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发言稿 > 失落的“母题”|母题
 

失落的“母题”|母题

发布时间:2018-12-24 09:36:10 影响了:

  1932到1936年间,美国印第安纳州立大学教授斯蒂斯・汤普森(Stith Thompson)经过数年的艰苦工作,完成了六册《民间文学母题索引》,提出了母题的概念。所谓“母题”就是指民间故事、神话、叙事诗等叙事体裁的民间文学作品内容叙述的最小单位,更准确地说是指那些在民间叙事作品中频繁出现的情节因素,这种情节因素可以是一件东西(魔棍)、一种行为(一次考验)、一种人物类型(巨人)或一种结构特点。
  母题具有世界性的特点,世界各地的人们虽然有着不同的肤色、体制、语言文字、文化传统、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但却传承着大致相同的神话、民间故事、游戏和仪式等。这些基本相似的叙述形态就是“母题”。只是,不同的文化会随时随地添上的枝叶细节,无论变得多么面目全非,但剥去枝叶,仍旧可以看出它们具有相似的母题。
  为什么有着巨大差异的人们会创造出相似的母题呢?这个课题受到许多学者的关注。一个好的故事往往擅长对母题的运用,这使得叙事性的文学作品能够在变化中保持内在的稳定,容易被读者接受。随着现代媒体的发展,母题已经不仅限于文学创作中,无论是电影、动漫、游戏,当技术的光环逐渐褪去,回归其本位之后,人们发现,虽然语言表达方式正在由文字向视听转换,但叙事仍旧是成败的关键。
  
