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 > 【中国美厨娘】未来重生极品美厨娘
 

【中国美厨娘】未来重生极品美厨娘

发布时间:2019-06-12 03:51:42 影响了:

  1万元起家,16年开出60多家连锁店,哪一家不排队都难吃上。问她是否计划上市,她很平淡,“上市可以作为目标去努力,但不强求,一切顺其自然”!      2012年的一个夏夜,大女儿从美国放假回京,她激动得一夜未眠,她说,前不久去美国筹备洛杉矶的连锁店回来,倒时差都没如这般失眠过。
  17年前,她和一位四川同乡相知、相爱,并在北京组成了自己的小家庭。当时自己在北京的一家餐厅当过服务员,而后转做冷荤厨师,先生在同一家餐厅当厨师。她偶尔会和先生说起开家“夫妻店”的梦想,但当时也只是半开玩笑式的想象而已。
  可怎么也没想到第二年他们真得就有机会开了自己的餐厅,她说当时夫妻两个只能拿出1万元,但餐厅的筹备需要上百万的资金,“借”和“赊”是当时唯一的出路。她笑言,当时作为穷人的他们身边也都是些讲义气的穷朋友,你凑一万、他凑两万,空调等设备又是朋友担保赊账安装的,就这样总算筹备完成,只等着第二天的开业了。可她摸摸口袋,仅剩下了十元钱,明天开张还没买料啊,未经世事的她一筹莫展,这可如何是好?
  “我先生这个人特别智慧,而且心态特别好”,她掩饰不住内心对先生的崇拜之情。先生说:“你别急我想办法”,于是他向租店面的房东开口,借到了4万元,她赶紧拿上钱去买菜,这才有了第二天的顺利开张。她清楚的记得那是1996年6月6日,中日友好医院店,这间店对自己意义重大,不仅仅是对她的企业,对于她的人生都是很大的转折点,她到现在还能流利地背出第一家店的订餐电话6420 8118。
  从那天起,每到傍晚,眉州东坡店前的凉菜摊总会有一个忙碌的少妇,梁棣说,那就是我,她还是负责自己擅长的冷菜。也许是夫妻俩的勤劳和勇气感动了上帝、也感染了身边的朋友,他们的菜馆凭借平民的价格、正宗的味道很快打开了市场。于是第二家、第三家、第四家,每一家都水到渠成,很快占据了京城的每一个角落。直到现在,梁棣有时还会有恍然大悟的感觉,“我们怎么都开了这么多店了”?
  家常
  最近比较火的《舌尖上的中国》,梁棣反复看了很多遍,她说,其实这个片子讲的不仅仅是做菜,更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是对中国人勤劳、朴实民风的一种宣扬,表现得特别好,很多人看了以后都会产生共鸣。所以她把这部片子放到每个店里让厨师和服务员看,她发现基本每个店的员工都喜欢看,因为它带着情感,有妈妈的家常味道。
  家常之于美食是个牢靠的纽带。梁棣说她和先生的师父甘国清,以前给叶帅当过私厨,那会儿被称为军中名厨,十大元帅的伙头兵。他曾经说过:“什么叫私厨?就是说我天天就给这个家的主人做饭,要摸准主人家的口味,菜要做得可口,还不能重样,主人吃烦了,厨子就不合格了。”师父告诉他们,以前他是为军队领导服务,现在眉州东坡是为社会服务,他们也要有常客,常客不能把店里的菜吃腻了,这样餐厅可就要关门了。所以一定要把基础菜做好,然后还要花样翻新。
  梁棣夫妇一直都是秉承着这一理念在做企业,“师父也说过我们做川菜,无外乎就是鸡鸭鱼类,不贵,老百姓吃得起”。所以梁棣对餐厅的定位就是“高档菜品平民化,平民菜品精细化”。不要以为一定要卖高档的菜你这个厨师才特有本事,如果能把家常菜做好,能天天把宫保鸡丁、麻婆豆腐、鱼香肉丝做好了,就叫不简单。她说眉州东坡每年给厨师考试,第一部分一定是基础菜肴,就是考最家常的菜,占到60%的分值,创新菜式只占到40%。他们也时刻提醒自己家常是客人最需要的味道,做好“家常”,才是餐饮企业的发展之道。
  
  传统
  除了家常,梁棣反复强调的另一个关键词就是“传统”,她说,厨师做的每一道菜都要有根儿。她的微博叫@梁棣-中国厨娘,对她来说进厨房是很自然的事情,她也特别喜欢做厨师,喜欢跟厨师一起去研发菜。“我们做菜有时是传统的工艺,有时是传统的理念,有时也可能是来源于传统的灵感,但用现代的手法把她表现出来。”她每走到一个城市一定是先去农贸市场,“因为你看了菜市场,就会有很多灵感、很多想法一个一个迸发出来。也只有了解了一地的民风、一地的饮食文化,做出来的菜才会带有你的理解,菜更能有思想,有出处。”
  眉州东坡的菜谱分为三个结构,时尚的、经典的、传统的,每一层又是递进关系。每个季节推出的新菜被他们称之为流行菜,有发布会请客人来品尝,筛选出客人很喜欢的菜,慢慢就变成店里的经典菜,然后再经过一段时间跟踪市场的反应,最终提炼出来那些经得住时间和市场考验的,放到主菜谱上,成为眉州东坡的传统菜。
  
