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初中历史课程与我国古代政治文明】岳麓版历史必修一课本
 

【初中历史课程与我国古代政治文明】岳麓版历史必修一课本

发布时间:2019-06-20 04:04:29 影响了:

  【摘 要】本文从新课程改革出发,解读了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中国古代政治文明,同时对教材中的相关内容进行了梳理与筛选。文章的最后,作者对启发式教学、情景教学等方法在这部分内容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举例分析。
  【关键词】初中历史;政治;制度;启发式教学;情景教学
  引言
  中国古代政治文明可以说是一种视角、一种串联教材部分内容的方法,这一角度来看,将中国古代政治文明这个话题提出来,并不是需要学生形成完备的知识体系,而是希望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热情,要培养社会责任感、公民意识。学生需要了解我国政治制度从古到今的发展演变过程、认识不同时期我国政治制度的特点以及不同政治制度给我国发展和文明进程带来的影响。因此,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对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的内容,必须进行精细地梳理和选择。
  一、解读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中国古代政治文明
  纵观人类的文明史,在几千年中人类经过确立、改革不断对政治制度进行完善,对社会的进步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此过程中,既包括了人民群众揭竿而起的抗争,还包括统治者实施的自上而下的改革。一旦我们对历史上重要的事件和人物、政治制度进行深入的了解,进一步进行科学的解释和评价,便能体会到从人治到法治、专制到民主,是一个艰难漫长的历史过程。我国是一个具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古代政治制度文明的演变发展包涵了相当广泛的内容。但是因为历史课程自身的基础性、普及性以还有发展性三大特点,历史课程应该占据义务教育阶段初中学生必修的课程地位,应该作为一门基础课程来培养学生全面发展以及终身学习的能力。过去的中学历史课程,对于知识点的传授过于注重,课程结构太体系化、专业化,课程设置太过“偏”、“难”、“繁”、“旧”,历史知识体系划分为“经济”、“文化”、“政治”三大部分,其中政治文明的核心是阶级斗争。
  二、教材中对我国古代政治文明的内容筛选
  在初中历史学科的完整教学过程中,涉及到了诸多我国古代的政治文明史的相关内容,教学目标中明确指出的就有如下几点:
  (1)西周时期是周王室把疆域土地划分为诸侯的社会制度,在“分封制”下,国家土地不完全是周王室的,而是分别由获得封地的诸侯所有,他们拥有分封土地的所有资源和收益,只需向周王室缴纳一定的进贡即可尽义务。学生应当理解分封制的内容与含义,同时对分封制产生的影响进行适当了解。
  (2)战国时期商鞅变法包括建立县制、重农抑商、土地制度改革、强化法制等内容,其中的整治措施包括了励军功,实行二十等爵制、改革户籍制度,实行连做法等等。通过若干有效措施提升了秦国的地位。
  (3)秦兼并六国之后,秦始皇着力加强中央集权,推行三公九卿制,设丞相,御史大夫,太尉等职;在地方上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制定颁布了《秦律》。通过集权的手段稳定了其统治。
  (4)列举汉武帝大一统的史实汉武帝时,西汉王朝进入全盛时期,社会经济繁荣,为推行和巩固大一统准备了物质基础;国家统一,社会安定,为推行和巩固大一统打下了坚实的政治基础。具体的整治措施包括了改革仕进,建立了地方向中央举荐人才的制度、推恩削藩等。通过前几代皇帝执政的经验教训,“兴建功业”,合理适时地调整了统治政策,西汉出现了政治、经济、文化大一统的局面,封建中央集权统治得到巩固和加强。
  (5)科举制度是中国封建王朝设科考试用以选拔官吏的制度。通称科举制。始创于隋,形成于唐,延续至清末,存在了1300多年,隋炀帝时,设置明经、进士二科。学业优敏即明经科,文才秀美即进士科。唐循隋制,仍行科举取士制。于进士科外,增设明经、明法、明书、明算等常设科目。科举制度的建立与改革是我国历史上对于人才培养的一次创举。
  其他类似的关于我国古代政治文明的教学内容还包括贞观之治的内容与意义、忽必烈建立元朝时采用的政治制度、明清两朝为加强封建统治所采取的措施等等。按照时间顺序进行总结和归纳,不难发现,实际上我国古代政治文明的发展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同时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经济、综合国力等等社会因素的变化过程。
  三、我国古代政治文明内容教学方法初探
  初中学生的年龄结构与心理成熟程度导致这一年龄段的学生在一定程度上需要恰当,合适的教学方法。本章中提出了启发式教学与情境教学两种方法的具体应用。
