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 > [对阅读教学的几点看法] 我国古代阅读教学经验的看法
 

[对阅读教学的几点看法] 我国古代阅读教学经验的看法

发布时间:2019-07-10 03:53:33 影响了: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基础。课标明确指出我们应该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确实,现在的学生阅读量太少,阅读的水平也不高,特别是农村孩子的阅读水平急待提高。教师对学生的阅读教学是不可或缺的,但应如何上好阅读教学课呢?
  一、加强字词句训练,打好阅读基础
  字、词、句是文章之根,也是阅读之本,要是一个学生连起码的字词句关都不能通过,如何打开阅读的大门呢?字、词、句就好像小孩子手中的积木,不认识一个个的零件又怎么能把积木组装好呢?这一阶段的教学是最枯燥的,是最必要的,是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都必须重视的,那么如何使字词句教学为阅读服务呢?
  1.认真、灵活抓好“听写”
  也许在很多教师眼中“听写”是并不起眼的,是比较容易的,也是所有作业中学生正确率最高的。而我却很喜欢在“听写”上大做文章,在听写中让学生根据生字词进行词语开花、词语造句、解释带点字。另外还可以让学生对几个词语进行辨析,说出其共同点和不同点,甚至还可以让学生多义字组词或多音字组词。这样简单的听写就变成了综合的字词句的检查,当然在听写之后教师要认真指导订正,因为学生的正确率不高,这样才能真正起到积累的作用。另外,还要经常鼓励学生,以免他们因遇到困难而失去信心、兴趣,甚至产生厌恶的情绪。例如:学生听写如果连续五次获得优秀,我会赠送他们一份小礼品,这样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久而久之,养成积累的好习惯。
  2.把“日积月累”升格为《我的词典》
  语文教材每一课后面都设计了“日积月累”一题,让学生对课文中的好词好句进行积累,所以,我每教完一课,都布置学生进行积累词语,并延伸到课外。其中的练习非常丰富,有造句、多音多义词、词语辨析等。那么我们还要被着骂名去帮学生选择一些课外的杂七杂八的辅导书吗?只要让学生真正利用好了身边的书就够了,何乐而不为呢?另外,我充分发挥“日积月累”收集词汇的作用,同时也把它变成《我的词典》。我在班级中让学生把自己所积累的本子订成册子,然后放在班级里的图书角,让学生进行交流。经过一段时间,面对从薄变厚的“词典”使学生们心中有了一种成就感。
  3.抓好诗词与句的训练
  掌握了字词,要是成不了句那也是“瞎子点灯——白费蜡”。在学习字词的同时也不忘培养学生写句子的训练,像造句、解释等。抓好此项工作就是做好学生句子积累工作,为阅读打下基础。古诗词其实是句子的精华,新课标要求背诵的数量和质量都不相同,并且学生对古诗的兴趣程度远远大于对课文的背诵,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也特别重视句子、诗词的讲解,如《枫桥夜泊》、《暮江吟》等古诗,文中的句子不但运用了修辞手法,还出现了各种描写方法。于是我就引导学生体会诗句的含义,体会诗中意境,让学生明白这些诗句、修辞的精妙。对于句子的教学我们充分分析修辞的作用,从句子中来分析人物的语言、行动、神态,从而了解人物的品质。同样诗词与句子的教学也是为了更好地去阅读。
  二、抓好语段教学,掌握阅读方法
  有了扎实的基本,就像有了精致的零部件,我们要学会运用。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同样有了“米”没有巧妇是不行的。那么,语段教学正好就是我们阅读的起点。可学生对语段分析的恐惧要远远大于作文,因为作文只要字数够了,不离题多远是有点分数的,可语段就不同了,特别是课外语段有些使学生无从下手。所以要让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还得从语段教学入手,下面我就谈几种语段教学的方法。
  1.“问、读、划”阅读法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当然我们不能让我们的学生盲目地去读,而是带着问题去读,带着笔去读。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在设计问题时最好要学生用文中的语言回答。学生在读划的过程中就把问题具体化了,不会一听到问题就脑中一片空白。如:在《一夜的工作》一文中我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总理是一个怎样的总理?”“课文哪些句子描写他的品质?”然后让学生在文中找答案,这两个简单的问题便使文章的脉络非常清晰了。
  “读划”是语段教学最直接、最简单的方法,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树立了信心而且养成了一种良好的读书习惯,做到了心、口、手的统一,这不是我们阅读的要求吗?而“问”又是对阅读的升级,所以,我在问的同时,也注意培养学生提问的本领。
  2.质疑阅读法
  在以往的教学中往往是老师的提问、讲解代替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这不是积累而是灌输。我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文中的一些重点语段,选择让学生来提出问题再教学的方法,具体怎样实施呢?首先选择一个语段,让学生自由朗读一会儿,然后小组讨论把问题收集起来;再通过集体讨论选取几个典型的问题,学生围绕这几个问题再次朗读;最后学生自主解决这些问题。如教学《飞夺泸定桥》的前四自然段时,我先让学生提问,他们的提问如:“为什么红军一定要从这里过呢?”“夺桥有哪些困难?”“他们怎么个飞法?”等这些问题就非常有水平。从中我们可以发觉学生已在掌握了提问的方法,也有了自己的思维,他们完全具备了这个能力,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决不能忽视任一个学生,特别是阅读本身就是一件多元化的事情,每个人阅读的收获肯定是不同的。
  阅读是一种积累,也是一门艺术。陶行知先生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我们的学生会在阅读中学会积累,在积累中学会创新,阅读教学的明天也会更加美好。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