时选择“周一至周五晚上”的居民年龄在30-45岁也有53.8%。可见居民把大多数票都投向了“双休日”和“晚上”,而事实上,占被访人数总数56%的人认为应该在“双休日”接受社区教育;其次是“晚上”占32%,而选“周一至周五的白天”的最少,只占8%。这反映出比起青少年和退休的老年人,那些面对较大工作压力和激烈竞争环境的中年人更需要有一个适合他们时间的学习进修机会。有近八成的人认为接受社区教育应该在“周一至周五的晚上”和“双修日”。可见大多数人是希望工作、学习、生活三不误,能够合理配置,这也体现了居民希望真正提高自身素质和生活质量的态度。
  
  三、农村社区教育数字化建设现状及分析
  
  1 农村社区教育数字化的现状
  (1)农村社区教育数字化建设的硬件和专业人员短缺。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宁波农村,社区教育数字化的硬件设备和人员配置还没有普及和建立。没有网络设备的农村社区占1/3强,没有专业人员的近一半。在经济中等和欠发达地区,这个问题就会显得更加突出。
  (2)社区教育网站没有得到居民的认可,关注社区网站的居民很少。在社区网站上找不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近九成居民对社区网站不太满意。80%左右的居民不参与或偶尔参与社区的诸如培训、家庭教育、治安、解决邻里关系和参与社区管理等公共服务的各项活动。
  (3)在农村和城乡结合部社区,大部分社区居民都有上网的习惯或上网的意识,但关注社区网络平台的却很少,只有二成左右的居民关注社区教育网站。
  (4)参加社区教育和学习的居民不足二成,但大多数居民希望参加社区教育和学习。有1/3的居民知道社区教育,但其中参加过社区学院学习的居民只占17.9%;35%的居民认为所在街道不存在教室、教学设备、图书馆、文化馆等社区教育资源。社区居民中的大多数人希望工作、学习、生活三不误,面对较大工作压力和激烈竞争环境的中年人,更需要有一个适合他们时间的学习和进修的机会,以提高自身素质和生活质量。
  2,农村社区教育数字化问题的分析
  (1)农村社区教育缺乏教育对人的发展必要性的理念支撑。当前我国农村正处在城市化进程的剧烈变革中,如何提高农村居民的整体素质。促进他们在智力上、情感上、技能上、行为习惯上向高水平、高文明度发展,是农村社区教育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理念。农村人口大多具有丰富的经验和能力,他们所需要的是建立在他们经验基础上的机会和能够发出他们自己声音的话语权。近来震惊国人的富士康员工跳楼事件,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因为这些农民工,既没有给他们机会,也没有给他们话语权,因此,他们才采取这种极端的方式来宣泄自己的屈辱和不适应,用生命和鲜血来呼唤公平。这引起我们对农村社区教育的深思,如果在他们迈出农村走向城市之前,进行过相应的学习和培训,比如,如何维权?如何适应城市生活?城市生活的技能技巧等,悲剧就会减少。因此,当前农村教育,它除了正规的基础教育之外,缺乏的就是各种各类的非正规的学习和活动,内容涉及与个体和社区发展相关的一切领域。农村社区教育的理念应建立在:促进农村所有人口的个人发展,体现对每个居民的社区关怀。这正是当前农村社区教育极其缺乏的。
  (2)农村社区教育意识不强,数字化建设属于盲区。调查显示,大多数中青年希望能参加社区学习,但由于农村社区的教育体系没有建立起来,因此这种美好的愿望只能成为空中楼阁。从根本上来分析还是农村社区教育意识不强。其原因是受传统农村、农业观念的影响,包括两个层面:一是领导层面;二是农村社区成员层面。只有这两个层面都充分认识到农村社区教育在推动社区发展中的双向影响(推动社区经济、文化发展),才能有利于社区居民的全面发展和社区发展的和谐统一,形成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一体化的育人新格局。但是,目前的农村社区无论是领导,还是社区成员都对社区教育认识不足,甚至误解或者根本就无暇顾及社区教育的问题,那么,社区教育数字化建设自然也就成为社区建设的盲区。
  (3)农村社区教育数字化缺乏坚实的“社区公共财政”基础。农村社区教育具有全员性的特点,是针对本社区所有成员进行的教育,属于公共和公益的事业。它需要一定的场地、设备和专业工作人员等基本要素,经费主要来自于社区经济本身,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这就要求农村社区作为一个共同体必须有集体收入作为基础。但是,农村社区自家庭联产承包以后,原有集体经济被削弱了,集体公共积累很少,甚至相当困难。缺少了“社区公共财政”的支持,社区教育就失去了经济基础,因此,数字化更无从谈起。
