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发言稿 > 中国最古老的少数民族戏曲剧种_中国最古老的戏曲剧种
 

中国最古老的少数民族戏曲剧种_中国最古老的戏曲剧种

发布时间:2018-12-24 09:30:52 影响了:

  西藏藏戏形成、发展在民间,孕育、成长在雪域高原,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浓郁的乡土气息、强烈的民族风情和神奇的高原特色。它是藏族文化历史传统、民族艺术精粹的集中体现,是藏族人民引以自豪并享誉海内外的民族艺术珍品。
  
  源远流长的发展历史与艺术流派
  
  西藏藏戏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至今已有五百多年的历史。它孕育形成于藏族文化发祥的中心一一西藏的卫藏地区,后又通过来卫藏宗寺深造的僧侣和朝圣的群众,远播青海、甘肃、四川、云南四省的藏区以及邻国印度、不丹、锡金、尼泊尔、克什米尔等地区。因此,西藏藏戏是中国藏戏艺术的母体,它在向周边地域的流传中衍生出多个藏戏剧种,如青海的黄南藏戏、甘肃的甘南藏戏、四川的安多藏戏等,并对它们的形成、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西藏藏戏是在藏族民歌、舞蹈、说唱、杂技等多种艺术传统和宗教仪式的基础上,同时接受印度佛教文化和中原汉族文化的影响而发展形成的。早在公元8世纪时,藏族的民间歌舞、说唱、宗教艺术及百艺杂技表演发展到高峰,特别是各种拟兽舞、面具舞的表演艺术已相当发达,这些都为综合性戏剧表演艺术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时,印度高僧莲花生受藏王赤松德赞之邀入藏弘法,于779年在山南桑耶寺落成典礼上,将佛学教仪和苯教祈神仪式以及当地民间土风舞加以综合发展,形成了一种用以宣传佛教哲学的哑剧性祭祀舞蹈“羌姆”。羌姆的艺术特点是注重姿态和造型,讲究场面铺排,叙事性较强。它多由寺院喇嘛表演,间有百艺杂技等民间歌舞,并以众多的神鼓、法钹、藏唢呐、莽桶号、腿骨号等伴奏。跳神虽是宗教仪式,但它的表演是人戴动物面具,并随乐器伴奏跳图腾拟兽舞,已有简单的故事情节和假定性的情景和人物,初步具有了戏剧的因素。
  14世纪中叶至16世纪中叶,是藏族封建农奴制社会的昌盛期,社会政治相对安定,封建经济空前繁荣,藏族的民间文学艺术也获得了巨大发展。公元14、15世纪,藏传佛教香巴噶举派著名高僧汤东杰布(1361~1457),立志在雪域各条江河建造铁索桥,为众生谋利。为募捐集资营造铁桥,他组织能歌善舞的山南七姐妹(一说是七兄妹),建立了藏戏的第一个戏班――琼结・扎西宾顿巴戏班,戴着白山羊皮面具进行演出。汤东杰布自编自导,大胆引入莲花生时代形成的跳神舞蹈,并吸收了藏族歌舞、说唱等民间艺术,特别是“喇嘛嘛昵”说唱艺术的营养,进行戏剧化的综合创造,编演一些佛经故事或民间传说,形成了具有简单故事情节的歌舞剧。汤东杰布一生主持修建的大型铁索桥有58座、木桥60座,而在这长期修桥募捐的演出过程中,藏戏艺术也同时得到了发展,演出了一些据佛经故事改编的正戏,如《智美更登》、《诺桑王子》等。从此,汤东杰布被人们视为创建藏戏的祖师。