  1.启发式教学方法
  在秦始皇中央集权知识点的教学中,如果在新课开始时就抛出“什么是中央集权”这样的问题,很难让学生接受该概念。固有的实践经验与知识结构不足以让学生理解“中央集权”的具体含义。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这个问题可以用于抛砖引玉,无法解决的难题吸引了同学们的注意力后,教师可以进一步提出启发性的问题作为“脚手架”:官僚机构的制定是中央集权的一大特点,那么秦朝管理机构是如何设置的?在这个问题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阅读教学材料,学习地方郡县制、中央三公制等机构的具体设置。此后,继续引导学生回答郡县长官:三公是由谁任命的?具体的职权是什么?进而总结出“由中央任免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免三公,虽然各司其职,但实际上是听命于皇帝”的结论。至此,“中央集权”的具体含义就显得呼之欲出了。
  纵观世界历史,任何一种政治制度的产生或者消亡都存在自身原因,可以说,我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大多存在着优势与不足,为了尽可能帮助学生理解、记忆,教师可以继续启发学生分析不同政治制度间的区别与共同点,以便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深度。
  在进一步探索、启发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按照启发式教学方法中的技巧,再次设置“障碍”,课堂教学中,可以安排学生比较分封制与郡县制,尝试分析择郡县而弃分封的具体原因。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会逐渐认识到郡县制更加利于全力收归。通过上述分析,结合秦政府的组织结构图,学生们就可以解释“中央集权”的含义与意义了。
  启发式教学的要点在于先设疑,后思考,教师可以将问题分解为具备逻辑联系、契合学生心理、关系逐层递进的小问题,抛出问题,启发思考,最终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学生的好奇心也保证了他们易于提出问题,诸如“政府组织中的九卿具备哪些权利”、“三公之中的承相地位是不是最高”的等等问题,可能这些问题并不重要,但是这些问题反映了学生的投入程度,能够体现出启发式教学方法的优势所在。
  2.情景教学方法
  三省六部制是始于隋朝、并且在唐朝快速发展的一种旨在有效加强皇权的政治管理制度。教材中重点陈述三省的不同职责范围,同时也对隋朝建立三省六部制的具体原因进行了分析,图片资料中显示了三省六部之间的具体关系。通过阅读教材,学生可以基本理解、掌握三省六部这一政治制度的核心内容。但是这种单纯阅读的学习方式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激发思维的火花,同时,这种死板的教学也难以突出教师的引导作用。
  在这个问题中,如果沿用上述递进提问的方法进行启发式教学,则可能出现问题梯度小,需要思考的信息不足的情况。这时,就有必要引入具体情境,进行情景教学了。
  为了建立恰当的情景,教师可以提问:“如果唐朝初年时,某地区因自然灾害导致农民颗粒无收,地方官必须向朝廷申请免除赋税,中央处理这一事件的具体流程应当是什么样的?”且不考虑问题的真实性,或者问题与史实是否相符,利用创设情境的办法教学是初中历史课程教学的一个好方法,同时,这个问题中包含的情景具备很高的可操作性。
  结合教材中的文字陈述以及三省六部制的具体图例,学生们可以尝试按照现有的理解给出合理的处理程序。如果学生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注意到了门下三省、中书、尚书三者协同才能完成整个审议、决策、落实的处理过程,则可以说明学生已经比较透彻的理解了三省六部在处理政务时扮演的重要角色。
  结语
  通过文章中的论述与分析,不难看出,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变化是遵循一定规律而且具有内在联系的。在进行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时,任课教师应当采取恰当的方法,尽可能帮助学生透彻的理解问题。
  【参考文献】
  [1]张同,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人文信息渗透[J],教育教学交流,2010.6
  [2]汪小慧,浅谈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启发式教学方法[J],新课程,2010.2
  [3]秦东润,历史教学中的情境有效设置[J],考试周刊,2009.8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振华中学校)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