  “当然,我们研发流行菜不是说想到什么就是什么,我们是会去找源头的”。比如翻书本,书里边有哪些经典的菜,她就拿出来研发复原;还有就是家里的妈妈菜,家里百吃不厌的传统;还有就是民间的,比如四川的九大碗,其实都很好吃。“我们把这些做得漂漂亮亮的,再摆到餐桌上来就很好。”所谓的创新一定要有出处,都要源于传统。
  梁棣举了个例子,她说,鸡豆花是川菜里很经典的一道菜,但是现在很多川菜馆子不卖了。因为太复杂了,费时费工,有点像现在大家说的分子厨艺,讲究“吃鸡看不见鸡”。但是今年春季梁棣把它推出来了,几个月来发现还是有很多客人能吃得懂这个传统,所以她打算把这道菜上到主菜单上,也就是成为餐厅的传统菜。“做餐饮挣钱是一方面,还有一点更重要的是担当社会企业责任,把传统的东西传承下去,不能到我们这一辈断层了”。
  标准化
  这16年的时间,梁棣夫妻从一家小菜馆发展成为目前包括眉州东坡酒楼、王家渡火锅、眉州小吃、小渡火锅的多品牌的企业,北京的门店多达60多家。谈到连锁和标准化,梁棣说,就现状来讲,这是当下中国做餐饮的必由之路。“其实这是一个做餐饮的瓶颈”,眉州东坡从1999年就开始做中央厨房,现在已经是第三代中央厨房。做标准化这么多年来,梁棣切身的感受是很花钱,但这是做餐饮不可回避的。
  最初,梁棣也想过“外包”,但事实证明只有自己的中央厨房才能确保品质。“就跟孙中山当年说得一样,绝对不能租用军队,必须建立自己的部队,我说必须建立自己的中央厨房、物流中心。”所谓连锁店,“连的是什么?是管理!锁的是什么?就是配方!”。每个店的服务整齐划一,客人对你就会有一个认知,就像现在进麦当劳,你都知道里面卖什么,管理就是要把很多东西统一起来,形成一个企业的标志性符号;眉州目前自有配方上百种,香肠、包子、豆瓣酱、樟茶鸭等等,都是自己内部统一操作,但如果是外包,就很难去控制合作伙伴的精确配方,“外包做的跟自己中央厨房做的质量相差太大了”。
  当然,开连锁也是一个矛盾,是标准化和个性化之间的博弈。去日本看到一些馆子,夫妻两个经营,可能好几十年了,还是那个规模,还是那几张桌子。但眉州东坡目前已经做成企业化了,做企业每天就会有压力,因为每天要养这么多人,企业要发展,要给每个员工提供事业发展的舞台。“做企业跟你自己做私人老板真的是两个概念”。梁棣说,私心一些来讲,自己还是想等以后没了压力的时候,开一家私房菜馆,没有菜单,“我做什么你就吃什么。”
  精致
  熟悉梁棣的人会问她怎么比几年前瘦了很多,她说自己瘦下来一是因为工作忙累的,还有一点确实是自己刻意减下来的.“人对自己应该还是要有要求的,女人瘦一些,打扮得精致一些,别人看着舒服,自己的感觉也会好起来!”
  她对精致的追求不仅仅是作为女人方面,作为一个经营者、管理者,亦然。2005年王家渡火锅店开业的时候,她请了一个做火锅做了十几年的朋友过来吃饭。这位朋友当时被她的“精致火锅”震住了,他说:“你做火锅,这个刀工怎么这么漂亮,摆盘摆得这么好看,你可是第一次做火锅啊”。梁棣说,这都是经验,她想要一个什么状态,她就知道怎么把它表达出来。她就是不想要光着膀子吃的路边摊式的火锅,她就是要告诉消费者火锅也可以精致得吃!
  谈起自己的拿手菜,她说那一定是粉蒸肉,这个是她们家传的秘方,粉子必须是妈妈在四川做的带过来的,北京的米做不来。还必须是现做,用高压锅来蒸,做出来马上端到饭桌上,否则就达不到最佳口感。她说她一度想在店里推这个菜,但它对原料、时间、工序等诸多的要求让梁棣最终放弃了,不完美就不拿出去。
  “辣椒就是用兑窝舂出来的好”,虽然身处现代化饮食业的当下,梁棣还是一再强调,很多传统的技艺一定有坚持下去的理由,比如酸辣粉,必须是手工打粉儿才好吃,但这种粉儿只能保持一天。如果说省力省心,干粉儿来得更方便,“但那是懒人吃的,好吃的粉儿一定要当天做当天吃”。
  这些对精致的追求,有人可能会觉得是种固执,但无论对事业、对生活、对人生,精致总会让女人更精彩!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