  17世纪西藏建立噶丹颇章政权后,藏戏随着藏文化的鼎盛而得以繁荣兴旺。在五世达赖洛桑嘉措(1617~1682)的倡导下,寺院在夏令安居修习结束的酸奶宴会中,邀集一些在民间享有盛名的藏戏班子进哲蚌寺作助兴演出,从而开创了“哲蚌雪顿”调演观摩藏戏的惯例。1652年,五世达赖率三千人代表团赴北京,觐见清顺治皇帝,曾在北京和内蒙古居住了五个月,看到不少汉、蒙、满等各民族的音乐、舞蹈、戏剧、杂技、百艺等艺术表演,受到很大启发。返藏以后,他即组织建立了西藏地方政府唯一官营性的专业歌舞队“噶尔巴”。正是由于五世达赖的扶持和提倡,藏戏在各地获得普遍支持并很快发展起来。这时藏戏开始从寺院宗教仪式中分离出来,而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
  18世纪中叶七世达赖格桑嘉措(1708~1757)时期,设立一僧三俗的噶厦政府,协助达赖处理政教事务。噶厦政府派出职管布达拉宫内务的“孜恰勒空”官员,负责组织、管理藏戏演出,包括规定、审查演出剧目等。自此以后,每年雪顿节应召戏班逐渐增多,可连演五、六天的戏,演出地点也改在新建的罗布林卡内。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各地自娱性民间藏戏班大量涌现,特别是卫藏的农业和半农半牧区,凡较大的村庄、集镇都组建了自己的戏班。这些戏班大都以本地区的乡村为戏班命名,以观众当场捐赠钱物作为演出收入,基本上属于群众自娱性班子。但也有一些戏班的建立,受到地方领主或寺院高僧的扶持,其演员大都信奉藏传佛教,所演剧目、表演仪式以及演出时间等具有很强的宗教色彩。更有一类完全由寺院喇嘛组成的寺院戏班,除少数由有家室的喇嘛色钦滚作专职演出外,其余大都是由喇嘛自己业余组织起来,在过节时于林卡中演出与佛经有关的宗教故事剧。
  20卅纪上半叶十三世达赖土登嘉措(1876~]933)时期,雪顿节藏戏演出已形成一定规模,每年固定有来自不同地区、具有不同风格的12个著名藏戏班子和艺术表演团体云集拉萨,参加一年一度的雪顿节演出。这12个艺术团体是4个蓝面具戏班、6个白面具戏班和2个小型的带有戏剧性质的表演团体(一是希荣仲孜,即曲水的希荣地方野牛舞团体,二是工布卓巴,即工布地方的单人鼓舞)。这12个艺术团体在自己的头人贵族或寺院活佛高僧的支持下,每年都要集中到拉萨,为达赖喇嘛和噶厦官员及广大僧俗群众献艺竞技。在当时,这既被看作是一种难得的殊荣,又是一种被规定必须承奉的戏差。届时噶厦机关放假,停止办公,全体僧俗官员集中在罗布林卡陪达赖喇嘛看戏。每天中午时分,噶厦设宴招待全体官员,席间要吃酸奶子。藏戏演出时,罗布林卡破例敞开大门,农牧民群众,各阶层僧俗,包括朗生奴隶、妇孺翁妪,皆可进去看戏。
  通过雪顿节这一藏族特殊的节日,西藏藏戏从原来只能演出剧目片断发展到演出整本大戏,从最初少数几个基本唱腔发展到比较定型化的近百种唱腔,从早期模拟生活式的简单表演发展成以唱为主兼有诵、舞、表、白、技、艺等各功的程式表演,逐渐使藏戏衍变成为歌、舞、剧三位一体的综合艺术。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后,党和政府对藏戏采取了积极的保护措施。在民间藏戏演出活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又于1959年组建了西藏藏剧团,成为藏
  戏有史以来第一个隶属人民政府管辖的职业藏剧团。几十年来,西藏藏剧团创作、演出了许多优秀剧目,如《文成公主》、《朗萨雯波》、《卓娃桑姆》、《诺桑与云卓》、《汤东杰布》、《八思巴》等,并携剧目进京参加了第一、二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还曾远赴美国、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加拿大、瑞典、奥地利、日本等国及中国香港、澳门地区演出,显示了藏戏在中国和世界剧坛上的重要地位和突出价值。
