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读后感 > 你的降压药选得合适吗? 降压药什么时候吃合适
 

你的降压药选得合适吗? 降压药什么时候吃合适

发布时间:2019-07-11 03:58:05 影响了:

  在高血压门诊,我们经常看到一些高血压患者聚在一起交流各自使用降压药的“经验“。看到别人使用的降压药较新、较贵时,一些患者就会主动要求医生也为自己换药。其实,降压药选得是否合适的标准并非新旧或价格,而是要看该降压药是否能够有效控制血压,是否能够降低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风险。那么,到底该如何选择降压药呢?
  选药最高原则:有无禁忌证与适应证
  通常,选择降压药的最高原则是有无禁忌证与适应证,如有禁忌证则不能使用,如有使用某种药物的特定适应证,则应该使用这种药物。例如,高血压伴心衰患者需要优先使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受体阻断剂与利尿剂;高血压伴冠心病则可能需要使用?受体阻断剂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中国人:优选钙离子通道阻滞剂
  如果既没有明确的禁忌证也没有明确的适应证,则应根据血压升高的病理生理学选择最合适的降压药,以达到控制血压、治疗疾病的目的。英国高血压指南建议:55岁以下的白种人应首先选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而55岁以上白种人或非洲裔黑人或南亚裔人则应首选钙离子通道阻滞剂。这样的选药原则看起来像是根据年龄与种族选择降压药,实则是考虑了与年龄、种族有关的高血压的病理生理学特征。
  年龄较小或白种人常常存在较明显的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因此,对抑制这个系统的降压药更敏感,而老年人、黑种人或南亚人则常因对钠盐更敏感、钠盐摄入量大而存在容量问题,因此,作用于容量的钙离子通道阻滞剂的降压效果则会更好一些。
  中国人与非洲裔黑人或南亚裔人相似,也可以优先选择钙离子通道阻滞剂,但很多时候需要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联合使用,才能将血压控制到达标水平。
  患者:遵医嘱终身用药
  目前,大部分医生都还不做到根据患者的病理生理学特征选择降压药,而通常只能根据个人或集体的经验选择降压药。大致,医生会遵循疗效明确、长效降压、耐受性好、保护血管4个原则为患者选药,患者可以对照看看,自己所用的降压药是否与这4个选药原则相符,并严格遵照医嘱,坚持长期用药。
  原则一 疗效明确
  1.选择合适治疗剂量,疗程足够 通常,医生会建议患者使用有效治疗剂量(1片),而不是半量或1/4。另外,用药时间应足够长,因为有的降压药需要多日服药才能充分发挥降压作用。患者应严格遵守医嘱,使用合适的治疗剂量,并且用药时间足够长。
  2.判断有效率 如果用药的剂量合适,时间又足够长,这时,测量使用降压药后的血压,若血压下降的幅度达到收缩压10毫米汞柱以上,或舒张压5毫米汞柱以上,那么,可以认为该降压药有效。
  Tips
  为了准确判断一个降压药是否有效,医生会在用药前后准确测量患者的血压。当然,除了在诊室由医生测量血压之外,患者最好也能在家中测量血压。患者在家中测量血压最好能早、晚各1次,每次至少连续测量3遍,间隔不超过1分钟。注意,早上测压时,患者应尽可能在服药前测量血压。
  原则二 长效降压
  为了确保一天的血压都能够得到控制,医生会建议患者尽可能使用每日1次服药,即可控制24小时血压的降压药。目前可供选择的药物很多,钙离子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与血管紧张素受体抑制剂等都有多种这样的长效制剂,有些价格已经非常低廉。
  原则三 耐受性好
  目前,大部分高血压还不能针对病因予以彻底根治,而是需要长期甚至终身服用降压药,因此,药物的耐受性非常重要。有的患者担心长期服用降压药会产生不良反应,以致不能坚持进行降压治疗。事实上,患者不需要过分担心降压药的不良反应。目前临床常用的降压药通常都很安全,副作用较少、较轻微。除了部分降压药常见的电解质、肾功能方面的问题,以及使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会出现血管神经性水肿外,大部分降压药的不良反应,例如,钙离子通道阻滞剂的面部潮红、脚踝部水肿,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的刺激性干咳等  患者都可以耐受或克服。
  原则四 保护血管
  不管是在医院,还是在家中,我们目前仍主要通过测量血压来判断服用降压药以后的效果。但降压治疗的根本目的是降低高血压患者发生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以及严重并发症的风险。可以通过测量血管、评估靶器官等来判断发生心脑血管并发症的风险。当然,这些评估也只能偶尔为之,因此,在选择降压药时,医生会考虑降压药对血管的保护作用。上述的钙离子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与血管紧张素受体抑制剂等都能通过扩张血管降低血压,在降低血压的同时还能够改善血管的功能,具有双重治疗作用,是降压治疗的更高选择。
  一般地说,如果患者使用的降压药是符合上述4个原则选择的,且患者又是严格按照医嘱使用的,那么,血压通常可以降低到达标水平。同时,将心血管风险降低到最低水平,还可以避免出现心、脑、肾等脏器的损伤,避免发生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与肾功能不全等心脑血管并发症。
  明白了这个道理,相信大多数高血压患者就不会在看到别人使用的降压药较新、较贵时,再主动要求医生为自己换药了。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