  (4)农村人口结构失去平衡,农村社区教育数字化缺少 专业技术人才和学习者的有力支撑。农村人口是农村社区教育的主体因素。教育对象的人口不仅是一定数量的构成,而且指人口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质量的构成。目前农村人口出现了老龄化、幼年化和女性化等现象,青壮年单向流动到城镇,造成农村人口的“精英流失”。这种人口的单向流动,造成农村人口在数量和质量构成上的下降。这样,农村社区教育的对象中有学习愿望的人口减少。青少年在学校学习;老年人几乎没有了学习的意愿;承担在农村照顾老小和主要劳动力的中青年妇女,又没有时间和精力参与社区学习。因此,农村社区教育缺少学习者的有力支撑。农村社区教育数字化需要最基础的硬件设备和管理操作这些设备的“软件”――专业人才,由于资金和人才的短缺,这些硬件和“软件”几乎有2/3的社区都是空白。
  (5)农村社区教育组织管理的机制不健全。农村社区的教育资源主要是政府或教育行政领导部门指令性调拨,由学校管理,限定使用。而农村社区教育是“大教育”,只有构建一个能统筹、协调社区内各种教育因素的组织机构,才能真正开展社区教育。农村社区文化的封闭性和地域的分散性更增加了组织管理上的困难,单一的部门很难进行有效的组织管理。调动社区的内发性教育资源,就需要建立灵活、高效的组织管理机制。
  
  四、农村社区教育数字化建设的对策
  
  1 构建人文关怀的农村社区教育理念和知识体系
  农村社区教育的理念,其基本出发点是人文关怀,其本质属性是促进人的发展。这种人的发展,主要不是指收入及商品和服务的消费。而是指有机会使人们获取一定的手段和资源以开发人的潜能并行使其选择权,以过上物质丰富的创造性的生活。教育促进农村发展必须落实在社区发展上,通过向人们提供适当的知识、技能和信息来增加农民的选择机会,并使他们能够利用这些机会,从智商、情商和身心上构建健康、和谐和完善的自己,发展农村社区。
  另一方面,农村社区教育的知识体系要紧紧围绕这一理念来构建,建立课程资源和学习资料库,还要建立完善的学习支持服务体系。知识体系要满足农村社区每一个成员的学习需求,涉及到教育服务的整个领域。它包括:儿童早期养护与发展;对所有儿童的优质的初等教育;对青少年和青年的第二次教育机会;为青年和成年人的扫盲和继续教育;职业技能培训;为提高生活质量所需的信息、技能和知识。农村社区教育应从以下几方面使人能够在发展中发挥作用:获得读写知识以激励个体去获取、传递与个体和社区发展相关的信息;培养态度应使人具有更大动力参与发展过程并动员他人共同参与;交流技能和教育本身具有团队纪律和培养人的合作精神。此外,教育培养人的各种技能应能够在个体每日生活和提高收入方面起到作用。
  2 加强农村社区教育对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
  农村社区教育的目标在于挖掘农村的人力资源,促进农村社区的发展据统计,我国目前农村劳动力需要从传统农业中转移出来的在2亿以上,数量庞大的农村劳动力滞留在农村的土地上,不仅造成了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而且不利于农村的社会稳定和发展。为解决这些问题,应该着力于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合理配置,培养有前瞻意识的乡村管理干部和专业技术干部,他们是农村工作的决策人、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人物,起着培养一个、带动一片的作用。通过教育应当组织他们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市场经济理论、现代化管理知识、现代农业科学技术,让他们及时了解国内外农业科技发展的新动态,拓宽知识面,增长解决实际问题与综合管理的能力,以适应农村经济发展和市场竞争的要求。