  西藏藏戏在漫长的流传过程中,由于各戏班所处地区自然条件、社会习俗和民间艺术传统等不尽相同,加之各班演员师承有别,致使藏戏分化成基本以戏班为中心的不同艺术流派,其中主要是白面具戏和蓝面具戏两大艺术流派。   白面具戏因剧中的“温巴”(渔夫或猎人)戴白色山羊皮面具,故称“白面具戏”,又称“旧派”。白面具以原色白山羊皮毛制成,脸部呈平面,眼睛、嘴巴按形雕空,画上或嵌上白眉毛和上唇八字形白色胡子,鼻子以侧面剪影突起一块,用山羊毛制成下巴上的白胡子和满头的白头发。满头白发表示老年人长寿无恙、青壮年广识富足,白色象征纯洁、温和、善良、慈悲、吉祥和毫无害人之心。额部涂(或镶嵌)日月徽记,一方面以为美饰,另一方面是佛学上福泽、智慧二“资粮”的象征。白长虬髯象征男性美仪,螺制耳环则是沿袭圣者汤东杰布的饰戴。
  白面具戏保留着西藏藏戏最原始、古朴、粗犷、稚拙的艺术风格。关于它的孕育萌芽时期和形成时期有多种说法,普遍认为孕育萌芽于公元8世纪,形成于公元14、15世纪,发展于公元17世纪。后因受到五世达赖的重视和扶持,产生了琼结・宾顿巴、盘纳・若捏嘎、雅隆・扎西雪巴、尼木・台仲巴、吞巴・伦珠岗和堆龙-朗孜娃六个著名的白面具藏戏班子,被规定为每年参加雪顿节演出的主要团体,所演剧目主要是《诺桑王子》及其片断。其中的琼结・扎西宾顿巴戏班,是汤东杰布创建的第一个藏戏班,它的出现,标志着西藏藏戏漫长孕育期的结束和剧种的初始阶段。因五世达赖的家乡在琼结,又因扎西宾顿巴是最古老的戏班,所以雪顿节藏戏班进行表演时,它总被排在第一个领头表演,演出《诺桑王子》的开场仪式。
  蓝面具戏从白面具戏直接发展演变而来,又称“新派”。“蓝温巴”意指渔夫、猎人的脸被湖水映成蓝色,故称“蓝面具戏”。蓝面具品种较多、形制独特,其绘制、配色和装饰都比较精美,形象造型古朴、夸张。蓝面具比白面具略大,脸部以硬质布板或呢料制作,上贴裱蓝底花缎,缎上镶金缀花,头顶上有个箭头状的装饰物,画以“喷焰末尼”图案,象征财运昌隆。下接两边沿头形到两耳前,有一半圆的装饰圈边,亦镶有金花缎,圈边缎带左右两头吊以红、蓝二色丝穗。额头上有一金色的圆日和银亮的月牙徽饰,下巴和两颊外沿装饰有白胡子。白胡子、白眉毛和头顶上的箭突装饰物,均按汤东杰布形象造型。面具的蓝底色,也与汤东杰布兼有善、怒两种面相,脸膛呈紫红、深棕色近于青蓝有关。整个面具包括轮廓造型、眼、眉、鼻、嘴等,由八种吉祥图案巧妙构成,如脸型象征宝瓶;嘴、眼、眉、唇、两颊和下颌处合起来为八瓣妙莲;两耳戴的是菱形孔格花纹的吉祥结“巴扎”;头顶上日月徽饰具千福金法轮,也表示日为福德、月为智慧的二“资粮”;鼻尖上戴的螺贝流苏为右旋海螺;额头上分向两边的装饰金丝缎带孤形冠额,表示一对金鱼;“喷焰末尼”图案下边向上的狗鼻子花纹,表示右旋白伞盖头顶箭突物上以宝贝堆成的冠髻及其后边的彩缎宽披带,象征胜利宝幢。
  15世纪中叶,汤东杰布将白面具戏带回到自己的家乡主庙迥・日吾齐寺,创建了迥・日吾齐巴戏班(即迥巴藏戏班),他将白山羊皮面具加以装饰改为蓝面具,又在白面具戏表演的基础上,结合本地歌舞、杂技和古老瑜伽功术等编演了佛经故事《智美更登》,由此形成了蓝面具戏。汤东杰布带领迥巴戏班四处演出,用募捐得来的财物,在雪域高原的大江大河上兴建了百余座桥梁,蓝面具藏戏也从此流传到西藏各地。迥巴戏班上承白面具戏古老传统,下启蓝面具戏的江嘎尔、香巴和觉木隆三大藏戏班,形成四大蓝面具戏班共领藏戏剧坛风骚的局面。迥巴藏戏的表演,将宗教祭祀与古老杂技糅为一体,既保持了藏族最为古老的发声唱法,又开创了新颖华丽的蓝面具藏戏风格,在藏族群众中享有很高的声望。但在蓝面具四大藏戏班中,最为著名的当属觉木隆戏班。它虽然建班较晚,但因善于吸收各流派之长进行艺术创新,逐步形成自己一套丰富的唱腔,以唱腔新颖丰富、韵调婉转动听、武功特技高超、善作世俗戏表演而称名。蓝面具戏在长期流变过程中,逐步形成人、神、鬼、灵(动物)同场合演,宗教剧、面具戏和广场戏相结合的独特艺术形态,具有古老神奇的韵致风采。所演剧目也大大超出白面具戏只演一个《诺桑王子》且多数只演其片断的范围,发展为可演出多个大型剧目。
  
