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学习《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的心得体会]
 

[学习《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的心得体会]

发布时间:2019-06-25 09:44:20 影响了:

学习《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心得体会

党的十九大报告举旗帜、指方向、明方略、绘蓝图,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的历史性变革,系统阐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做出了全面部署,是我们党进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书写新篇章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

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一重要论断,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为新时代教育发展确定了目标、指明了方向、确立了战略、谋定了方略。

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这一梦想的重要支撑。要建设教育强国,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领域各项改革,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推进教育现代化;
必须坚持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位置,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必须牢牢把握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发展公平、优质、多样的教育,满足人民群众对更好教育的期盼。

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改革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免费义务教育全面普及,学前教育、高中教育和高等教育均提前达到或超过预期目标,职业教育、特殊教育加快发展,教师队伍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成效。

同时,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发生了深刻变化,从有学上到上好学,从普及到多样化、个性化,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日益凸显。这些不平衡不充分,有区域之间、城乡之间、校际之间发展的不平衡,有结构性的,如硬件建设和软件投入、不同教育层次、不同学科等方面的不平衡,还有德智体美劳发展的不均衡。

这一系列的矛盾和问题,制约着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教育公平的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全面推进、人民满意度的全面提升,影响教育强国建设。对照十九大提出的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教育改革发展要相应把握好这十四个方面:

一是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党政军民学,党是领导一切的”,必须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

二是坚持教育以人民为中心。要立足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教师专业发展和幸福感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提升办教育。三是坚持全面深化教育改革。抓住关键环节,破解发展瓶颈,把管理体制改革与机制创新作为突破口,增强教育生机活力。

四是奉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理念。鼓励创新,普职融合,均衡发展,扩大交流,让师生感受到获得感。

五是构建现代学校制度。坚持人民当家作主,科学管理,民主管理,自主办学,社会参与。

六是坚持依法治教、依法治校、依法办学、依法执教。提升教师法治意识和法治思维,加强对学生法治教育。

七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从小就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种子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成为自觉行动。

八是坚持在发展中保障民生。在发展中补齐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九是坚持环境教育。加强可持续发展教育,让学生懂得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道理并落实到行动上。

九是保障师生安全。师生的安全保障和安全教育,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放松。

十是加强国防教育。促进军民团结,开展拥军活动,广泛组织军训,磨炼学生意志。

十一是加强对港澳教育引领,促进与台湾教育交流,让“一个中国”深入人心。

学习《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心得体会二

根据学校党委的要求,本月的中心组学习的主题是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文件(以下简称《意见》)。通过对文件的学习感受到,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之中,新一轮科技和工业革命正在孕育,新的增长动力不断积聚。时代在变,教育也应该变,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面对新方位、新征程、新使命,人才的培养,教师的作用是关键的关键,教师是培养人才的人才,他们根据国家和社会的要求,把人类世世代代创造和积累起来的知识、经验、技能、技巧传授给新的一代,发展他们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道德品质,使新的一代成为人才。

教师队伍建设的改革,可以说是一场教育的“变革”。变革不是完全推翻,重新创造,而是“扬弃”,即“发扬、抛弃”,“扬弃”一词是哲学名词,指事物在新陈代谢过程中,发扬旧事物中的积极因素,抛弃旧事物中的消极因素,包含抛弃、保留、发扬和提高的意思。通过学习,我觉得改革需要有四点改变。

一、思想的变

《意见》的第二点提出,“着力提升思想政治素质,全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要加强教师党支部和党员队伍建设。将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落实到每个教师党支部和教师党员,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充分发挥教师党支部教育管理监督党员和宣传引导凝聚师生的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在两校合并,强强联合的一年来,学校创造出了许多“第一”,这些都离不开全体师生的奋力拼搏,在这些教师中,有许多都是党员教师,充分发挥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但在取得成绩之后,看到的是成果,却少有分享成果。所以建议可以由各总支或支部,组织本支部的党员教师开设经验分享的党课,让更多的党员教师或非党员教师获得宝贵经验,为学校创造更多的知识财富。

二、能力的变

《意见》的第三点提出,大力振兴教师教育,不断提升教师专业素质能力。教书育人的准则是“先当学生,后当先生”,教师的本色“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墨守成规并没有错,体现的是前人的经验,但是时代在变,教育的方式也在变,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发生了变化,由过去的教师一言堂,或你问我答式变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前人的经验已不足以解决当今社会出现的问题,我们唯有不断学习,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才能焕发出新的生机,体现出教师的价值。