  一
  2008年暑期,梦工场的动画大片《功夫熊猫》在全球热映,掀起了一股中国风,也引发了不少国人的非议,很多观众觉得这部电影非常好看,也有人痛斥此片剽窃甚至亵渎了中国文化。一部有着浓郁中国特色的动画电影竟然是出自外国导演之手,无疑是给我国不景气的动画事业雪上加霜,令许多人心里很不是滋味。但无论如何都不能否认《功夫熊猫》的确是一部成功的电影,虽然剧情有些简单俗套,但浓郁的中国画风、精湛的武术设计、幽默诙谐的搞笑片段已足以吸引观众的眼球。如今这股“熊猫热”已经渐渐冷却,梦工场在赚足票房之后已经开始投拍续集,我们也应该冷静下来用理智的眼光重新解读这部影片。
  如果说迪士尼动画电影《花木兰》的确是“篡改”了中国故事,《功夫熊猫》则表现出对中国文化的绝对尊重,影片的故事发生地已然就是中国本土,云彩、山峦、树木花草等背景均采用了中国山水画风格,飘渺中透着灵动;从建筑造型、庆典仪式到服饰、饮食、器具、人物、音乐、语言、书法,整部影片就好似一个中国民俗的大展台,绚丽多姿,令人目不暇接。然而,笔者认为将物质民俗和民间风俗用电影语言展现在观众眼前,只是影片的手段,影片的高妙之处却在于内容上采纳了古老的民间叙事的母题,这部电影故事的主体部分讲述了少年熊猫拜师学艺,和师傅之间由误会、不认可到相互理解、尊师爱徒学成本领的过程,“师傅”无疑是贯穿影片的核心人物,“拜师”或“神仙师傅”这一母题在这部影片里得到了重新演绎。
  提到神仙师傅,就不得不提到我国古典名著《西游记》。《西游记》的故事曾被数次改编成电影、电视剧、动画片,人们对花果山、水帘洞、大闹天宫、西天取经、降妖除魔等故事情节耳熟能详,但对孙悟空的师傅――菩提祖师,一些没看过原著的人恐怕都想不起他的名字和模样。这是因为每次改编都将悟空拜师这部分情节略去或仅用较少的笔墨一带而过,没有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西游记》不愧是鸿篇巨著,它的每一个人物设置、情节构思,都表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每个情节背后又不知隐藏着多少故事。比较一下《西游记》和《功夫熊猫》的拜师学艺情节,就会发现它们出自同一个母题。
  1、 仙师:《西游记》里菩提祖师,是孙悟空一生中第一个关键人物。他隐居深山,不露头脚;虽法力无边,却是无人知晓;飘然出现,后来又不见踪影。那么此人究竟是谁?至今仍无法找到准确的答案。《功夫熊猫》中乌龟大师神秘莫测,貌似无为却洞悉一切,在关键时刻选定少年熊猫阿宝为神龙大侠,之后却在漫天飞舞的花瓣中仙逝。正是他,改变了阿宝的命运,奠定了英雄故事的基础。而那位小熊猫师傅,只是乌龟大师的执行者。
  2、 孤儿:《西游记》里的孙悟空,从石头里生出,自然无父无母。《功夫熊猫》里阿宝虽然有位卖面条老爸,但谁都看得出来那只鸭子决不是阿宝的亲生父亲,那么阿宝身世究竟如何?这显然是影片故意留下的一个伏笔。
  3、 命定:乌龟大师凭什么会选中熊猫?难道仅仅是偶然,答案是否定的。《西游记》里那只猴子漂洋过海,历时数年寻访仙师,当他拜在菩提老祖座下时,老祖说:“入得我门,为十辈小徒。”他门中排辈是“广大智慧真如性海颖悟元觉”,悟空是“悟”字辈。但在之前书中没有对这老祖做一字交代,之后却又无一字补叙。菩提消失的无影无踪,神秘到仿佛他一直在那里等待这只三百余年后撑着竹阀度海的猴子……正像乌龟大师所说“从来没有意外”,一切都是前世的因缘,今生的注定。一如在古老的神话里,英雄总是无法逃脱自己的宿命,必定会担当起常人无法承担的重任。
  4、 笨徒:在所有的弟子中,那位将成为超级英雄的人物一定是最丑最笨的,这一点熊猫和悟空如出一辙。那孙猴相貌丑陋,打坐时毫无片刻安静,还时时抓耳挠腮、癫狂不羁,举止言谈有失体统。熊猫阿宝则浑身肥肉、好吃懒做、笨手笨脚,众师兄、师姐避之唯恐不及。
  5、 潜能:孙悟空是天产石猴,集自然之灵气于一身,看似癫狂,却能领悟师傅真言,与师傅心意相通。正因为如此,他才能得师傅真传。菩提大师只用了三年功夫就使悟空学会了长生不老术、七十二变和筋斗云的本领,这为悟空后来大闹天宫、降妖除魔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样,表面上又傻又笨的阿宝由于平日里对美食的热爱,早就练就了一幅超常的眼力和练武的基本身体技能,这种潜能被小熊猫师傅发现并加以训练,使得阿宝能在短期内迅速学会了克敌制胜的本领。
  神仙师傅的母题在世界各地的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中都有所体现,吴承恩写《西游记》时中外文化还少有交流。英雄故事在少年成长初期经常出现的两个母题是:一是作为一个无名的弃儿成长起来;二是师从一个隐居的道士。这一点在中国各民族的故事中都有所体现,比如蒙古史诗《江格尔》和家喻户晓的《花关索传》。学者对中国神话、故事的研究也显示出汉族和少数民族在长达四个多世纪的时间内使用着相同的叙事方式。吴承恩自幼喜欢读野闻稗史,熟悉古代神话和民间传说,不少故事情节都驾轻就熟地运用了中国民间故事母题,有着深厚的民间俗信背景。也正因为如此,《西游记》的故事历久不衰,并且随着时间的流逝更加显出美丽的光彩。
  在中国几乎行行都有自己的祖师,由于中国功夫在全世界的影响,中国师傅也以其特有的魅力闻名遐迩。从语言学的角度, “师傅”一词显然比现代意义的“教师”有着更为深刻的内涵。现代社会中教师通常是指在教学机构传授知识的人群,教师和学生遵从体制的规定形成教与学的关系,教学是一种职业,虽然教师颇受人们的尊重,但其承担的责任和所具有的威严却远不及师傅。师傅不仅负责传授技艺,还代表着“师门”的形象和尊严。师徒之间讲究缘分,至今中国太极等武术门派仍然有“关门弟子”的说法,关门弟子是真正进入师门的徒弟,惟其如此,方能得到本门真传,“关门”之后,师傅就不再接纳其他徒弟。徒弟一旦进入师门,就会将师傅当成自己的亲人,确切地说,“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是形容师徒关系而不是现代教育机构师生关系。师傅一旦收徒,就不仅要对他的学业负责,更要对他的人生负责,《西游记》的菩提祖师和《功夫熊猫》的小熊猫师傅都是善于发现弟子的潜能,因材施教高手。还有一点也很重要,那就是无论师傅还是徒弟,在特定的情况下为了维护师门的尊严和正义,都可以牺牲自己的生命。
  也许正因为这样,梦工厂并没有用“Teacher”或“Master”之类的单词代替“师傅”这一称谓,而是直接使用了“师傅”的音译,对待 “乌龟”、“功夫”等词也是如此。随着国际交流的加深,语言学的研究方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语言背后隐藏着民族的历史和秘密。人们发现,一个民族语言中的某些词汇如果翻译成另外一种语言,就会失去它原有的一些涵义,如果要真正了解一个民族文化,就一定要懂得它的语言。随着外语水平的提高,各国人们在交流中人们更多地直接使用外来词汇,甚至将外来词汇添加到本民族语言中,产生了新的语义。例如随着日本动漫对世界影响的扩大,在中国已经派生的一系列视觉符码和ACG专用语言表述系统,开始左右我们这个时代的行为方式和审美意趣,而这些流行于青少年当中的ACG用语大多数都直接采用了日本词汇,如“萌”、“大好”、“残念”等等。
  《功夫熊猫》中对“师傅”一词的处理表现出中国文化对世界的影响。也可以看出梦工场对中国素材的运用已经不仅仅停留在表层的形式,而是有着更为深层的把握。熊猫阿宝的身世究竟是怎样的?他在完成了拜师学艺、铲除师门败类、维护师门尊严的任务之后还会有哪些故事发生?精明的梦工场是不会放弃到的民间叙事传统中继续挖掘宝藏,古老的叙事母题在精湛的现代技术的包装下,必将还会有精彩的演绎。
  