  丰富多样的演出剧目与艺术形态
  
  西藏藏戏的演出剧目,既有文人作家的案头文学创作,也有民间艺人舞台实践的作品,它是数千年藏族人民智慧的结晶,蕴含着极为深厚的藏民族传统文化,是研究西藏古代社会、历史、民族、宗教以及人文各学科不可多得的百科全书。藏戏的剧本形式,源于“喇嘛嘛呢”说唱本,现在民间仍保留有说唱文学本形式,有木刻本和手抄本。西藏藏剧团成立后,将适于广场演出的说唱本,发展为能在现代剧场演出的舞台本,实现了叙述体说唱艺术向代言体戏剧的转变。
  藏戏剧作是藏族文学的一个高峰,具有抒情与叙事兼擅、文雅与通俗兼备的文学风格。藏戏剧作基本属于表现戏剧,长于在叙事中抒情,而抒情又是通过叙事体文学结构和演员的叙述韵、白得以实现。其故事情节以一根主线贯穿全剧,辅以一两根副线穿插其间,通过激烈的戏剧矛盾冲突和复杂的人物情感冲突,逐步展开曲折的故事情节。藏戏的文学语言既重音律又重意境,运用了许多藏民族的格言、谣谚、成浯和寓言,其语言优美、生动、简明、准确、流畅、自然,富有诗情画意,保留了藏族古代文学语言的精华,民族色彩十分浓郁。由于剧中语言大都是经过加工提炼的大众语言,不仅文词语汇丰富,而且有很多形象化的比喻,因而对读者和观众产生巨大的艺术感染力。
  藏戏剧目主要取材于历史故事、民间传说、印度文学、佛经教典和世俗人情,这些剧目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所反映的社会历史内容非常广阔,大致可分为历史传说剧、民间故事剧、人情世态剧与佛经故事剧等。由于藏族信奉佛教,剧目内容普遍带有神话或宗教色彩。藏戏的演出剧目,虽深受宗教文化的影响,但对藏族社会历史生活形态及藏族传统文化却有着丰富而独到的反映,同时也渗透着历代藏族人民美好的感情和愿望。
  西藏藏戏演出剧目有30多个,但有一些剧本现已流散失传,仅存名目,或略知故事梗概。较为知名的有“八大藏戏”,即《文成公主》、《诺桑王子》、《朗萨雯波》、《卓娃桑姆》、《苏吉尼玛》、《白玛文巴》、《顿月顿珠》、《智美更登》,它们是藏族古代戏剧文学的经典之作,数百年来常演不衰。
  西藏藏戏代表剧目《文成公主》,原名《甲萨白萨》,叙述吐蕃王松赞干布迎娶唐朝文成公主(甲萨)和尼泊尔公主(白萨)的故事。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在历史上实有其事,其基本内容在1388年成书的《西藏王统世系明鉴》中已有记述。剧作根据这一基本史实,又增加了一些民间传说和艺术想象敷演而成。写公元7世纪中叶吐蕃政权建立后,藏王松赞干布为迎娶唐文成公主,遣使臣禄东赞到唐朝都城长安求婚。禄东赞在长安以自己超群的才智,在“五试婚使”(引线穿珠、杀羊鞣皮、马驹认母、辨认树根、教场选主)的比赛中,力克 财国波斯、军国格萨尔、强国鞑靼、佛国印度等四国求婚使节,最终赢得求婚的胜利。文成公主携带中原先进文化和生产技术入藏,大大密切了吐蓄和唐朝的关系,成为藏族和汉族人民友好关系史上的一段佳话。该剧虽是一出历史剧,但却赋有浓厚的浪漫主义喜剧色彩,剧作不仅歌颂了藏汉两族人民的友好团结,而且通过禄东赞的聪明才智,充分反映了藏民族的自尊心和自豪感。西藏藏剧团在演出这一剧目时,以优美动人的故事情节、色彩斑斓的舞台画面、独具特色的技巧表演和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使藏戏这一古老传统艺术得以发扬光大。