在专业的提升中,也应顺应社会的需求和发展,教师的转型也是能力提升的重要表现。社会是在不断发展的,专业的发展是服务于社会的,教师所教授给学生的知识应该是他们出社会之后所能用的。专业的转型,才能真正教师的一种学习能力。

三、角色的变

在新课程理念的推动下,教师角色将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引导者、合作者和服务者,克服教学中学生消极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创设一个良好的、服务于师生的共创共生、合作交流、自主学习的教学环境,支持、帮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活动”来促进新知识的生成,使整个教学过程至始至终呈现着积极主动的学习气息。

四、关系的变

学校是个大家庭,每一位教职工都是学校的一份子,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每一位教职工的目标都是为社会输送有用的人才,教书育人是每一位教职工的责任。在两校合并的过程中,行政部门与教学部门,我认为应该是亲密无间的关系。行政服务于教学,教学依赖于行政,从来没有等级关系,是相辅相成,互相支持。从我自身的体会来说,作为一名专业教师,参加了信息化的比赛,如果没有行政部门的协调与支持,是很难取得好成绩的。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专业教师的勤奋付出,也离不开行政部门的大力支持。

我认为,做好一名教师,必须多读书、善积累、勤实践、重合作、常反思,既能创新教育模式,顺应时代的变迁,又使教育回归本真,不忘育人初心。

以上是我通过对《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的学习后的一点感想,有不对的地方,请各位前辈批评指正,谢谢!

学习《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心得体会三

近日,省委和省政府印发《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通过学习,笔者认为这是一个面向教师队伍建设的里程碑式政策文件,也是让全体教育工作者备受鼓舞的文件。彰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教师工作的重视,是新中国教师队伍建设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个重要篇章,是加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根本指南。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看到《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的出台,既感到高兴,又受到鼓舞,也深感责任重大。在笔者看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要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水平,努力让每个学生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而我们教师承担着承上启下的使命,既要学习前辈精益求精、持之以恒的刻苦治学精神,更要把这些精神传递给更多的年轻学生。笔者相信,拥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更多孩子将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与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

《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提出,到2035年,教师综合素质、专业化水平和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因此,笔者深深感到,在学习《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过程中,我们要充满自信。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社会高度关注,公众高度期待,各类教育发展厚实,发展目标明晰,发展空间宽阔,发展前景可期,我们任重道远。故而必须立足本职,勇于担当,不负伟大的时代,走好我们新的长征路。

今天,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应当响应党和国家的要求,不忘初心,以德树人,在教书育人中前行,回报党和人民对我们的厚爱和重托。

一、立身为教,为人师者应“多情”。

一切的梦想,都只有在脚下的路途延续,一切的改变,都只有在前行的路上发生。学习《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我们应做一名“多情”的人民教师。

(一)立身为教,对教育事业要“忠情”。

忠诚于自己的职业,这不是我们在入党时的誓言,而是我们从事于自己的本职工作的客观需求。如果你是被勉强加入到教师行业,那么奉劝你要尽早离开。否则,不但自己会痛苦一生,而且将会使无数的学生受到伤害。反之,就应该在这个舞台好好表演,做一个出色的职业演员,给自己、给学生演出一幕幕精彩的戏剧,就应该以学生幸福快乐成长为职业目标,对教育事业要“忠情”。

(二)立身为教,对学校应有“爱情”。

“热爱自己学校,以校为家。”这是主人翁精神的最高境界。学校为我们提供良好的教学条件,创设良好的生活环境,是我们成长和展示才华的大舞台。我们既没有相约、又没有为他人所强迫,却能在同一所学校里相识相聚,一起工作,共同生活,这是我们的缘分,我们应该珍惜。只有发自内心热爱学校,与同事和睦相处,我们才能对学校怀有高度的归宿感、荣誉感和使命感。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愉快地工作,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我们应当衷心感谢学校、同事和学生。因为学校给我们创造了条件、同事给了我们无限帮助、学生给了我们展示机会,才使我们能不断地学习、进步和发展。

(三)立身为教,对工作应有“热情”。

我们在服从学校工作安排的同时,应该敢于承担工作重任,主动请缨,敢于自我表现和超越他人。我们既要把学校工作当作是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更要把它当作是自己生活中重中之重,甚至是一种精神依托。这样,我们才会主动、积极地把工作做好。用我们工作热情去点燃学生学习激情,用我们对工作的执着去实现学生对学习的愿景。

虽然,现实生活一些的事情,确实影响了本来应该是纯洁神圣的教师队伍。但我们不要把自己的工作看作是为了学校、为了领导、为了学生而工作,而应该看作是为了自己的生活而工作。更不要因为学校工作条件欠缺、不受领导重视、经济待遇欠佳等原因而影响到自己对工作的“热情”。

