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 > 内蒙古财经大学是211吗【加快内蒙古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内蒙古财经大学是211吗【加快内蒙古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9-04-01 04:14:29 影响了:

  一、内蒙古农业信息化发展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农牧业信息综合服务体系工程建设初具规模  一是农牧业信息化试点工作成效明显。在总结五原县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全区12个盟市各选一个旗县作为试点全面推进,收到良好效果。二是以服务“三农”为目标,整合各级涉农部门的农牧业信息服务网络系统,加快推进“金农”工程成效明显。以“一网多用、农校合一”为特色,以农牧业生产全过程信息服务为支撑,以种类信息技术手段为先导,以政府监管下的各类中介服务组织为行业保障的全区农牧业信息综合服务体系正在形成。
  (二)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
  随着自治区信息通信设施的不断完善,我区农牧业信息体系建设工作有了较大进展。一是“村通电话工程”成效显著;二是“农村牧区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三是“村通广播电视工程”取得显著成绩;四是“内蒙古农牧业科技服务体系(以下简称‘96048’)” 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五是内蒙古电信业发展较快。截至2011年底,电信业务收入191.40亿元,电话用户总数2689.1万户,电话普及率108.88%,互联网普及率70.25%。2011年底,软件业务收入253648万元。
  (三)信息资源整合和开发利用效果初显
  各盟市加大对农牧业信息资源整合和开发利用力度,充分调动、发挥各级政府、电信运营企业和有关部门的积极性,积极建设统一的农牧区信息服务网站。建成开通了自治区级大型农业综合网站——“内蒙古农牧业信息网”,加强了农业信息资源数据库建设。
  (四)信息化技能人才培训及信息员队伍建设成效显著
  信息化的关键是人才。内蒙古农牧业厅信息中心非常重视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和能力建设,通过派出学习和组织自学等方式,积极安排工作人员进修和学习深造,切实加强农牧业信息化建设工程实施管理能力,应用系统的需求分析能力,电子政务运转支持能力,信息系统安全保障能力,网络信息发布和宣传导向能力等五种能力建设。目前全区基层信息员基本达到会收集、会分析、会传播的“三会”要求。
  (五)信息服务体系日趋完善,信息服务水平有了较大提高
  为适应信息化发展的大趋势,我区陆续设立了农村信息化工作组织机构,农村信息化组织系统日益健全。12个盟市农牧业局相继设立了市场信息科。目前,全区共有600个乡镇嘎查建立了农村牧区信息服务站,专兼职农牧业信息管理服务人员达到550人,农村信息员6000余人。农村信息员队伍的不断壮大,推进了农业新技术的应用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农民思想观念转变,也推动了农业信息服务水平的提高。
  二、内蒙古农牧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农牧业信息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还有待加强
  部分地区和部门领导对农牧业信息化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不高,工作力度不大。具体表现在对农牧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艰巨性、复杂性、长期性和系统性缺乏足够的认识,有的甚至还不了解,没有充分认识到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转变职能、提高行政能力的客观要求;没有充分认识到大力推进农牧业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农牧业现代化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选择,仍旧沿用传统农牧业思维和手段指挥农牧业生产。
  (二)农牧业信息化基础设施薄弱,投入严重不足
  一是由于经济条件的制约,绝大部分地区对农牧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以及政策方面的支持力度不够,致使各地农牧业息化基础设施普遍较薄弱,信息建设工作进展缓慢;二是农牧区现有的基础条件,还不能够支持和满足农牧区信息化建设的需求,有大部分农牧民都在使用民用卫星接收设施收看电视节目,有线电视在农村牧区普及率很低;三是蒙文信息资源相对匮乏。
  (三)缺乏有效的农牧业信息资源开发整合机制,信息资源共享程度低
  农牧业涉及领域广,信息涵盖宽泛,全区各级农牧业部门和涉农部门都拥有各自的信息资源。
  (四)信息发布渠道不畅,城乡“数字鸿沟”问题突出
  一是目前我区大部分盟市、旗县农牧业信息平台没有建立起来,绝大多数乡镇村缺乏网络沟通手段和终端设备,困扰农牧业信息进村入户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已成为信息化发展的巨大瓶颈;二是基层农牧业部门信息发布渠道少,媒体间在农牧业信息传播和发布方面缺乏协调配合和沟通;三是各级农牧业部门电子政务水平很低,政府和农牧业生产经营者之间网上互动办事服务还没有起步。
  (五)信息员队伍建设滞后,素质亟待提高
  信息工作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我区各级农牧业部门从事信息工作的人员在数量、结构、整体素质上都不能适应农牧业信息化的需求。一是管理人员信息化知识缺乏,跟不上信息化发展的步伐;二是基层信息服务人员计算机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普遍较低,各级农民信息员大多是兼职;三是基层信息服务人员计算机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水平普遍较低,与高科技的信息化发展不相适应;四是人员培训工作滞后。
  三、加快内蒙古农牧业信息化建设与发展的思考
  (一)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完善农牧业信息工作体系
  由于农牧业面临的新形势和农产品供求格局发生的变化,农牧业的增长日益受到市场需求的约束。为此,各级政府部门要强化信息意识,为农牧业信息化建设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加大对农牧业信息化的资金和人力投入,加强对信息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健全信息管理制度,把信息服务工作纳入政府目标管理责任制。要把农牧业信息化建设列入各级领导的重要议事日程。要注重提高各级农牧业信息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技能,努力建设一支责任心强、素质高、知识结构合理的工作队伍。
  (二)注重培养农牧业信息化人才,加强农牧业信息队伍建设
  农牧业信息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三农”服务。推进我区农牧业信息化建设,当务之急是要建立一支具有事业心和良好科学文化素质的农牧业信息技术与管理服务人员队伍和农村信息员队伍,并对他们进行计算机、农牧业网络信息技术应用知识以及农牧业信息管理发布知识的培训,提高他们开展信息服务的能力和水平。一是加强对农民上网培训,普及网络知识;二是在全区范围内普及现代农民远程培训技术,利用卫星传输,对农民进行远程培训。
  (三)加强农牧业信息化重点工程建设
  一是要积极推动“金农”工程的实施。加强自治区、盟市、旗县三级农牧业信息平台和苏木乡镇农牧业综合信息服务站的建设,健全完善农产品预警、市场监管和农村市场科技信息综合服务体系。二是要加快推进“三电合一”项目建设。“三电合一”农业信息服务模式的发展和创新,是传统媒体和现代媒体的有机结合,是政府管理与信息技术的有机结合,是跨部门领域信息的有机结合,是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的有机结合。
  (四)进一步加强各级农牧业综合门户网站建设,加强农牧业信息发布能力和服务水平
  政府农牧业综合网站是农牧业行政管理部门履行职能、面向社会提供农牧业信息服务的窗口,是政府实现政务公开、服务企业和“三农”的重要渠道,是政府了解社会舆论、实现交流互动的有效平台,在农牧业信息化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切实加强对网站建设和管理的组织领导,把政府农牧业网站真正办成开展农牧业电子政务,推进政务公开的重要窗口和开展农牧业信息服务的重要平台。
  (作者单位:中共内蒙古兴安盟委党校)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