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打造学生为主的语文课堂,注重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全面提高企业素质包括
 

打造学生为主的语文课堂,注重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全面提高企业素质包括

发布时间:2019-06-13 04:35:46 影响了:

  【摘要】语文课堂教学是提高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师要树立一切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理念,由传授者变为参与者、指导者、服务者、体验者。让学生从兴趣入手主动探索,彻底解决课堂设计存在着的几个误区。
  【关键词】学生为主 课堂 提高 素质
  当今社会是一个竞争的社会,竞争需要实力,实力源于才干,才干得于素质,而语言是学生的基本素质之一。语文课究竟该怎么讲?这就对中职语文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中职语文课堂就要来一个脱胎换骨的改革,教师要树立一切以学生为中心,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课堂理念。
  1.语文教师应由传授者变为参与者、指导者、服务者、体验者
  传统的语文教学以教师为主导,以课堂为中心,把书本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注重学生素质提高,必须从培养学生的能力入手,语文教师要通过积极参与学生的各种活动,及时发现学生遇到的困难,了解学生品德、个性发展的状态,鼓励学生、欣赏学生,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适时地指导学生获得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从而指导学生提出质疑,指导学生树立自信,提高学习效率。语文教师要自觉地将角色转变为“服务者”,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设情境,为学生的探究学习提供空间,在和谐、宽松的环境中启发学生的思维,挖掘学生的潜力,使每个学生和学生的每个方面都得到发展。 再者,语文教师应从职业者变为生命的体验者,传统的教师关注更多的是一种“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对社会的责任感,只有把语文课堂变成教师生命价值体验的空间,把学生变成教师生命体验的促进者,学生的基本素质才能得到不断提高。
  2.让学生主动探索,大胆质疑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思维常常由疑问开始。课堂上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是训练学生思维的重要手段和过程。同样问题,由教师提还是由学生自己提?绝不一样,往往是学生提比教师提效果好。让学生自已提出问题,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动探索者,关键还在于提出问题后,引导学生自已解决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多给学生一点时间,让学生充分动口、动脑、动手,教师适时设疑激趣,把学生的思维引向积极状态,在课堂上要交换角色,使学生产生平和心理,从而形成一个无拘无束、和谐融洽的教学环境,为学生学习营造一个最佳氛围。
  3.抓住关键,从兴趣入手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采用学生感兴趣的,熟悉的形式巧妙地引入课堂。让学生在课堂上有自主学习与思考的时间与空间,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比如,每节课在课堂上让一两个学生上台发言演讲,然后再请一两个学生上台针对同学演讲发言,发表评价。还有在自读课文的教学中,尽量以问题形式让学生充分讨论,共同解决。这样就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有主体参与的感觉,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课堂充满着活跃的气氛,个个踊跃讨论、积极发言,主动地掌握和运用知识。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学生只要掌握了科学的有效的学习方法,才能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循序渐进的提高学生素养。
  4.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给他们自信的力量
  心理学告诉我们自由能使人的潜能得到最大的发挥,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特别强,特别喜欢提问题。因此,教师应尽可能地保护学生的好奇心,甚至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设法创设出平等、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和学生的学习需要氛围,以保证学生智力和非智力创造因子都处于最活跃的姿态,激发学生的质疑兴趣。再者,与伟人为伍,以伟人的感染力、教育力,作为无声的语言感染学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从而终生受益。
  信心是人们完成任何一项工作的重要心理因素。信心对于学生更为重要。中职学生情绪波动大,一旦哪门学科有两次考试“滑坡”,马上就自暴自弃,这时,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改善学生作为学习者的自我概念是非常有必要的。从简单问题开始,注重语文的渐进性,通过设置阶段目标,带给学生成功的喜悦。帮助其排除畏惧心理,使学生在阶段学习中有收获感、成就感,自信心树立了,就等于成功了一半。
  5.注重素质的课堂设计存在着几个误区
  5.1 由“满堂灌”走向“满堂问”。在语文课改革中,一些教师在课堂上连续提问,或是非问,或选择问,或填空问,或自问自答,学生则习惯性地举手,仓促地回答问题,或置之不理,保持沉默。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也只作简单的肯定、否定,或不置可否,然后自己补充讲解,再提出问题……这种“满堂问”的教学,表面看去,学生似乎是在主动学习,但其实质仍然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预设好结论,然后千方百计引导学生猜测,并以预先设定好的答案为最终目标,以此锁定学生的思维。这种“满堂问”的教学方式,其实仍然是一方强引灌输,一方消极接受的方式,与注重素质的理念是背道而驰的。
  5.2 课堂讨论过多使知识“虚化”。许多教师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激活学生学习的兴奋点,采用了新颖、灵活的教学手段,课堂上小组讨论的问题。教师提出问题,然后一声令下:“讨论!”学生就分组围成了一团,学生的讨论声响成一片,课堂气氛非常热烈。几分钟后,教师一声令下:“停止讨论!”于是学生的讨论声戛然而止。结果展示讨论成果的往往是几个优等生,大部分学生只是在那里作“看客”,不能真正起到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作用。
  5.3 影视画面,淡化教学效果。有些教师在讲某些课文时,插入过多的影视画面,结果学生看得津津有味,听得如痴如醉,甚至于眉飞色舞,喜形于色,但过后却犹如过眼云烟,对课文内容一知半解。 “光看不练假把戏”,以学习记叙类的文学作品来说,运用直观手段,就是为了通过“具象(形象)”与“抽象(语词)”的鲜明对比,促使学生领会作者是如何用词来标志和塑造形象的;通过对比性地展示这两种语言中介的区别,促使学生更快地掌握语言文字,而不是简单地以影视语言替代文字语言。借助任何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最后还都必须落实到课文的语言文字等基本素质上去。
  5.4 多媒体的滥用,多了感性认识、少了想象空间。随着教学条件的改善,多媒体以各种形式走进语文课堂。采用多媒体辅助手段的确可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但如果每一节课都用多媒体,以画面代替文字,势必剥夺了学生想象的权力,扼杀了学生的想象能力。把生动的语言文字、艺术形象化成简单的图画、照片,欣赏者一目了然,那么美的艺术形象也会变得索然无味,犹如一杯白开水。用一览无余的画面反而会使学生的想象力受到限制,失去了情感体验,教师在课堂上不厌其烦地将大量的资料传递给学生,但学生的接受能力反应能力毕竟有限,过多的资料使他们目不暇接,一些重要的内容学生往往还未抄下来就一闪而过、转瞬即逝,使学生少了想象空间,基本素质的提高欲速则不达。
  素质的提高是一个系统工程,语文课堂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只有以学生为主题,不断挖掘学生的潜能,从基本功入手,提高他们理解问题接受问题的能力,向课堂要时间、效率,使学生的基本素质稳步提升,才能打造具有竞争实力、创造才能的优秀人才。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