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 > 【河南省高职院校提高学生体育素养的途径研究】高职院校提升专业技能的途径有哪些
 

【河南省高职院校提高学生体育素养的途径研究】高职院校提升专业技能的途径有哪些

发布时间:2019-01-17 03:58:32 影响了:

   [摘要] 本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和访谈法对提高高职院校学生体育素养的途径进行全面、深入的探讨,研究表明教育理念、教学模式、教学评价模式和教学环境是影响学生体育素养提高的主要因素,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模式、革新教学评价模式等是提高高职院校学生体育素养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体育素养 素质教育
  
  体育素养,是指一个人所具备的体育文化水平状况。它主要包括体育意识、身体运动能力、基本体育知识以及从事体育锻炼、身体娱乐与欣赏体育比赛的能力等。体育素养是人在社会实践中,长期形成的体育价值观念,是一个人能够长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最主要的驱动力。体育素养的水平现状,对于高职院校学生体育习惯养成具有极大的推动力,直接影响体育教育目的实现和体育教育的成败。研究表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高职院校学生普遍存在体育理论知识匮乏,运动技能较差,体育参与自觉性不强,甚至部分学生对体育的认识还存在一定的误区,制约了学生体育参与的兴趣激发、转化,难以形成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使体育运动难以融入高职院校学生的生活方式。提高高职院校学生体育素养现状,是高职体育教育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本研究从下述几个方面进行探讨,以求在提高高职学生体育素养方面有所突破。
  一、树立科学的教育理念
  在“素质教育”和“健康第一”等教育理念推动下,体育教学改革取得深入发展,教材选用、教法选取、教学组织等日益趋向合理化。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应深入贯彻“健康第一”的教学指导思想和教育理念,将培养学生正确健康观念贯彻体育教学的始终,将“健康第一”的教学理念落到实处,切实实现增强体质、提高学生健康水平的近期目标,同时兼顾培养学生终身体育习惯的远期目标。应该认识到提高学生健康水平、增强体质是体育教学的“本”,培养学生终身体育习惯是体育教学的“末”,处理二者关系时,不能舍本逐末,要二者兼顾。依据“素质教育”的“全体性、全面性、主体性、发展性”的要求,组织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树立教学人本主义思想,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突出学生差异性,因人施教,强调学生个体差异性和学生个体进取幅度,张扬学生个性。
  二、加强体育习惯养成性教育
  高职院校是学生接受系统体育教育的最后一站,是社会体育的对接点,这一时期能否培养学生对体育浓厚的兴趣,对于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体育健身习惯具有重大意义,影响到学生踏入社会还能否坚持体育锻炼,使体育融入个人的生活。体育教学中,要通过说服教育和体育学习目的性教育,加强体育习惯养成性教育,引导学生要明确参加体育活动的目的和意义,帮助他们认识体育行为与结果之间的关系,逐步培养体育志趣和习惯。要加强体育目的性教育活动,使学生深刻认识到体育锻炼是最有效的健康防护措施之一,对于提高人的生命质量和生活质量具有极大意义。通过体育习惯养成教育,加深学生对体育的理解,从而会对体育产生浓厚兴趣,积极主动参与体育学习和锻炼,形成自觉的体育习惯。
  三、构建突出学生学习主体性的教学模式
  长期以来的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进程中,大多数研究是针对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管理方面的,而对于教学结构和教学模式方面的探讨较少。目前我国大多数高职院校采用的教学模式,依然沿用传统的以体育教师统一讲授和安排的班级教学模式。这一教学模式对于实现体育教育目标自有其积极的一面,但对于日益重视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当今体育教育,其弊端日显突出。构建学生主体性的教学模式,就是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学习的自身体验,在课的结构安排上设定学生“自主学习提高”阶段,以教学模式的形式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传统体育教学模式通常安排“自由活动时间”,在此学习阶段,学生盲目活动,学习效果差。而在“自主学习提高”阶段,学生在教师和体育骨干的指导下,有目的地自选活动内容,自选活动小组,不同技术水平和爱好的同学都能获取快乐和体育能力提高,进而发展身体素质,提高健康水平,收到良好的教育育人效果。学生主体性体育教学模式,应正确理解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此模式下,教师的主导作用不是减弱,而应加强,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于引导学生乐学、活学、会学,即引导学生充分发挥学习的主体作用。
  四、改革体育课成绩考核与评价
