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 > 伦敦的盛会,英国的难题|英国伦敦
 

伦敦的盛会,英国的难题|英国伦敦

发布时间:2019-06-12 04:29:14 影响了:

  当约翰?马克在1948年夏天的那个炎热傍晚点燃圣火时,他也许并不会意识到,圣火在伦敦的下一次燃起将要等待漫长的64年。从温布利球场到“伦敦碗”,从战后的获胜者再到欧洲的“边缘人”,英帝国经历几度起伏。作为“没落的贵族”,伦敦奥运呈现的不只是赛场上的激情洋溢,似乎也有几分说不清、道不明的别样情结。
  英国与德国:结一对欢喜冤家
  比起近邻英国、法国在主办奥运会上的无限风光,德国在负责组织、筹办奥运会方面的经历真可谓一波三折。在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兴起以后,世界各大国都把筹办奥运会作为彰显国力的绝好契机,同时这也是验证自身达到工业化标准、产业能力跻身世界前列的一种方式。于是,英国、法国、美国、瑞典,甚至意大利都竞相举办了奥运会,奉行“世界政策”的德国其时也正摩拳擦掌准备筹办1916年第六届奥运会,可惜一战的炮火打断了这一计划。1936年的柏林奥运会,德国队斩获颇丰,但此时的德国已是纳粹的天下,纳粹宣传机器把这说成了“雅利安人种族优越性”的明证,从而给这届奥运会蒙上了阴影。若干年后的国际奥委会直接把它定性为有史以来最失败的一届赛会。当德国人好不容易摆脱了纳粹的阴影,在1972年希望安静地组织一届祥和的奥运会时,又传来了慕尼黑的枪声,11名以色列运动员被****杀害……
  但这些都还可以忍受。不为人知的是,曾经还有一届奥运会让德国蒙受了奇耻大辱,而这与英国有关。
  还是在1948年的那个夏天,7月29日,英国国王乔治六世宣布伦敦奥运会开幕,祈祷世界重归自由、免受战火。英国首相克利门特?艾德礼也发表了友好演说,一遍又一遍地重述着和平和安宁的意义。在场聆听他们讲话的有来自59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团。如此神圣和宣扬世界团结的盛会却少了德国代表团——因为战败国身份的问题,德国和日本被禁止参加此次奥运会。
  时至今日,德国已经完成了国内重构,再度崛起为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反观英国早已失掉了“战胜国”的光环,面临国内就业、税制改革、同盟战略调整等一系列难题。英德地位此消彼长,过去逆来顺受的场景看来就不会再有了。
  2012年,就在伦敦奥组委鼓吹他们的奥运村比地中海俱乐部待遇更好的时候,德国媒体披露,并非所有的奥运村都如表面看上去那么光鲜亮丽的。有些地方的建筑条件和设施待遇甚至比不上监狱,25人共用一个厕所,75个人必须用一个花洒洗澡,更惨的是,居然还要男女共挤一个宿舍。据报道,奥运村当中的这些地方不光是厕所和住宿条件不佳,包括互联网接入、基本的医疗设施还有娱乐场所,统统都没有。而这些设施即便是普通社区也都应该是必备的。绝大多数工作人员对此表示不满,他们甚至表示,这里不是监狱,所以没有任何人应该被迫留在这里。他们当中的很多人都来自失业率极高的国家,但起码在那里,大家能得到起码的快乐,但来到英国,除了耻辱,还是耻辱。
  显然,伦敦奥组委的做法一开始就有点儿“不得人心”。虽然他们事后出来“灭火”,解释说被德媒揭露的地方位于东伦敦,属于奥运村的一部分,只不过这里住的是负责在奥运会期间维持现场秩序和清洁的工作人员,但依然未取得公众明显的谅解。其后更传出耗资2700万英镑的开幕式却因为交通等问题被砍去半小时的消息,更是让所有人大跌眼镜。人们不禁质疑起主办方的组织能力。
  “无可奈何”奥组委
  如你所知,伦敦奥组委并不是一家政府单位。它所负责的方面仅限于赛程安排、贩售票据等等,其实权力并不大。把赛会组织过程以及开幕式等大型活动出现的纰漏归结到伦敦奥组委的头上显然让它有点委屈。因为没有官方背景,伦敦奥组委所能调动的资源也就极其有限,更要处处小心,谨防招来丑闻。自其成立以来,伦敦奥组委每两个月公布一次财务状况报告,从上面可以找到自主席以下直至安保人员,每位成员的消费用款记录,包括用款时间、地点和招待项目。
