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孔子人文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启示]孔子教育思想及当代启示
 

[孔子人文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启示]孔子教育思想及当代启示

发布时间:2019-06-16 04:24:03 影响了:

  【摘 要】现代人文教育的缺失,给社会造成了许多不安定因素。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对中国文化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孔子师徒注重人文教育,期望塑造理想人格。本文探讨了孔子提倡的“孝悌之义”,诚信教育和忧患意识与责任意识的培养,以期为现代教育找到一条可资借鉴的途径,从而达到构建和谐社会的目的。
  【关键词】孔子 人文教育 启示
  中国古代文明史中,最伟大的教育家和教育思想家是孔子,以他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对中国文化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孔子培育了“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就当时的人口比例来说,其成就古今可与之比肩者甚少。孔子相当重视人文教育,他从探讨人的本性入手,以培养“贤人”和“君子”为教育目的,坚持以德为主,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成人”教育。就让我们走进《论语》,走近孔子师徒,从他们身上去借鉴人文教育的智慧光华!
  一、孝悌和诚信
  (一)孝悌之义
  孔子认为“孝悌之义”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根本。《论语》记载了关于“孝悌”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孝悌的作用,二是如何做才是孝悌。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作乱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孔子“孝”的思想,影响甚广,成为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一直以来,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是“以孝治天下”。唐宋以后,更是“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一个人真能爱父母,爱家庭,爱社会,一定是忠臣。
  今天的社会,尤其在教育教学中,还有没有必要提倡孝道?我认为很有必要。其实很多学校进行的感恩教育,就是孝悌之义。一个学生怀揣一颗感恩的心,感恩父母,感恩师长,感恩朋友,感恩社会,他就会心胸宽广,善良正直,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
  那么怎么做才是孝悌?我们可以给父母钱财,可以给他人帮助,也可以做一些社会公益,但从心底里真正去想他人之所想,发自内心地真正去尊敬﹑友爱﹑亲近,而且毫无怨言,有始有终,这很不容易。
  父母师长有不对的时候,朋友他人有误会你的时候,怎么办?孔子认为要委婉指出父母的不对,“事父母几谏”,如果父母不听,是不是骂一顿?或是懒得管他,任由生死?孔子的主张是“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关于这一点,有的注释理解为“愚孝”,应该批判。但是我认为孔子的本意是做子女的要像父母当年抚育你时,对待你成长过程中的错误一样,悉心指导,耐心等待,包容缺点,还要在旁边护航。
  (二)诚信教育
  孔子最痛恨没有信用之人:“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要求人们“言必信,行必果”,“君子耻其言而过其实”,希望人们少说空话假话,要少说多做。
  我们现在的社会已经出现了非常严重的信用危机。商业系统接连不断的恶性事件屡屡冲击人们的道德底线,政府的公信力因为个别地方和个别官员的不良行为,也在经受着严峻的考验。这样的社会风气,使得有些年轻人出现了人生观﹑世界观的模糊和动摇,他们不屑于“老实做人”“吃亏是福”的生活信条,用怀疑的眼光看待一切,把诚实正直看成木讷笨傻,这种认识﹑态度对他们的成长危害极大。
  诚信教育并不难,难在不能形式化。教育学生心胸宽广,大气做人,首先要信任尊重学生,赏识教育在这里是最有效的。例如:实行无人监考;自我评定;违反班规校纪,实行自我惩罚;班级实行自我管理等。让学生自我约束,或是因为觉得违纪是自我贬低,或是因为想不出自我惩罚的方式,学生觉得违纪很幼稚,很麻烦,就会有意识控制自己,不知不觉就成熟了。其次,诚信教育渗透生活小事中,要求学生诚信对待学业,“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要勇于执着探寻疑难,不轻言放弃。要诚信交往,和同学坦诚以见。
  二、强烈的忧患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孔子一生铁肩担道义,有很强的忧患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他也说过“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但一旦发生他认为有违原则的事情,他还是会挺身而出。
  《论语·宪问》记载:作为臣子的陈成子杀死了当时的齐国国君齐简公,夺取了政权。在孔子看来,这是不合“礼”的,是不可忍的事情。尽管已经去官家居,孔子仍然沐浴上朝,报告鲁哀公,请求讨伐。碰壁之后,又向鲁国三位大夫报告,仍碰壁。孔子两次感叹:“以吾从大夫之后,不敢不告也。”
  当时,孔子已经七十一岁高龄,鲁弱齐强,孔子并非不知,但孔子行事绝不计较是否可为,只考虑是否合“礼”。当此之时,有很多隐者,如长沮、桀溺、荷蓧丈人等,道不行,就洁身自好,避世逍遥。“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孔子也明知道不能行,但孔子仍然坚持,“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天下事终须有人担当,不可能都去做隐士,“知其不可而为之”能做一点是一点,能挽救多少是多少。
  孔子要求他的学生,要做社会的中流砥柱,要坚守道义,尽力为之。孔子的好多学生都很有政治才华,像冉有、子贡、公西华、仲弓等。孔子对冉有的批评,很能体现孔子对道义的坚持。
  《季氏将伐颛臾》记载,鲁国权贵季氏将要攻打鲁国的属国颛臾,冉有当时是季史的家臣,孔子认为冉有应该阻止这场不义之战,对冉有的推脱责任和鼠目寸光,孔子进行了严厉的批评。“求,无乃尔是过与?”
  《论语·先进》记载,季氏富于周公,冉有作为季氏家臣,不仅不劝阻,反而帮助季氏搜刮百姓,聚敛钱财。孔子很生气,不再承认冉有是他的学生,态度鲜明地号召其他学生对其击鼓声讨。“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
  在孔子的言传身教下,孔门弟子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子路是孔子最欣赏的学生之一,忠勇豪侠,仗义果敢。卫国内乱,刚从外面回来的他,本来是可以避开这场灾祸的,但他“见危授命”,马上前去迎战,战至满身创伤而死。临死之前,子路戴上帽子,整理好衣服,端端正正而死,成就了“儒者之死”。
  孔子的责任教育在今天来说,有很深的借鉴意义。现在的学生受社会风气的影响,读书学习是为了一己之前途,甚至仅限于谋生,很少想到祖国的前途,社会的责任。学习的动机是利己的,以自我为中心,没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没有远大高尚的志向,学习的动机就不长久,没有动力,没有兴趣。因此我们要激发学生强烈的忧患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这样国家民族才有希望。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