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新闻记者为何忘记了医学常识] 新闻记者电话是多少
 

[新闻记者为何忘记了医学常识] 新闻记者电话是多少

发布时间:2019-07-09 03:52:27 影响了:

  新闻记者必须诚实地面对复杂的社会关系,将自己发现的问题呈现给观众,不能以不科学的方式,制作耸人听闻的新闻作品。  7月29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播出记者将绿茶代替尿液,到石家庄一家医院化验的新闻。其实,早在2007年浙江杭州就曾经出现过类似的新闻事件。记得当时一些卫生专家公开批评新闻媒体的不道德行为,认为这是在作践自己,也是人为地在医患之间制造紧张关系。
  将绿茶代替尿液,是一种极为拙劣的调查方法。现代医学早已证明,医学的检验是建立在基本假定基础之上的,无论是医生还是机器设备,都假定检验的材料是人体的尿液,如果基本假定不存在,那么,检验的结果肯定会出现偏差。新闻记者调查采访的时候,必须诚实地提供样本,并且通过多方检验的方式,发现医疗机构存在的问题。
  新闻记者到医疗机构调查采访,应当具备起码的医学常识,不要人为地设置采访陷阱,让采访对象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作出错误的判断。新闻记者这种“欺骗性”的采访方式,不仅摧毁了医疗机构的社会公信力,而且也让自己置于十分尴尬的境地。部分评论者认为,新闻记者的这种做法是典型的“钓鱼执法”,其目的是为了让采访对象处于极端不利的环境,从而达到新闻记者想达到的社会效果。事实证明,这种拙劣的采访报道手法,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当前医疗领域存在的问题,因为新闻记者的采访报道存在着太多的漏洞,新闻作品本身缺乏起码的批判力量。
  这种故作聪明的采访报道之所以接二连三地出现,根本原因就在于,我国虽然制定了一些法律规则,却没有新闻传播的基本法。新闻记者不了解自己的职业准则,也不知道我国现行的法律规定。世界各国的法律都明确规定,以欺骗的方式获取证据,在诉讼法上是无效的。采取诱导的方式,迫使采访对象作出错误的判断,那么,这样的新闻采访素材是不能被使用的。新闻记者可以对医务人员的执业医师资格进行调查采访,因为我国有执业医师法;新闻记者也可以对医疗机构的检测程序提出质疑,因为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早已经颁布了检测的程序性规则。只要严格依法办事,新闻记者完全可以制作出精彩的新闻作品。
  早在多年前笔者就曾指出,应当尽快制定新闻传播基本法,引导新闻记者特别是年轻的新闻记者严格依法办事,不要在采访报道的过程中先入为主,事先假定采访对象存在问题,然后居高临下、不择手段地搜集证据。
  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是一个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力的新闻栏目,出现这样常识性的错误令人心痛不已。这说明新闻媒体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已经出现了人才短缺的问题。新闻记者在批评监督其他行业从业人员的同时,也应该反躬自问,自己的采访报道能否经得起历史的检验?新闻记者必须诚实地面对复杂的社会关系,将自己发现的问题呈现给观众,不能以不科学的方式,制作耸人听闻的新闻作品。
  新闻记者可以有自己的观点,新闻记者采访报道的时候也可以主题先行,但是,新闻记者必须脚踏实地,通过不断地求证,去验证自己的结论。类似这种偷梁换柱的做法,反映出新闻记者职业道德素养的不足。新闻从业者应该从这个事件中吸取教训,在今后的采访报道中,以诚实的态度面对采访对象,以坦荡的胸怀面对渴望了解真相的受众。
  最近一段时间,一些记者将自己多年采访报道的心得整理成书公开出版。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在阅读这些采访笔记的时候,笔者有一个非常强烈的感觉,那就是一些新闻记者为了获取独家新闻,已经到了不择手段的地步。从正面的角度来看,新闻记者这样做是生存的需要,但从反面的角度来观察,人们就会发现,这种以战争时期对付敌人的做法与自己的采访对象周旋,给人一种虚伪的感觉,很难让人对记者的人品产生好感。说白了,记者可能把自己打扮成一个深入虎穴的“英勇战士”,但在读者看来,这些惊心动魄的故事只能说明新闻记者缺乏光明磊落的心态,没有表现出记者应有的大义凛然。这个世界很小,新闻记者应该意识到:出来混早晚是要还的。在采访报道的过程中不要耍小聪明,因为这样做早晚会聪明反被聪明误,最终会上当受骗。
  (作者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廉政研究院院长、教授)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