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计划 > [倾听,多种角色] 倾听是一种艺术
 

[倾听,多种角色] 倾听是一种艺术

发布时间:2019-01-16 04:25:56 影响了:

  教育是雕塑心灵的艺术,真正的教育必然是从心与心的对话开始的,而心与心的对话又是从真诚的倾听开始的,不会做一个真诚的倾听者,绝对成不了一个合格的教育者。记得有这样一句名言:这个世界上最得人缘的,不是会说话的人,而是懂得倾听的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感情,就是在互相倾听中通过沟通和了解建立起来的。被学生爱戴的老师,大都善于倾听学生的心声。真正的倾听,不是简单地听学生把话说完,而是心与心默默地靠近,是情与情悄悄地对流,是一颗心去感受另一颗心的跳动,一种爱去共鸣另一种爱的真情。
  
  做个“老顽童”,与学生一起分享忧与乐
  
  孩子总归是孩子,他们难免有一些天真的想法,有一些单纯怪异的感受,更有许多自己独特的欢乐与忧愁。用学生的眼睛看世界,才会与他们产生共鸣。教师在倾听学生谈话或回答时,首先要保持一颗童心,让自己变成孩子,不要摆出一副严肃、庄重的姿态,完全可以放松自己的情绪,深入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同学生打成一片,与学生同喜同乐、同悲同愤。要用平等的眼光注视学生,用平等的心态接纳学生,而不是把他们当成不懂事的孩子,置于自己的对立面。
  在倾听时,还要做出一些积极的反应,有时可以用面部表情,有时可以用各种手势,许多时候要做出一些孩子们特有的夸张的语气、动作或表情。比如,哇噻地大叫、哈哈地大笑、竖起大拇指、OK的手势等等。这些都可以把承认、接纳和关心的信息传达给学生,使学生真正感到教师是他们中的一员,从而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
  
  做个“知心朋友”,让学生乐意把心里话对你诉说
  
  少年人很多的烦恼与忧愁,其实在于他们的内心和行为得不到成人的理解。有人把“课堂倾听”贴切地称为“师生的心灵之约”。教师不应是高高在上的领导者、指挥者,而应是学生的朋友,而且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要多和学生交往,了解他们对人生的态度、对未来的向往,也了解他们对教材的理解、对教师的看法。在课下和学生单独交谈时,要注意循序渐进的策略,可以先和学生拉拉家常话,随便聊聊班级或家庭的情况,也可以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浅白问题,如“老师这样讲课,你能适应吗?”“我想组织一次文娱活动,你有什么好建议?”等等,引导学生把真实想法、看法告诉你,在友善、温情的气氛中,逐渐做深入的交流。学生只有把你当成知心朋友时,才愿意把心里话对你说。
  倾听,并不单纯指声音,倾听心声才是更深的层次。写信,就是倾听的一种有效方式,学生心中许多当面不好讲的话,都可以在信中自然流露。网络聊天,其实也是一种更新的倾听形式。网上交流,可以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自然而亲切,正日益受到年轻教师的重视。师生之间的许多问题,可以通过网络及时地沟通和解释。
  
  做个忠实的“听众”,给学生充分表达的机会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课堂上随时都可以出现学生的质疑、反驳、争论,这一切更需要教师学会倾听,全身心地听学生说,成为学生的忠实“听众”。在回答问题时,不管是好学生还是差学生,无论是说对了还是说错了,无论是说得清楚明白还是语无伦次,教师要专注地倾听,不轻易批评对方,不要急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不能有半点不耐烦。一个具有倾听意识和习惯的老师,不会武断地制止学生偏题的发言,他会给学生留足表达的时间;他不会冷嘲热讽地应付学生的询问,他会带着朋友般的热忱与亲切来聆听学生的倾诉;一个具有倾听意识和习惯的老师,善于慢慢触摸孩子情绪的温度,善于耐心剖析学生的言外之意,善于在学生的谬误中发现蕴藏的智慧火花。
  有这样一个经典故事,给我们深刻启迪。一个老师问一个小学生长大后想当什么,小学生回答说要当飞机驾驶员。老师接着问:如果有一天,你的飞机飞到大海上,没有油了,你会怎么办?小学生想了想说:我先告诉乘客绑好安全带,然后我系上降落伞,先跳下去。老师惊得瞪大眼睛,同学们都露出鄙夷的神情。但老师看到孩子激动地张着嘴说不出话,就鼓励他把话说完。那学生说:“我下去拿燃料,我还要回来!”听到这里,老师会心地笑了――他因为保持着倾听者应该具有的一份亲切,一份平和,一份耐心,才听到这个小学生最善良、最纯真的心语。
  倾听,就是为了了解学生的真实心声,从而给疑惑者以解释,给困难者以援助,给失落者以鼓励,给徘徊者以心灵的点拨。因此,教师在耐心倾听时,还要特别注意抓住对方反映出的问题,予以灵活巧妙地引导或化解,要设身处地感受学生的体验,用真挚感情引起学生的共鸣。
  倾听,是一种理解,一种等待,更是一种爱。日本学者左藤在《静悄悄的革命》一书中有这么一段话:“倾听学生的发言,如果打一形象比喻的话,好比是在和学生玩棒球投球练习。把学生投过来的球准确地接住,投球的学生即便不对你说什么,他的心情也是很愉快的。对学生投得很差的球或投偏了的球,如果也能准确地接住的话,学生后来就会奋起投出更好的球来。这样的投球般的快感,我认为应当是教师与学生互动的基本。”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