  体育考核要起到诊断、导向、激励、促进的作用,体育成绩考核与评价应深入贯彻“健康第一”的教育指导思想,以促进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提高为核心,以考核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进步幅度为标志,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与提高。将体育评价与学生体育素养的提高有机结合,评价淡化体育考核与评价的选拔、甄别功能,突出考核的激励与促进作用,要淡化学生学习的结果,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的情感体验,以学生的锻炼态度、锻炼次数、本人运动技术成绩进步大小和体育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作为主要评定的内容。
  五、课内、课外有机结合,重视学校课外体育的开展
  体育教学实践表明,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都是高职院校学生接受体育知识、技术、技能的主要途径。大学体育教育目标的实现仅靠课堂体育教学是难以实现的,体育学习又具有相对的非阶段性和跳跃性,另外,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品质相对稳定,自控能力增强,对活动的内容选择倾向于理性,这些条件都使体育教学课内、课外有机结合成为可能。开展课外体育活动,应做到以下四点要求,即活动形式的多样性,活动过程的规范性,竞赛活动的有效性和活动效果的激励性。高职院校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课外体育活动,可以增强学生的体育意识,培养健身习惯,发展自己“自学、自练、自测、自评”的独立体育参与能力,使课外体育成为体育课堂的有机延伸,有效提高体育教育的育人效果。
  六、持续完善健身环境
  健身环境因素包括校园体育人文环境、体育活动场地设施以及校园活动气氛。健身环境因素对学生有巨大的影响作用,和不同的环境和气候生长不同的植物和种植一样,良好的校园体育环境和氛围会给高职院校学生以良好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这几年来,随着高职院校的扩招,学生数量不断增加,各高职院校在软、硬件的建设上,明显滞后与学生增长的速度。另外,高职院校学生体育参与时间和空间都有所扩大,表现在活动时间由课堂延伸到课外,活动领域由校园扩大到社会。因此,加大高职院校体育物质层面的建设势在必行,继续加大大学体育在场馆、设备、经费投入力度,完善、优化高职院校学生校园体育健身环境。加强校园体育活动的组织化水平,形成制度规范高职院校学生体育行为,促进高职院校学生体育参与由自发转为自觉,逐渐形成良好的体育习惯。
  七、通过体育运动升华高职院校学生体育品德
  体育运动对人类感情具有巨大的凝聚力,以及对参加者情感的高度融通性和智慧的对话性,能建立人与人之间的依赖性、信任感、尊重和自尊,同时促成人的思路广阔和头脑开放。在高职院校学生参与体育活动中,他们都是在松散结构的群体中参加锻炼,但他们的志趣和追求目标都是大致相同的,所以在这种心灵沟通没有障碍的情况下,通过肌肉运动很容易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的可依赖性、信任感、相互了解、尊重与自尊,在运动中升华高职院校学生的道德品质,实现体育素养的提高。
  八、加强舆论的导向作用
  要重视体育的宣传作用,加强舆论导向。不可否认,高职院校学生对体育地位的高度评价,公众媒体长期不懈宣传有着重要的贡献。当前,影视、网络传媒日益普及,并成为当代高职院校学生获取信息、传播文化的主要渠道、精神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成为高职院校学生的体育素养提高重要途径之一。但是互联网等新媒体也正成为各种思想文化碰撞的平台、利益诉求的集散地和意识形态较量的战场。因此,必须加强体育文化价值的正面引导宣传,向公众阐明体育的健身价值和意义,利用媒体强大的社会效应,宣传科学的健身知识、自我运动监督、健身效果评价等知识,宣扬体育健身的客观规律和体质增强规律,以求良好的教育引导、导向效果。
  九、开辟高职院校健身娱乐场所,弥补高职院校健身软硬件不足
  当前,河南省高职院校体育场馆不足、缺少辅导已成为制约高职院校学生体育素养提高的因素之一。另外,随着全民健身工程的实施,体育社会化程度的提高,使高职院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界限越来越模糊,高职院校学生体育参与活动地域和空间的扩大正体现了这一点。体育活动已成为现代人的一种时尚,体育活动与人的幸福快乐生活关系也被更多的人所认同。高职院校学生理应站在时代的前列,成为余暇体育活动的主流,并从中受益。因此,各高职院校顺应大势所趋的潮流,大力挖掘自身的潜力,增加投入,努力开辟多种健身娱乐场所,将高职院校的各体育组织纳入社会化管理,充分发挥其力量,以缓解高职院校场地不足、缺少辅导的软硬件不足,吸引更多的高职院校学生参与体育,从而有利于提高高职院校学生体育素养的远期目标实现。
  
  参考文献:
  [1]韩新君.论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能力及其培养[J].浙江体育科学,2006(1):52-54.
  [2]周丽君,于可红.从文化的本质论体育文化[J].中国体育科,2005,(1):9-11.
  [3]关于大学生体育素养的思考[J].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3):76-77.
  [4]占玉珍,曾凡.培养体育素养,提高终身体育能力[J].景德镇高专学报,2005,(2):74-75.
  [5]毕献为.体育教学中应注重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J].2005,(2):57-58.
  [6]王勇慧.试论体育素养的构建[J].中国学校体育,1999,(4):60.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