  伦敦奥组委不仅手头能调来的款项不多,而且“创收”同样有困难。现代奥林匹克的运营主要靠商业赞助、电视转播和门票收入等等。但面临全欧债务危机的重重压力和种种困难,奥组委的“业绩”也是提升乏力。一旦出现亏损、经营方面的问题还是只能自己扛。
  说白了,伦敦奥组委就只是一个普通公司,能力有限,解决的问题就更有限。奥运会办的好不好,还是要看政府。
  奥运会:政府的心病
  说实话,举办出一届能让所有人都满意的奥运会不容易——也许尤其是这一届。据国际奥委会统计,本届奥运会的运营成本从申奥成功前估计的23.5亿英镑到2005年7月伦敦拿到奥运会举办权的近30亿英镑,再到2011年11月英国文化大臣特莎?乔韦尔在议会承认的33亿英镑,直至飙升到现今预计的90亿英镑。英国财政部和文化媒体运动部也早已注意到了成本的增加,这导致一些大臣已经开始大声疾呼有关官员不要为奥运会开空头支票。可由于金融危机的爆发、缺少有力的政策工具,加之大规模通胀风险,还是让举办成本最终冲高。根据目前的报道,伦敦奥运开支已超出预算的30亿英镑(47亿美元),这是1996年亚特兰大夏季奥运会(超预算147%)以来超支最严重的一次举办“事故”。
  最近互联网上流传着一份名为“伦敦奥组委不会告诉你的几件事”(Things the Olympics Won’t Tell You)的文章,文章原载于7月份的《经济学人》,经过重重改编已精简成为《华尔街日报》引述的“伦敦奥组委不会告诉你的五件事”。这篇文章的内容是有关伦敦市政府针对奥运会筹备安排的“各种”不力而引发的大段冷嘲热讽,大意如下:
  1、(去伦敦)要带上你的睡袋——因为住宿紧张。
  2、记得享受穷乡僻壤——因为要振兴偏僻小镇也是主办奥运会的预期效益之一。
  3、两年前就开始排队买票了——买票非常麻烦,有目共睹。
  4、来游玩—不要趁现在——场馆拥挤。
  5、奥林匹亚权力!嗷嗷待哺的支票——获胜选手赢得的不仅是金牌还有价值数百万美元的广告赞助。
  以上反映的只是人们对组织方的不屑和调侃,并不代表公众对奥林匹克精神的不认同。毕竟,当本届奥林匹克赛事在千呼万唤中打响的时候,人们还是乐于去欣赏这些体坛赛事的。英国政府原本希望奥运会开赛以后能够松弛一下紧张的神经,但一系列的罢工、示威行动再度搅得他们不得安宁,也把更多人的目光移向了赛场以外,这更让政府头疼不已。
  7月份英国公交公司威胁罢工,紧接着内政部工作人员也由于对裁员、薪水不满,投票决定将罢工。由于举办奥运会,伦敦对交通限行,设立的奥运专用车道不允许社会车辆、普通出租车行驶。伦敦出租车司机在国会大厦外集会示威抗议,将伦敦中心区堵了个水泄不通…为了凝聚人心,也为了暂时逃避残酷的现实,英国人奉上了一场精彩纷呈的开幕式。英国以她特有的文化魅力向世界传达出自己依然所保有的那份骄傲。它可以让007请来女王陛下从高空跳伞、也可以让“憨豆”先生模拟“火焰战车”中的情节,为的自然是提振全英上下的士气民心,当“苏格兰之花”“耶路撒冷”“我父祖之地”和“丹尼男孩”回荡在“伦敦碗”的那一刻,他们做到了。但是幻想用现时的英式文化统领全球显然是遥不可及的,无论是“哈利波特”还是“披头士”乐队都无法做到这一点。
  英国再也不是那个举办上一届伦敦奥运的英国了,60年来世界的变化令人瞩目,英国也自全球化当中获益良多,但不可能继续保有“日不落”的殊荣了。英国已经与自身的各项痼疾与困境斗争多时,要进步也必然从改造自身文化做起。本届奥组委公布的官方口号是“激励一代人”,显示出英国对于下一代的拳拳之心和热切渴望,本届奥运会虽然也反映出了英国政府的很多不足,但同时也体现了政府所倡导注重的社会效应和对历史遗产的继承。伦敦东区的奥林匹克公园与新创造出的1.6万个就业岗位都是本次盛会所带来的成就。面对英国当前服务业全面下滑、超过了0.6的基尼系数、2015年的大选等等,本届保守党内阁带领下的英国显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当7月27日那个耀眼的晚上,由204个铜花瓣组成的主火炬绚烂绽放的时候,那七名点燃圣火的青年会否想象得出下届在伦敦举办奥运的情形呢?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