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 > 思维的火花被点燃【让思维的火花在问题中点燃】
 

思维的火花被点燃【让思维的火花在问题中点燃】

发布时间:2019-01-15 03:49:12 影响了:

   [摘要] 我们在进行教学时,要注重创设思维空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诱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的潜能得以激情迸射,个性得以轻舞飞扬,智慧得以生成发展。
  [关键词] 思维 课堂提问 问题设计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本”是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问题意识。著名数学教育家波利亚曾说过:“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如何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去解决问题,将学生的学习从“被动”变为“主动”是当今数学教师最需要重视研究的问题。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源。”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一个恰当而富有吸引力的问题往往能拨动全班学生思维之弦,奏出一曲耐人寻味,甚至波澜起伏的大合唱。一些精心设计的问题,能促进学生积极开动脑筋进行回忆、判断、想象、推理等一系列思维活动,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学习意志和兴趣,有利于教师掌握学生情况,了解学生动态,反馈学生信息,从而改进教法找出存在差距,因材施教。
  如果教师设计出优质的问题提问,能开拓学生的思路,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知识水平。如果不在乎提问问题设计,在课堂上面面俱到,无足轻重,想到就问,或简单地问“为什么”“怎么样”等,本来很显浅的东西,学生一看就懂,不加思考就能作答,这样一来,课堂上发言的学生甚多,看似气氛活跃,但这种淡而无味的提问,其实是毫无意义的,起不到启导学生的作用的。因此,数学教学需要重视课堂问题的设计。
   一、“实与度”――问题内容切实并有坡度
   问题内容首先要做到“实”。所谓“实”,首先,是要从生活出发,要从本课的内容出发,与教学目标密切相关。教师备课时,不能局限于文本和《教参》的解说,必须首先独立思考,明确教学目标,即我们要从中学习什么,对我们现在与将来的生活有何意义。然后再以此为出发点,从题目中寻找并发现问题,通过问题带动学习,这是一种良性循环。本着这样从实际出发的宗旨所发现的问题,一定是贯注了教师独特感受的、动人的、切实有用的问题。其次,“实”还有另一层意思,即对学生而言是迫切需要解决的,成为问题的问题。有些问题对于教师而言是一目了然不成问题的,但是对于第一次接触的学生,却是百思不解。所以,教师不仅要站在教师的立场来理解题意,更要站在学生的立场,设身处地地思考学生会在哪些地方有问题。
   问题的设置要由易到难,由简入繁,由小到大,层层推进,步步深入。例如,教学“线段、射线、直线的定义”时,通过教师精心设问,层层设疑,一次又一次掀起教学高潮。教学过程如下:
   多媒体展示:竖琴
   师:竖琴的琴弦可以近似地看做什么?
   生:线段。
   师:为什么可以近似地看做线段啊?
   生:因为有两个端点。
   多媒体闪动线段的两个端点,并出示线段的定义
  教师出示一段弯曲的绳子。
   师问:是线段吗?
   生答:不是
   师接着问:为什么?
   指定一生答:不是直的
   多媒体展示:激光
   师:激光可以近似地看做什么?
   生:射线
   师:我们可以把射线看做是线段做了什么变化得到的啊?
   生:将线段向一个方向无限延长就形成射线。
   ……
   多媒体动画演示线段向两个方向延长,并出示直线的定义。
   ……
   二、“新与巧”――问题形式要富有创造性
   1.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问题形式包括“问”的形式和“答”的形式。通常教师课堂问问题,都是口头提问,现在我们可以借助于电教设备观看幻灯、演示动画、配乐解说,使我们的问题变得直观感性,富于情境。“答”的形式就更多了,可以让学生现场回答、即兴表演、抢答辩论,等等。这其中有些教学设计同时属于情境设计和活动设计的范畴。但无论任何教学设计,在要求教师有创新意识这一点上都是共通的。
   2.注重培养学生集中型和发散性思维
   集中型思维是指综合多种已有的信息,朝着同一个方向导出正确答案的思维过程。一般是在思维者具有解决问题的现存信息,但不知结论的情况下进行的,思维者只把提供的信息重新加以组织,朝着一个方向思考,就能得出一个正确的答案。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如由a    教学艺术性首先是教学,然后才是艺术性。如果连最基本的教学规律还没有掌握,那么多好的艺术性也是没有意义的。在教学中,一方面,要注重引入的艺术。在学习新知识前,教师应切合学生实际,向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通过观察图像等,从具体到抽象地引入。教学时,要注意知识的前后联系和相互渗透,注意不同研究方法的移植和类比,充分暴露知识形成的思维过程,指引探索学习的途径,引导学生为解决新问题去构想、去发现、去创造。另一方面,要选择展开的艺术。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运用“一题多解”“逆向思维”等方法多角度启发学生调整视角、积极探索,使学生突破思维定势,学会在怀疑中探索,在怀疑中发现,在怀疑中创造。教师应精心设计各种难度适中的问题(即由易到难,循序渐进,逐步提高),一步步启发学生将问题深化,让学生通过解题经历困难的磨练,体验战胜困难后的快乐。要通过提问、板演、讨论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直接参加课堂活动,将教与学融为一体。要允许学生发表不同的看法和观点,只有这样,才能强化学生对概念、定理的理解掌握,进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时与空”――提问应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
  国内外的研究发现,在常见的课堂中,老师们在提问时,平均一分钟要提2至3个问题,而留给学生的时间只有一二秒钟。这种频率的问答,要么问题过于简单,大家都会;要么只有个别学生能跟上,大部分学生是人云亦云(如果是集体答问),通常学生还没有想好,老师就重新组织问题或请另一位学生回答。长此以往,学生会失去回答问题的自信,减少思维,因为学生知道,答不出来没关系,过一会儿老师会去问其他同学。较长的等待时间意味着更多的、自发的恰当性回答,较少的变化不定的回答,更多的思辩和更多的学生提问,对教师来说则意味着增加灵活性,减少提问次数和增加问题的多样性。因此,回答问题后适当的停顿是十分必要的。一方面,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对他人的行动作出评价;另一方面,也为教师作出适当反馈和准备下一个问题赢得时间。
   总之,问题是数学的心脏,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核心,优质提问更是我们当今教育工作者高效专业发展的需求。所以,我们在进行教学时,要注重创设思维空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诱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促使每一位学生积极参与充满智慧的数学问题活动中,让潜能得以激情迸射,个性得以轻舞飞扬,智慧得以生成发展。
   让思维的火花在问题中点燃。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