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从志愿服务的角度看社区养老的可行性 以房养老政策的可行性
 

从志愿服务的角度看社区养老的可行性 以房养老政策的可行性

发布时间:2019-04-13 04:04:11 影响了:

  【摘 要】随着中国目前出生率和死亡率的降低,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峻,养老问题已经成为影响众多家庭以及整个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社区养老这个新的方式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文章试从志愿服务的角度来阐述中国社区养老服务的可能,包括参与社区养老的志愿者来源和承担的分工、起到的作用,以及在此过程中政府、社区、社会上各个单位应该给予的配合。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社区养老;志愿服务;可行性
  据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统计,到2030年中国6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将达到4亿。此数据足以显示中国面临的严峻的老龄化问题,这是造成中国养老成为一大难题的基本原因。又由于目前中青年的流动性大,工作任务繁重,通常一对夫妇要赡养三四个甚至更多的老人,使得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已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而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各方面的因素也还不能达到社会养老的要求。于是社区养老这种处于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之间的养老方式应运而生。这种养老方式既不会完全脱离中国传统的孝道主导的家庭养老,也不会超出社会经济的承受范围,对于缓解中国如今面临的养老问题具有现实意义。
  一、关于社区养老的研究综述
  现目前的社区养老研究中,对于社区养老的概念可以概括为两种。史柏年认为:“社区养老是指由正规服务、社区志愿者及社会支持网络为有需要的老人提供帮助和支援,使他们能在其熟悉的社区环境下维持自己的生活,避免不必要的住院或隔离。它是介于老人家庭照顾和老人社会机构照顾之间的一种运用社区资源开展的老人照顾方式。”另外,有学者认为:“社区养老是由社区成立养老服务机构,为那些生活不能自理、或不能完全自理的老人提供有偿又有效的生活服务(梁新颖,2000)。”
  我国实行社区养老的必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家庭养老保障的功能的弱化以及机构养老存在缺陷(陈永生,2008)。现在的中青年很多生长在少子女或者独生子女的家庭,于是造成了一对夫妇要同时赡养三、四位甚至更多的老人,全部老人都和后辈生活在同一屋檐下的可能性就很小,即便是能生活在一起,子女也都要忙于工作而无法全天候地照料老人;另外有的子女工作流动性大或者常年在外地工作,这些原因都促使社会上形成了数量庞大的“空巢老人”。在这样的现实条件下,家庭养老陷入了困境。其次,我国的养老机构本来数量就不多,加上老龄化的加剧,现目前的很多机构已经开始超负荷的运转。而且许多老人自身并不愿意在养老院生活,因为那里没有家里的舒适自在,也缺乏相应的归宿感,长时间的居住还会产生被子女忽视或者抛弃的想法。并且,养老机构的昂贵费用也不是每个家庭都能承受的。这些原因都使养老机构无法成为解决当前养老问题的根本之策。另外也有学者从家庭、社会和老年人居住状况来分析社区养老的必要性(董洪敏,2000)。
  二、社区养老可利用的志愿者资源及其采取的服务方式