  藏戏继承了藏族古老悠久的历史文化,与藏文化有着深远的历史渊源关系。藏族的音乐、舞蹈、诗歌、说唱以及杂技中的艺术精华,全被藏戏所吸收、借鉴,成为藏戏表演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譬如“岭仲”格萨尔故事集体说唱形式,被吸收到藏戏表演中,即由戏师讲解剧情,演员站成半圆的队形轮流出来表演,其他演员作帮腔伴唱与伴舞;藏族民歌曲调“达仁”(长调)、“达通”(短调)被广泛运用于藏戏的演唱中,成为藏戏的主要声腔曲调,甚至其“仲古”演唱方法(一种高难度演唱技巧,要求演唱自然流畅、声音清晰,尤其换气须不露痕迹,声断而气不断,表现为独特的装饰颤音),也构成藏戏表演的一大特色;藏族民间舞蹈“阿卓”、“热芭”、“堆谐”、“果卓”、“弦子”、“牦牛舞”等,亦皆被藏戏广收博纳,成为藏戏塑造戏剧人物、渲染舞台气氛的重要手段,藏戏中“甲鲁”、“温巴”的许多舞蹈身段,即是从古代藏族宗教的民间祭祀仪式舞蹈中吸收而来。
  藏戏集藏族民歌舞蹈、说唱念诵、百艺杂技以及宗教乐舞等各种艺术手段之大成,有面具戏、宗教剧、广场戏、舞台剧等多种戏剧形态。就艺术本体说,它具有凝炼广博的综合性,象征夸张的程式性,善恶分明的情感性,鲜明深刻的思想性;就审美特性说,它将程式化与生活化、歌舞性与戏剧性、自由时空与固定场景、集中简约与丰富多样融合为有机整体;它是以博大的襟怀,兼融古今、新旧、精粗、文野、巧拙于一身,成为古老而独特、自由且规范的戏剧文化。
  藏戏舞台艺术,具有原始、质朴、雄劲、豪迈的艺术风格。其演出场所是传统的广场戏与现代舞台剧相结合,最大限度地保证了演员与观众的近距离直接交流;其表现形式是人戏表演与戴面具表演相结合,并可直接穿插民间歌舞、杂技百艺等调节剧场气氛;其表演手段有异彩纷呈的唱、舞、韵、白、表、技六技,具有高难度的形式技巧;其面部妆扮是古老丰富的面具与简单涂面化妆相结合,面具造型夸张、瑰奇,赋有宗教神圣与艺术审美的双重品格;其舞美设计具有夸张、凝重、古拙、神秘、象征等艺术特点,是广场演出的自由时空与部分固定场景的结合。
  西藏藏戏的演出形态,基本是广场戏。民间藏戏主要在广场和草地上演出,一般是在场地上栽一棵树,表示舞台中心,树身包扎彩纸,上挂汤东杰布画像,周围供奉神水和放置道具,再平扯几个帐篷当顶篷,演出时观众围坐四周或三面,演员居中表演。演出时间可长可短,短则几小时,长则连演数天。这种走江湖式的广场演出,适应了西藏地广人稀的自然地理环境和农牧经济的特点,至今仍保留在民间。新中国成立后,虽然专业剧团将广场戏发展成舞台剧,但仍带有较强的广‘场演出特点。演出场地是真正的“空台”,剧中的时空环境及其转换变化,都没有客观实体的呈现,而是以演员的说唱和虚拟表演,并结合部分生活化动作、简单的象征性道具,配合观众的想象创造出来。
  由于是广场演出,因而要求演员的唱腔特别高亢嘹亮,舞蹈动作特别豪放粗犷。据说有的演员的唱腔,室内可声震卷轴挂画颤动,室外可传闻四、五里;还有演员表演的“拍尔钦”舞蹈,可旋身绕场转舞,有轻如飞燕、疾若惊鸿之态。正是因为藏戏具有这些演出特点,才使远距离的观众能够听得真、看得清,成为广场戏得以存在的客观基础。同时由于演员与观众同处在一个平面空间,而且相距很近,便于形成双向交流的格局和戏剧时空的自由转换。这种双向交流,使演员的表演激发了观众的思维、想象和兴致;同时又反作用于演员,刺激了他们的表演热情和创作欲望。可以说,广场演出最大限度地发挥了演员和观众直接交流这一戏剧效应,使他们进入了共同创造的艺术境界。