  在教育上应该对中青年农民进行新农业技术的推广。使他们在继承传统农业技术的前提下,强化先进技术,淡化传统经验,接受现代生物技术、环境科学技术,利用先进的生产手段、新型的材料技术、先进的生产方法,从事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教育,树立起中青年农民在农村创业的意识。另外,通过社区教育,建立农村职业培训和劳动力转移的衔接机制,实行培训、就业介绍、就业管理的一条龙服务,积极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实现城乡的双向合理配置。
  农村社区教育应该是面向全民的教育,要打破男尊女卑的观念,实现男女教育的平等,加强对妇女的生产、生活、娱乐教育,对于社区的老年人要使他们老有所享,提高他们的养身、娱乐及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3 建立农村社区教育的有效组织管理体制
  开展农村社区教育工作,首先要贯彻《教育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相关法律,实施依法治教,加强统筹管理。农村社区教育有其地域、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特殊性,在组织管理上要因地制宜。当前,可考虑设立由各方面代表人士组成的社区教育委员会之类的机构,健全规章制度,实行民主管理,使社区教育实验更加贴近社会的广泛需要、有条件的城郊、沿海地区县镇、乡镇可以通过政府牵引型、学校组织型、社会联合型等灵活多样的运行机制,建立和完善组织体系和运作机制,制定科学的实施、发展计划和评价制度,不断深化、不断改进,努力提高综合效益。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要因时制宜。因此,在实施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农村学校等社会教育培训部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及先导性和辐射性。随着农村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的协调发展,社区教育活动在依靠事业实体来组织实施的同时,产业实体也开始积极参与,这样可促进农村社区教育的多样化发展。
  4 建立“三网”融合的农村社区数字化教育平台
  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是困家的发展战略,三网融合将使各网络在技术上趋向一致,业务层上互相渗透和交叉,在经营上互相竞争、互相合作。在农村社区基本上普及了广播电视网和党员远程教育网之后,现在正在推广的互联网和电信网络是农村社区建立数字化教育平台的有利契机。因此,农村社区要利用现有的广播电视网和党员远程教育网的资源、设备、人力,推进农村社区“三网”融合的数字化教育和学习平台的建设,这不但是可能的,而且是可行的,更主要的是节约成本的有效措施。
  5 基层电大和社区联合共建农村社区教育数字化工程
  (1)共建双方要统一认识,实现指导思想和工作思路的转变。为了实现电大远程教育横向拓展、纵向延伸,每个基层电大一定要认识到:和所在地区的社区联合建设具有远程教育特色数字化社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要使每个电大教师和管理者成为扎根于本土社区教育、了解社区现状、有先进社区建设和教育理念的理论和实践工作者。作为社区工作者,要在新形势下开拓创新,要走出去,请进来,实现三个转变:由单一的社区工作向社区党建与社区建设并重转变;由社区建设为主向社区建设、管理、服务“三位一体”转变;由过去以自身为主的“小社区建设”向与社会和高校结合的“大社区建设”转变,这种新认识和理念,使社区工作会在更广阔的平台上建设具有自己特色的新型社区。
  电大和农村社区结合或“联姻”双方共建发展,社区可以把电大已经成熟的远程教育网及创建程序和经验引进社区: 可以利用高校的师资、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推进公共服务数字型社区的建设;使社区的工作适应新形势的发展,提高社区的工作质量。使农村社区进一步加快建成国家要求的社区服务设施网络;建成服务主体多元、服务功能完善、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较高的社区服务体系。社区通过共建,可以使更多的居民参加远程教育的学习,提高整体居民的文化素质、文明习惯及道德修养,为和谐社区的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另外要特别强调的是:共建双方要达成协’义,明确双方应承担的任务、责任及应享受的权利。这一点在共建开始是必须的,使共建双方都有了法律的保证和约束机制
