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作文大全 > [“学、疑、议、导、测”教学模式在教学中的运用]先练后讲,先试后倒教学模式
 

[“学、疑、议、导、测”教学模式在教学中的运用]先练后讲,先试后倒教学模式

发布时间:2019-07-21 03:44:38 影响了:

  一 教学模式确立的依据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也是提高教育质量的主阵地。对于课堂教学的改革,一直是教育改革关注的焦点之一,也是教育理论界长期探索和研究的重点目标。目前,有关课堂教学改革的理论日趋成熟,为课堂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但如何实施课堂教学改革,目前还没有成熟的操作模式和方法可借鉴。课堂教学中的“学、疑、议、导、测”教学模式研究就是针对这一现象提出的。
  二 研究目的和意义
  课堂教学中如何使教师真正做到“少教”学生做到“多学”,一直是改革课堂教学模式的一个切入点。这一教学法研究目标就是为了解决这一教学问题,通过自学和互学的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让学生在自学、互学的过程中学会发现问题,教师加以适当的学法指导;同时学生把在学习的过程中引发的问题提出来进行课堂交流,可以培养学生探究问题、互相交流的目的,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疑、议、导、测”教学模式正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重要教学方式之一。
  三 研究方法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学习并借鉴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以达到不断提高;(2)实验方式采用专题实践研究;(3)研究方法为行动研究法,并具体采用观察法、调查法等方法。
  四 预期成果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学、疑、议、导、测”教学模式的设计符合现代课程改革的基本发展趋势,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可操作性强,自主实践性强,具有实际意义和价值,可行性较强。有关教学法的详细资料,可通过信息网络获取,并调研外出考查,同时深入相关学校课堂听课,以及购买大量关于教学改革理论和实践的图书资料等方式,深入学习,从而为“学、疑、议、导、测”教学模式夯实理论基础。
  五 教学流程、教学原则和理论依据
  1.学
  学是学生获得知识的有效手段,包含自学和互学。通过自学,培养学生查阅资料从而获得知识的能力;通过互学,让学生学会合作,在合作中体验获得知识的快乐。
  理论依据:尝试教学理论,建构主义学说。即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
  教学原则:主体性原则、激励性原则、合作性原则、主导性原则。
  基本操作:自主尝试——在灵活复习旧知识的基础上,学生选取喜欢的或适宜的方式自主尝试学习新知识,教师出示导学提示,并在巡视中帮助学生解决基础性疑问。在规定时间内,采取学困生做答、中等生补充、优等生评价的办法,从整体上了解掌握学生的自主尝试情况。
  合作学习——自主尝试解决不了的问题和需要合作解决的问题,选择同桌合作、小组合作的方式讨论解决,教师参与其中一组或几组的讨论。之后,师生进行展示评价。
  2.疑
  质疑问难,活跃思维。学习的过程就是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善疑好问,要善于巧妙设疑,创设问题情境,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从“会答”到“会问”。
  理论依据:狄德罗认为:“质疑是迈向哲理的第一步”。爱因斯坦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周光召认为:“怀疑精神是科学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学原则:创造性原则。
  基本操作:探究解疑,大部分同学理解不到位的问题和教学中的关键性问题,通过全班合作或教师的讲解点拨来解决,不能解决的作为课堂学习的延伸,把学习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基本流程表现为:阅读文本—质疑难题—筛选相同难题、确立典型问题。
  目的意义:调动学生处于疲劳期的学习兴趣,也为课后的预习、学科探究性学习、综合性实践活动指方向、做引导、打基础,起到补充学习目标的作用。这一环节是联系课堂内外的桥梁。
  3.议
  研讨争辩,分清事理。有疑就要释疑,释疑的最好方法就是议论、研讨、争辩。
  教学原则:主体性原则、奖励性原则。
  理论依据:吴心田在《我们的语文教学怎么了》一文中说道:“对一篇课文的学习,一定要让学生去读、去讨论。”《学会生存》一文中提到“教育不能再限于那种必须吸收的内容,而应被视为一种人类的进程,在这一进程,人通过各种经验学会如何表现他自己,如何和别人进行交流。”
  基本操作: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把本组有价值的问题呈现在本组的展示板块中,采用小组内部讨论,组与组之间合作的形式交流,达成共识。教师针对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给予适当的点拨,鼓励学生再思考,不要简单地把答案呈现给学生。基本过程表现为:归纳问题——小组讨论——组际间合作解疑——教师点拨。
  4.导
  学习的过程是一探究的过程,学者任长松认为,教师的导不是包办代替,而是担任指导角色。
  教学原则:主导性原则、目标性原则。
  基本操作:在教师的引导下,使学生学会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找出材料的内在联系,使知识结构整体化、系统化、条理化,变“学会”为“会学”。
  5.测
  检测提高,运用新知。学以致用方为最终目标,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检测练习题,优化检测的形式,使学生从“少而精”的练习中悟出一定的规律,变“会学”为“会用”。
  理论依据:布鲁姆认为:“成功的课堂教学应当在课内创设更多的机会,让学生有机会运用已学到的语言材料”。
  教学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巩固性原则。
  基本操作:教师出示预设的梯级练习题,形式灵活地让学生自主练习(以课本中的题目或单元训练专项为主)。
  目的意义:通过预设练习题,达到触类旁通,提高学习的效果。
  注意事项:检测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并归纳学生学习中的问题与困惑。
  〔责任编辑:高照〕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