  藏戏演出的结构体制,有开场、正戏和结尾三段不可分割而又比较完整的演出格式。
  开场,藏语称为“温巴顿”,意为猎人净场,即身着猎人装者(初叫“阿若娃”,后称“温巴”)手持彩箭首先出场,净地并高歌祝福;其次是“甲鲁钦批”,即太子降福,身着太子装者(“甲鲁”)登场,象征给观众带来福泽;最后是“拉姆短嘎”,即仙女歌舞,数名着仙女装者(“拉姆”)翩翩起舞,表示仙女下凡,与人间共享欢乐。这就是藏戏开场的序幕,其目的一则压台脚,使观众聚拢并安静人坐,二则让演员亮相同时介绍剧情。有的民间戏班演出,开场前还要举行神秘、庄严的“煨桑”祭祀仪式。
  正戏,藏语称为“雄”,意为上中下的“中”之意。“雄”是通过剧情讲解人――戏师,用连珠韵白逐段诵念剧情,介绍演员出场表演。在实际演出中,戏帅既是编剧、导演,又是讲解人和演员。戏剧情节的详略、艺术形式的取合以及演出时间的长短,则全由戏师一人掌握。如《诺桑法王》翻译成汉文有11万多字,实际演出中很难一概照本宣科,于是戏师在排练时,就可根据剧目内容、情节结构和实践经验、观众反映等,做出自己的增删取合判断,或析出重点加工,或压缩放人讲解,或节删剔除略过,或重作更新创造,皆由其单独决定。演出时间亦由他作灵活处理,既可完全照搬原本连演两三天,也可挑选精彩片断只演出一两个小时。这样处理的结果,当藏戏演出至必要时、关键处,就可集中运用唱、韵、白、表等程式技巧,使之充分展开、发挥;而在说明性、过场性的地方,则可精缩简化、点到为止,如蜻蜓掠水,一带而过。于此亦不难看出,这正是藏戏对说唱艺术之纵横捭阖、挥洒自如传统的发扬继承。
  正戏的演出格式比较特殊,演出时演员围成半圈站立,轮到自己表演时即跨出行列,进入角色演戏,而包括戏师在内的其他演员,则都要为其伴唱伴舞。演出基本上采取戏师介绍一段剧情,接着剧中角色出来演唱,然后台上所有人一齐起舞或表演技巧的格式,如此循环不已。演出不分幕次,实际上剧情讲解和伴唱伴舞就起着分幕的作用。由于戏剧情节是由戏师贯穿讲解,演员们就可以专心于演唱或技巧表演,加之同台演员的帮腔伴舞,以及一些杂技或滑稽表演的穿插,场面显得格外生动活泼。
  结尾,藏语称为“扎西”,意为吉祥,是正戏演完后的祝福迎祥仪式,由演员唱歌跳舞,祝福观众吉祥如意,同时接受观众的捐赠,最后将树推倒,并念经表示闭幕。如《诺桑王子》的演出,演至诺桑王子继位登上宝座,文武百官朝贺结束。这时戏班作集体歌舞,祝福观众大吉大利、万事如意,并向观众募捐。
  西藏藏戏是我国藏族灿烂历史文化的杰出代表,也是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的宝贵精神财富。它在中外戏剧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是中国乃至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藏戏艺术以其鲜明的民族特色和艺术特征,体现了藏民族深厚的历史、文化传统,反映了藏民族的思想感情、审美趣味、宗教信仰和习俗习惯,表达了人民的思想、感情、意志和愿望,成为藏族人民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它不仅是藏族人民认识历史、塑造自我的重要手段,而且具有沟通心灵情感、增强民族凝聚力的社会效应。它以丰厚的文化积淀、特有的艺术风采,完成着自娱、娱人和高台教化的历史使命,在人类进步的发展历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