  (2)基层电大应该担负的职能体现在:第一,建设和完善社区远程教育体系,使电大努力成为社区教育的主导性实体,如何让社区教育从零散无序走向系统有序,形成实体性、网络型的功能完备、上下协调的社区教育办学体系,是电大参与社区教育数字型建设需要实践的方向依托电大现有的教学管理体系、学习支持服务体系以及强大的远程网络体系,依靠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在教育部门的具体指导下,务实、稳步地实施社区教育管理,建设功能齐全的社区教育数字化体系。第二,整合各种学习资源,创建和完善社区教育资源中心。电大在长期的办学历程中,已具有了丰富的课程资源和多形式的媒体资源优势,社区教育可以充分利用电大现有的教育资源,满足当地社区居民的学习及生活等各个方面的需求。当然社区教育需要各领域、多形式的教学素材和模式,电大可以通过自己拥有的专业教师优势,关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居民的切实学习欲望,利用先进的现代教学技术,组织人员进行文字、音像、网路媒体资源等本土化教材的开发。例如,计算机专业的教师可以帮助社区进行网站的建设;法律专业的教师可以协助平安社区数字化的建设等。第三,抓好社区队伍建设,落实和完善社区学校、社区专职人员的考核制度。培育和形成一支数量充足、素质较高、理念创新、结构合理的专业化社区教育师资队伍是开展数字型社区建设刻不容缓的任务。以宁波鄞州区为例,现在社区学院已经正式划归鄞州电大,借助电大人员、师资队伍的优势,进一步完善和规范专业从事社区教育人员,以不断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和管理水平。第四,深入探讨社区建设理论研究,指导进行社区教育数字化建设的实践工作。电大参与社区建设,需要首先提高和学习社区建设的相关理论和成功的经验,这样才能对社区建设进行有效地指导和参与。
  (3)农村社区的工作着力点在于:第一,社区在共建中要紧密地结合社区的具体工作,提高工作实效。一是与提高社区居民综合素质的目标相结合;二是与满足社区居民生产、生活的需要相结合,充分利用和拓展远程教育站点的服务功能,针对不同居民的实际情况,从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人手,安排和组织远程教育教学活动;三是与社区党的建设结合,把现代远程教育这种新形式、新载体运用到社区党的建设中。第二,抓好硬件建设,确保播放效果。社区党委和行政要高度重视社区教育数字化的建设工作,和电大紧密配合,在严格按照“五个一”标准建站的基础上,结合社区实际及社区居民群众需求,设立专门的社区电化教室及网络。第三,抓好组织建设。确保管理到位。社区行政和党委要积极抓好组织建设。建立数字化工作管理机制。成立工作领导小组,配备具有较强计算机操作管理能力的本科大学生为站点专职管理员,负责计算机设备维护、网络维护和更新,教育资源收集和教学节日播放等工作,确保管理到位。第四,抓好制度建设,确保依章办事。站点建好以后,结合社区工作实际,建立和健全各项工作制度和管理制度,如《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制度,严格按制度办事,发挥制度保障作用,使设备管理、维护、使用等均有章可循、有规可依。
  (4)通过共建,形成“联建、联管、联教、联动”为主要内容的社区教育数字化的新机制。社区通过与电大远程教育的共建,积聚社会和社区的各种资源,争取形成“联建、联管、联教、联动”为主要内容的社区教育数字化的联动机制。第一,“联建共建”。充分利用社区和电大及社会共建单位的资源优势,达到了社区与共建单位的资源共享;第二,“联管共担”。社区与共建单位联合制定目标管理责任制,使参加社区服务活动有目标、管理有要求、督促有依据;第三,“联教共培”。充分发挥共建力量,完善教育内容和体系,使传统教育与开放教育,主题教育与长线教育,示范教育与帮扶教育,宗旨教育与行为教育相结合。不断增强教育效果,提高全体居民的素质;第四,“联动共创”。组织社区党员及全体居民参加社区服务、教育、文化、卫生等活动,形成多方位互动、共创共建的良好氛围和良性循环的机制。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