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 > [烙烫画技法悟感]电烙笔烫画技法
 

[烙烫画技法悟感]电烙笔烫画技法

发布时间:2019-02-16 04:34:46 影响了:

  世间一切技艺,只要有人痴心去探究它,便没有解不开的谜。   烙烫画,利用一种金属材料加工制成的作画工具,经烧热或通电后,使烙具产生了大的热量。这种高热量的形成,能把木板之类的纤维性材质的表面,烙烫上焦糊赭褐色的印痕,或深或浅地形成了色彩的过渡层次。
  我们的祖先,正是因为发现了这种烙烫印痕的自然和谐艺术性的美,于是,便开始尝试着,把生活中美的图画模印到木板上面,然后依样烙烫,从而诞生了烙烫画艺术工艺。
  千百年来,一代接一代的烙烫画艺人,踏寻着祖先们开辟出的烙画之路,一直走到了今天。虽说途中曾出现过多次地探索与创新,并开拓性地走出了好多前人没有开辟过的路。但是,烙烫画的形式和烙烫画的工艺技法,却始终摆脱不掉那么一种在形神上看似好像披了件别人穿戴过的绘画外衣,这就很难表现出烙烫画自身的个性灵魂,至使烙烫画艺术工艺,只能成为其他艺术画类的形影和依附。
  今天,我想与所有热爱并从事烙烫画的前辈及同道们,一起揭掉这张蒙套在烙烫画身上的外衣,让它赤裸裸地显露出自身所具备的天质灵性,还原纯真朴实、高贵素雅、清淡无邪的自然本性。这正是我们这代人所要完成的光荣使命。
  要想彻底脱去烙烫画外衣的影痕,就必须首先做到,对烙烫画工具及使用材质的明确分析与探究其根源的性能。试想所有的绘画艺术,如国画、西洋画、剪纸画等这些艺术类的美感和神韵,正是完全依靠了作画工具和作画材料的各自特性的优势,再通过绘画师们的巧妙加工创作,从而创新出带有血肉、筋骨灵魂的自身面目。正像国画中的笔、墨、纸、色,正是发挥了各自的性能特点,使物能各归其主,各尽其用。
  当毛笔蘸上水、色、墨后,落笔到宣纸上时,由于毛笔内吸含了饱满的水色墨颜料,一笔之内能溶进多种绘画材料,并使这些材料混合为一体,互相渗化,各放异彩。这无疑是找到了它们之间所存在的共性原理,这种共性原理又与宣纸的吸收性能发生了奇异的变化,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绘画运作体系。
  因纸的特性善吸水分;水的特性又能溶解稀释颜色和墨;而毛笔的笔豪则能容聚大量的水、墨、色,所以说,在宣纸上使用毛笔作画,是天衣无缝、珠联璧合之作。这就形成了表现国画特征的艺术语言形式。这种绘画语言的表现形式,不用任何文字解说,人们便可一目了然地知道画师们所表现出的自然物象景、意、情完美的形神。
  今天,我们所谈的烙烫画艺术工艺,只能说是发现了烙铁与木材的各自作画特征和性能。还不能完全使这种烙烫画特征性能,形成自身的艺术语言的表达形式及自身共性原理。假如我们把烙烫工具与使用的烙烫材料个别的剖析一下,或许能捋出一点头绪。
  先说木材的特性与性能,木材的特性也能吸水,但过量的吸水后,会使木材本身变形扭曲或开裂。很明显,干燥的木材不能过量吸收水分。木材遇热后能吸进大量的高温,即使被烫烤得焦糊,也不能自行开裂或变形扭曲。这一现象,使我们很明确地认识到了木材善吸热量耐高温,而烙烫画工具,正是具有热量、高温的先天条件,从而适应了各自的共性原理。在这一点上,烙烫画工具和材料的使用方法与技巧,同毛笔和宣纸有着截然不同的表现技巧。
  毛笔是软豪的作画工具,它能吸收大量水、墨、色,然而,烙烫画工具却是用金属制成的,既不能蘸水,也不能蘸色与墨。完全靠自身发放出的热量功能,形成墨色水的表现效果。这就找到了烙烫画特异奇绝的优势,在这一点上,是任何画种所不能替代的。
  利用金属加工制作成的烙具形状,无论使用什么技法,都无法达到毛笔软柔的功能。所以,在作画时就不能任性地去强制使用,试想任何事物一旦被强制而为,其结论和效果都不能理想如愿地得到实现,有时还会适得其反。做任何事,一旦脱离和违背了自身的个性特征,就像农夫们违背了自然天时、季节规律变化一样,进行耕作,其结果就会失败。由此得知,烙烫画具有的坚硬性能,只有依靠发挥、利用这种坚硬特征功能时,才会收到理想而完美的奇效。
  利用坚硬的烙烫工具,要想表现柔软和顺、飘渺朦胧的景物时,除了变换烙烫技法和控制技巧外,没有其他方法。但是,纯靠技法、技巧来表现这些虚无飘幻的影迹,是远远不够的。那么,我们只好开动脑筋,在寻求共性的基础上,寻找它能产生热量、高温的同类物品和工具。于是,焊枪能喷火,可以产生热量和强高温;喷灯能燃烧汽油产生高温和大的热量。而这种喷放出的火,便可烘烤出木板上的深色或浅色,以及朦朦胧胧的边缘色层,使我们找到解决表现云雾飘缈的理想烙烫工具。如果发挥其各自的性能优势,就能烙烫出形式多样、粗细结合、虚实相生、浓淡疏密、苍老枯嫩、水墨淋漓的艺术表现形式。这种个性鲜明的艺术表现形式,就形成了烙烫画自身的艺术形式的语言特征。
  学习烙烫画,必须练就一手扎实高超的绘画功底,在板面上直接烙烫,或用毛笔蘸上近乎木材本身基色的颜料,运用国画中的技法,简略地绘制到木板上面,然后,发挥娴熟技艺大胆落笔烙烫。这样就能充分表现出烙烫画完美的个性。一旦形成了艺术语言的表现形式,也就找到了我们所需要探求的理想答案。
  木不钻不透,理不辩不真,艺不练不精,路不踏不平。这就是寻道的天理所在。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世间本来没有路,但是走的人多了,从而便形成了路。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