  在社区养老中,可以充分加以利用的志愿者分为两类。一类是社区内部的志愿者资源。社区中存在这样一部分人员,即没有工作的中年妇女和退休在家的中老年,但是前提是他们有健康的身体和从事一定家庭劳务的能力。这部分人员应该是服务社区养老的中坚力量,因为他们的服务具有较好的时间连续性,而且和被照顾的老人一般有一定的熟悉程度,年龄差距也不大,照顾起来比较被老人接受。这部人员主要是负责为那些行动不便、无法进行基本的家务劳动的老人服务,比如买菜,做饭,以及一些简单的卫生整理。但是由于这部分人员不属于相关的单位或者组织,长期自发地进行无偿志愿劳动是有困难的,所以就需要一种动力机制。针对这个问题,有学者就这类人群的志愿服务方式提出了“时间储蓄”这个概念,即社区服务志愿者为服务对象提供服务所花费的劳动以时间为单位记入个人服务储备账户,等到自己年老需要接受他人服务时,就可以从自己的服务时间储备账户中支取等值的服务时间(吴燕民,2007)。
  另一类志愿者主要来源于社会上的各单位组织,特别是学校、医院、机关等事业单位以及一些社会上热衷于公益事业的组织及个人。这部分志愿者一般都是中青年,参与服务的频率相对较低,一般一周参与一次或者一个月参与一次,由于这种不连续性以及老人们对陌生人的疏远,所以他们主要参与的服务项目就不能是那些老人日常所必需的和生活起居联系密切的一些事项。但是这部分志愿者在其他方面存在优势,例如医院的医生可以对老人进行定期的健康检查或者诊治一些常规病情;学生和一些机关人员可以开展相关的文艺或者物质性的慰问活动,并且担当一些心理疏导的工作,对基本环境卫生的打理等也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另外,由于这些人的工作生活中接触的人多,可以通过一定的方式为社区养老事业募集资金,例如在学校里定期开展一些募捐活动或者慈善演出等。
  但是,这两类志愿者都不能确定其志愿服务的固定性,所以社区养老里聘请有偿的养老服务也是必不可少的。
  三、政府、社会各界应该做什么
  社区养老中,政府应为推动志愿服务建立一个有保障的大环境。除了在政策法规上的保障完善以外,应积极支持和发展相关的NGO组织,NGO组织有独立性、非营利性、志愿性、公益性等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非营利组织具有更易于接近服务对象、能对服务对象的需求作出灵活反应等优点,也更具有人性化(万春利,2009),并为社会上一些单独的公益事业爱好者提供了渠道。另外,政府也应积极完善我国的志愿服务体系,把潜在的志愿资源充分调动起来,例如将志愿服务列入各级政府组织的总体规划,并在财政上给予满足。
  社会各界特别是学校、医院等企事业单位也是存在许多的潜在志愿资源,在这方面可以借鉴西方一些国家的经验。在美国每天有2200 万人从事义务服务工作,包括各行业、各年龄段的志愿者,在他们当中以青年人居多,一些学校对于年青人参加义务服务作了相关规定,如美国马里兰州规定:在高中学习期间的学生,必须参加社会服务工作60小时,方可毕业(田小波,1999)。其他的单位也可模仿这种模式将志愿服务纳入员工的考核中,这对塑造企业良好的社会责任也有很大的帮助。对于医院和一些保健机构这些和老年人关系更为密切的单位,应建立“一对一”的帮扶关系,定期地为老人义诊,对于老年人的突发疾病等,及时采取上门服务,这种长期的帮扶关系,也有助于医护人员对本社区老人的健康状况以及病史有熟悉的了解,便于采取长期治疗。
  总之,在我国的社区养老中应大力倡导志愿者服务这一具有奉献精神的、有利于社会和谐的行为。我们应该尽力去挖掘志愿资源,建立完善的志愿者队伍和相应的服务及保障体系,使我国的社区养老早日实现。
  【参考文献】
  [1]陈永生.对我国社区养老的可行性分析[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08(06).
  [2]董洪敏.浅谈我国社区养老的可行性[J].人口与经济,2000(02).
  [3]梁新颖.家庭养老社会化问题探路[J].社会科学辑刊,2000(04).
  [4]田小波,董洪敏.美国人怎样养老——访美籍华人张凌女士[J].人口与经济,1999(01).
  [5]万春利.社区养老服务发展的制约因素和对策[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09(02).
  [6]王辅贤.社区养老助老服务的取向、问题与对策研究[J].社会科学研究,2004(06).
  [7]吴燕民.社区养老的可行性与发展对策研究[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7(05).
  [8]郑建娟.我国社区养老的现状和发展思路[J].商业研究,2005(12).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