(四)立身为教,对待学生应有“真情”。

教育是灵魂的教育,教育本身意味着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师,从获得教育知识走向对教育意义的把握,将更理解教育、理解人,理解自己对社会、对教育事业的责任和义务,促使自己融入这一事业之中。因此,我们必须坚持以学生健康快乐而有个性地成长为目标,实施个性化课程,寻求最适合学生的教育。作为教师,我们必须关注“每一个”,成就“这一个”,正确处理好“每一个”和“这一个”的关系,创造出适合不同学生成长的教育。这关乎教育的两大基本原则:“每一个”体现教育公平,这是教育不可动摇的基石;
“这一个”体现因材施教,这是教育亘古不变的原则。

(五)立身为教,对课堂教学应有“煽情”。

课堂教学是我们教师实现“传道、授业、解惑”的主要载体和途径。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做好学生学习成长的引路人,发现问题的启发人,解决问题的参与人。这样,我们在课堂教学才能更好地煽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亲其师、信其道、乐其学。我们要在有限的45分钟,实现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的最大化。为此,笔者认为,新时代的教师必须具有全面的专业知识素养和高超的教学艺术,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和人文修养,具有高尚师德和人格魅力。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得心应手地驾驭课堂教学,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对不同类型的学生实行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个性,促其幸福快乐成长。

(六)立身为教,对人生价值的追求要有“痴情”。

“经师不易得,人师更难求”。我们要确立自己的发展模式:做一名合格的教师,是一种最基本的职业要求;
做一名能师,是一种较高的专业境界;
而做一名人师、做一名“四有”好老师,才是一种最高的事业境界。人师更具有人格魅力、崇高品质、责任感和事业心。我们选择了教育,就是选择了奉献、选择了清贫。想升官发财别走此路,想辉煌腾达另寻他途。我们唯一可追求的就是培养更多更好的人才,尤其是将更多的“待进生”引入正途,发挥我们教育者的示范作用和引领作用。如果你的学生永远铭记于你、感恩于你、传承于你、超越于你。那么,这就是我们教育者人生价值的最高体现。

二、褪去功利,春风化雨暖人间。

当前,我们会受到急功近利、名缰利锁之风气的影响。然而,学习《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笔者认为,我们要保持独立之人格,自由之精神。褪去功利,恪守大爱教育之本质,造福千家万户,享受到人世间最难得的教育之乐。

(一)褪去功利,我们体悟教育的真谛。

肖川教授说过:“没有智慧,教育就只是心灵和精神的一种牵累;
没有真情,生活就是无边的荒漠,教育也就只是一种敷衍和应付。”

学生需要培养,需要关爱。如果除去晚上外出游荡、上网、打牌的,早恋、抽烟,上课说话、玩东西、顶撞老师、睡觉的,平时不完成作业、迟到、旷课的……恐怕每个班都所剩无几了。一个地球,可以有多元化的国家,一个国家可以有两种制度。作为老师,为什么就容不下学生的缺点呢?也许他确实是一个问题生,可是,他同样是一个家庭幸福生活的希望,同样是祖国的花朵,民族的未来啊!

正如蔡元培先生所说:教育者应“深知儿童身心发达之程序,而择种种适当之方法以助之”,就像农家对待农作物那样,“干则灌溉之,弱则支持之,畏寒则置之温室,斋食则资以肥料”。

教育是思想与思想的碰撞,是心灵与心灵的交流,是生命与生命的对话,需要热情和生命去拥抱。因此,笔者认为,褪去功利,我们应用爱去守望教育的田野,更应从学生发展愿景出发,去寻求最适合学生的教育,为学生不断完善人格、启迪智慧、强健体魄,形成厚实的民族底蕴、丰富的现代人素养和幸福快乐的人生打下良好基础而努力奋斗。

(二)褪去功利,我们获取教育的回报。

由于每个学生的先天遗传、家庭教育、生活环境、个人经历不尽相同,所以其性格、智力、能力、体力也必然各异。试想,如果人没有了个性,岂不就没有了丰富多彩的世界吗?因此,教师必须尊重学生,持宽容态度,并努力优化其个性优势,不断帮助他们克服不好的一面,将劣势转化为优势。

