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 > 对小学体育学习评价可操作性的再思考_
 

对小学体育学习评价可操作性的再思考_

发布时间:2019-01-13 16:10:31 影响了:

  摘 要:新课程标准的实施给我们的小学教育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新面貌,然而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为此本文就体育课程评价方式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以期为即将修订的小学体育课程标准评价内容提供一些可操作性的参考建议。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 学习评价 可操作性
  
  近年来,新课程标准的实施给我们的小学教育教学带来了新生机和新面貌。如教师课堂角色的合理转变,课堂较多地出现师生互动、平等参与的生动局面,乐于探究、主动参与、勤于动手成为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共识;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有效评价方式也逐步呈多样化、规范化趋势等。然而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如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对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不够重视;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需求的基本理念等仍停留在表面上;对学生评价不到位等。为此笔者仅就体育课程评价方式的多样化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个人的一些看法,以期为即将修订的小学体育课程标准评价内容提供一些可操作性的参考建议。
  
  一、体育学习评价的现状分析
  
  传统体育课程的学习评价内容突出为注重体能和运动技能的评价,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形式只注重教师的评价,忽视了学生个人评价和学生间相互评价的状况。新课程标准则明确提出要“改革评价考试过分偏重知识记忆,强调选拔与甄别功能的倾向,建立评价指标多元、评价方式多样,既关注结果,更加重视过程的评价体系”,建立一种新的评价体制,以对学生的发展程度和水平、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进行有效评价是当前课程改革首要任务。《体育课程标准》中对学生学习成绩评价形式建议为“学生自我评定、组内互相评定和教师评定,随着学段的升高,应更重视学生自我评定和相互评定的作用”。显然,新课程倡导的多方面、多形式的评价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也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体作用的发挥。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一些体育教师提出了疑义,他们认为评价内容过多、形式繁杂,教师工作量大,难以在实践中大面积实施;某些评价内容可操作性差,教师不好或无法操作。因此体育学习评价在实际教学中存在诸如评定体能的测试机械无法到位、学生学习评价标准不一等问题,这些问题如不及时解决,必将影响新课程标准的实施。
  
  二、体育学习评价内容的再思考
  
  体育学习评价内容包括四个方面:体能、知识和技能、学习态度、情绪表现与合作精神。新《课程标准》在传统学习成绩评价的基础上,增加和完善了内容与形式。
  1.对学生学习评价标准的思考
  《课程标准》将体能作为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定内容。而体能的评价标准依据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根据新的形势对《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进行修改和完善的新标准,并要求各级、各类学校于今年9月1日起实施。从《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和以往的《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对比情况来看,对跑的项目的标准要求比以前低一些。如新《标准》三、四年级50米跑,100分为8.6/秒,90分为9.1/秒;而旧《标准》三年级100分为8.2�秒,9.1�秒只能得50分;四年级的评分标准就更高了。修改后的《标准》在投掷、跳绳、技巧方面对优秀要求比原《标准》高一些、对中、下学生却降低了要求,这也体现了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让每一个学生受益的基本理念。
  2.对学生自评、组内互评的思考
  新课程建议学生对自己的运动技能、学习态度、情感表现与合作精神等进行综合评定。但在实际操作中又该如何评定?如某一学生50米跑的实际成绩只能得30分,但组内的同学认为这个同学跟大家不错,给他技能评价90分,他自己也觉得已尽最大努力,自我评价90分,最后他的总评也可达到70分。这种在实际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值得《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修改)编定者的借鉴。
  3.对体能评定测试机械的思考
  新课程评价的依据是《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而实际评价则要借用有关机械来完成。这种机械评定有其一定的意义和可操作性,但是目前在我国各小学教育经费相对短缺的情况下,购买机械的昂贵费用常常无从着落。每台测试机械需要一至四万,城市小学校或许还能接受,但是对于本身教育经费就不足、许多正常的教学设备都跟不上的农村和乡镇小学校则几乎是天文数字,因此《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也就成了一句空话。
  
  三、体育学习评价手段的再思考
  
  1.对撰写“评语”的思考
  依据评语对学生学习成绩进行评价是实验中的新尝试,以往的体育教学评价中则只有成绩没有评语。评语式评价不仅注重结果性的评价,而且重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能有效地挖掘和发现每位学生各方面的潜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这种评价方式真正体现了面向全体学生的基本理念。但是在小学阶段,体育课少,一般每周2-4节课,体育教师往往要担任的4-5个班的教学任务,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在较短的时间内,既要传授体育知识、体育技能,完成体能测试、技能测试等,又要观察学生的学习态度、情感表现与合作精神,撰写学生评语等,显然是不太可能的,我以为这种“评语”式的成绩评定可操作性不强。
  2.对激励手段的思考
  新课程强调了课堂评价的“激励”功能,更多地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的闪光点。我们常常在一些公开课中听到教师对学生诸如“棒极了”、“真了不起”、“很好”等叫好声,老师们鼓励学生的话语多了,也比以前和蔼可亲了。虽然,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是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使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但过多的赞美声,也会让学生变得麻木不仁,赞赏也就失去了其应有的意义和价值。因此在开展激励性评价时,也不能忽视指正性、否定性评价的作用。如果一味地毫无原则地对学生“赞赏”、“激励”,而忽视给学生适度的“挫折”和指正,这种评价就是不负责、不完整的。对于任何一种评价手段的运用,都应该为完美教学和学生发展服务,都要伴随着感情的投入,而不要仅仅成为课堂的点缀,用表面的热闹非凡掩盖评价的真正意义。
  3.对建立成长记录袋的思考
  《体育课程标准》中关于学习成绩评定方法的建议中还指出:“学生体育学习成绩的评定还应重视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学生成长记录袋可以收录学生在体能和运动技能方面的发展、学生学习态度和行为的变化等方面的有关资料。学生成长记录袋既有助于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也有利于教师、家长更好地了解和指导学生的学习。”从2001年实施新的《课程标准》之后,各个学科都非常重视学生的成长记录袋档案的建设,体育学科也不例外。成长记录袋充分体现了评价内容的多元化、评价过程的动态化、评价主体的互助化、评价方法的多样化,充分记录了每个学生的学习与成长。但由于《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许多教师忙于填写《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登记卡,学生的成长记录档案已流于形式甚至空白。从福建省某市的调查结果显示:小学体育学科建立学生的成长记录袋档案几乎等于零(不含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登记卡)。
  总之,新课程的学习评价指出了改革传统体育课评价的必要性,阐述了新形势对体育课评价赋予的新内涵,探索了体育课评价的发展趋势,为《体育课程标准》的修改奠定了科学的基础,同时也为体育教学实践提供了可以操作的评价模式。虽然在评价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难,但只要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认真地加以应用与实施,我国的体育教育事业必将蒸蒸日上。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试行)[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季浏.《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5.
  [3]王晓春.《体育课程标准》评价的可行性研究.体育与健康网.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