  二
  提到国产动画片,还是不得不提到古典名著《西游记》。《西游记》是迄今为止我国改编成动画片次数最多,也最为成功故事题材。它为何具有永不衰竭的魅力?笔者认为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西游记》的故事中蕴含了大量中国民间叙事母题,石生人 孤儿、神仙师傅、水中寻宝、具有超凡能力的助手、英雄业绩等母题经过吴承恩妙笔生花的创造,勾勒出一个惊天动地的魔幻故事大构架。不仅如此,这个长篇故事的每一处几乎渗都透着中国民间信仰和民间风俗,由于本文篇幅有限,仅举下面两例。
  《西游记》中的主要人物,除了唐僧师徒四人,还有那匹不辞辛苦,一路驮着唐僧奔赴西天,又驮回经卷的白龙马。这白龙马原为西海龙王之子,依五行之说,西方色白,龙分五色,西海潜白龙。此外,龙马河图,是关于中国文化发轫开端的神话,相传伏羲之时黄河出现龙马,马背旋毛如星,组成一幅图,伏羲籍此而创八卦。在《西游记》中,如来将真经颁于东土,前去取经者各有来历,均非凡人,而那经卷,必须有白龙马去驮,方显经之真、卷之珍。
  我国民俗谷雨防治蝎灾,有贴雄鸡画像,以鸡避蝎虫之害的习惯,所贴雄鸡即天上的昴日鸡神。《西游记》第五十五回,孙悟空、猪八戒敌不过蝎子精,观音让悟空去请昴日星官,书中描写,昴日星官变成一只双冠大公鸡,对着蝎子精一叫,那蝎子精就现出了原形:一只琵琶大小的蝎子。大公鸡再叫一声,蝎子精浑身酥软,死在山坡。
  可以说,《西游记》是中华传统文化沃土培育出的奇葩,对传统叙事母题出神入化的运用使这部名著长久以来熠熠生辉,成为动画片永不过时的创作源泉。可惜的是,目前国产动画片对《西游记》的改编仅仅停留在对对原故事照搬照抄的层面,没有去挖掘故事背后潜在的叙事母题,这正是国产动画片故事性缺失的深层原因。只要英雄的本色不变,那么不管承担重任的是一只猴子,还是一只熊猫,又有什么关系呢?毫无疑问在这一点上梦工场确实走在了前面。
  在对叙事母题的运用方面,我国另一部成功的动画片《葫芦娃》做出了表率。我国很多地区的创世神话中,都有葫芦生人的母题;具有超凡本领的好汉兄弟,也就是而数位兄弟各自有着千里眼、顺风耳、驾驭水火、上天入地等本领,团结一心战胜强有力的对手的故事也在民间广为流传。《葫芦娃》巧妙地将这些情节贯穿于叙事当中,情节设置环环相扣,成为国产动画中不可多得的精品。
  近年来,为推动国产动画片的发展,诸多人进行了不懈的努力。这其中包括艺术表现形式上的探索,水墨动画片《夏》和皮影动画片《桃花源记》尝试用数码技术去表现中国故事和元素,获得了很好的评价,但在叙事上却没有大的进展。中国动画创作要取得突破,故事是关键,我国是一个民间故事宝库,丰富的民间叙事作品中蕴含着大量的叙事母题,然而令人遗憾的是,比起西方国家来,我国的民间文学搜集和研究工作起步较晚,因而长久不为世人所知。至今在我国做民间文艺研究的人,都没有中文版的《民间故事类型索引》和《民间文学母题索引》。难道我们只能继续等待?国内的动画创作者当然不必等到这些文献的中文版出来以后再去进行创作,既然西方的动画可以利用中国素材,中国动画创作当然也可以参考西方的文献。汤普森的《民间文学母题索引──民间故事、歌谣、神话、寓言、中世纪传奇、轶事、故事诗、笑话和地方传说中的叙事要素之分类》,内收母题总数超过了两万条,其中不少母题都可以在我国民间叙事中找到。至于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索引,比较重要的是华裔美国学者丁乃通的《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索引》,现也有了中文译本。只要创作者能够认识到母题在动画创作中的重要性,能够有意识的去挖掘、运用它们,相信国产动画在经过艰苦的探索之后,终究会在故事层面上取得进展。
  
  参考文献
  1. 王娟编:《民俗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2. 吴承恩:《西游记》,北京燕山出版社2007年。
  3. 纪微编:《图解中国国俗》,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栗文清:中央民族大学
  责任编辑:张慧瑜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