大量的事实证明,尊重学生,立足教育的基点,必赢得学生的尊重,必收获我们的教育快乐,这就是教育回报。

(三)褪去功利,我们享受教育的幸福。

微笑是一个人幸福的一种表现。作为老师,我们要记住走进班级时的第一要务不是怀揣一大堆知识和优化的教学设计,而是捧给学生开心的微笑。

事实上,当你学会欣赏学生之后,你就会真切感受到“我的学生真可爱”;
当你学会欣赏学生之后,你就会真切的感受到“孺子可教也”;
当你学会欣赏学生之后,你会主动地竖起大拇指“你真棒”;
当你学会欣赏学生之后,你会看到他们在成功彼岸向你招手;
当你学会欣赏学生之后,你也一定会感受到自己拥有了一颗不泯的童心。因此,褪去功利,让我们用欣赏的目光带领孩子们充满信心地走向下一个人生驿站,始终保持会心的微笑。随之而来,一个懂得欣赏学生的老师必定会赢得学生的欣赏,必定获取到教育的幸福。

(四)褪去功利,我们品味教育的极致。

教育家赞可夫说:“漂亮的孩子人人爱,爱难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同样,赏识和喜爱优秀生是每个教师轻而易举能做到的,对这些学生大部分老师都是倍加呵护。但是,优等生毕竟是少数,更多的学生则属于“中等生”或“待进生”的范畴。而对于那些所谓的“待进生”怎么办呢?有的老师不管不问,甚至把这样的学生调到教室后面的角落里变成“三不管”人员。时间一长,他们就会抱着破罐子破摔的态度,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大错不犯,小错不断。造成部分学生对教师有一种习惯性的抵触情绪。

教育实践中,笔者认为,我们应把更多的爱倾注到“待进生”的身上,真正做到爱生如子。同时,培优辅困,我们应激励优秀生更优、鼓励中等生变优、奖励“待进生”学优,最终实现协同发展,品味教育的极致!

三、精益求精,“德高业精”自超越。

当前,随着《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的颁布,社会对教师的专业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笔者认为,我们应当精益求精,在专业发展快车道上快马加鞭,实现专业的自我超越。用自己成熟的思辨和努力的践行,让科学的教育教学理念深深的扎进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之中。

(一)听——以“听”获取专业发展。

通过聆听同行、专家的讲座,接触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拓宽自己的专业视野;
通过参加各级各类的教研活动、感受浓郁的学术芳香,在相互交流中学习与提高。

(二)说——以“说”促进专业成长。

积极参加说课、上课、评课活动。通过表述自己的教学设想及其理论和实际依据,质疑问难,形成双向交流,使“说”“研”紧密结合,充分激活群体智慧。通过一次次的听,一次次的评,评亮点、评优点、评缺憾、评改进点,谈感悟、谈收获,批评的、反思的、汲取的、总结的,真实的感受教学中的困惑、顿悟与惊喜,实现成长中的自我超越。

(三)读——以“读”实现自我完善。

不断阅读,让自己成为终身学习者,研究者。作读书人,用读书来丰富自身内涵。通过教育教学报刊杂志书籍,以及各类文学书籍,让自己足不出户,与名师、专家、大师会面交流。在阅读中领悟,在阅读中提高。厚积薄发,支撑自己在智慧的启迪下,高品位的发展,实现自我完善。

(四)写——以“写”增厚知识积淀。

通过教育教学实践中的教育心得,教学反思,案例论文等,放大教育细节,进行自我剖析,提升教育教学经验。通过学习或聆听别人的故事,叙述、倾吐、探讨教育的真谛,精心设计每一节课,以求创新灵感,以求思维火花。让每一个故事,每一朵浪花,都蕴涵着教育的智慧。

(五)研——以“研”丰富综合底蕴。

参与团队,关注教育教学细节,选准课题进行教育科研。有问题共同探讨,有经验共同分享,有活动共同商议,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在平等、坦诚、和谐的状态下进行心灵的对话与思维的碰撞,不断探索、不断实践,提高教科研能力,丰富自己的综合底蕴。

(六)引——以“引”促进共同发展。

作为省、市、区三级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笔者将继续引领、带动、指导全校、乃至全市、全省教师,高质量完成上级布置的教学研究、教师培训等相关工作。把工作室办成广大青年教师专业学习、交流的“咖啡厅”、提升专业素养和水平的“茶座”、对比评价、诊断自身专业发展优缺,寻找不足根源和找准发展标杠与方向的“诊所”和“加油站”,为基础教育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七)导——以“导”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当前,一个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热潮在全国兴起。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我们应充分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要求,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通过各类实践活动,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好地融入到学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之中。让学生更好地弘扬共同理想、凝聚精神力量、建设道德风尚,使学生在思想和精神上强起来,成长为社会有用之材。

总之,学习了《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笔者认为,我们应不断提高自己的师德修养,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立德树人,与学生同行,一起凝视,一起欢笑,一起拥抱成功;
立教圆梦,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为党的教育事业,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想而不懈努力!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