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发言稿 > 人地关系【“人地关系”教学的误区及策略探讨】
 

人地关系【“人地关系”教学的误区及策略探讨】

发布时间:2019-01-15 03:57:04 影响了:

  [摘要] 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实现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所以注重人地关系已经成为《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学的目标与特色,鉴于目前人地关系教学中存在的一些误区,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从分析角度、教学方法、知行统一三方面入手,阐述正确实施人地关系教学的几点策略。
  [关键词] 人地关系 教学 误区 策略
  
  一、问题的提出
  
  所谓人地关系,是指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即通常所说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属于环境问题的范畴。
  《历史与社会》作为一门进行公民教育的综合课程,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地关系,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教育功能,新课程标准(二)将“了解人类生活的自然环境差异,不同区域的人文特征、历史变迁及其各种问题”和“关心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形成崇高科学的态度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列为本课程的两个目标。所以,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就成为《历史与社会》教材的重要特色之一。然而,在当前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不少教师在实施人地关系教学时,存在一些误区。
  
  二、实施人地关系教学的误区
  
  误区之一:全部归因。将环境问题全部归因为人类的破坏活动,忽略了自然因素。
  环境问题的形成,人为因素虽然是主要的,但自然原因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所以在教学时,教师必须用科学的观点引导学生进行全面分析。可有些教师,或受专业水平的限制,无法全面认识环境问题的成因;或为了唤起学生对人类破坏活动的关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竟有意无意地将环境问题全部归因为人类的破坏活动。
  例1.如一位教师在进行《母亲河》教学片段时,教师用多媒体展示黄河现状(水污染、地上河、断流)的图片,组织学生讨论:
  (1)造成黄河水浑浊、断流及形成地上河的原因有哪些?
  (2)我们应对此采取哪些措施?
  接着,教师又用多媒体展示有关长江洪灾的图片,组织学生再议:
  造成长江洪涝灾害的因素有哪些?通过学生讨论、发言、师生交流,最后教师将黄河现状的原因总结为:人类对水资源的过度使用和污染、以及滥砍滥伐造成水土流失造成的;将长江洪灾归因为:人类的滥砍滥伐、不合理地围湖造田。
  诚然,人类的上述活动确实是造成母亲河现状的主要原因,但不是唯一原因,事实上,黄河、长江的“水患”与它们所流经的地形区及其气候特征也是密切相关的,如黄河流域气候相对干燥、降水较少也是造成黄河断流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季风的影响则是造成长江中下游洪涝灾害不可忽视的一个因素。
  误区之二:片面扩大。过分强调人类的破坏活动,忽视了人类改造自然的积极性。
  人类在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对地理环境的破坏作用虽然是主要的,但也有在尊重自然的前提下,积极适应自然,发展生产、改善生活的例子。教材中也不乏此类案例,但在实施人地关系的教学中,不少教师过多地强调了人类活动对自然的破坏(案例略)。
  以上所举的有关人地关系教学案例说明,虽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了学生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对人类破坏作用的警觉,但却把学生引向另一个极端,即人类在自然环境面前是无能为力的,甚至在自然灾害面前也只能听天由命。
  
  三、实施人地关系教学的策略探讨
  
  根据课标要求,人地关系教学在三维目标上,主要表现为能够正确认识人类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美,树立科学的人地观、发展观,并通过教学活动、实践活动的开展,引导学生关注现实问题,从中培养协调人地和谐相处的能力。现笔者结合教育教学实际,从分析角度、教学方法、知行统一三方面阐述实施人地关系教学的策略。
  1.辩证分析的策略。从人类发展与环境变迁的历史角度,辩证分析,帮助学生正确认识人地关系。
  从人类社会的发展,环境的变迁入手,有利于帮助学生全面、正确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在教学中,要运用具体的例子、史实,启发学生从历史上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正反两方面的影响,全面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例2.在“人猿相揖别”的教学中,通过让学生观察《远古人类分布略图》并设置思考题:
  (1)古人类生活在哪些区域?
  (2)古人类生活区域的气候有什么特点?
  从中启发学生思考人类的起源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2.情景对比策略。利用教学案例、对比分析,引导学生感悟人与自然和谐美,树立环境忧患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对比的方法创设情境,突出主题,造成情感落差,促使学生通过判断和感受,产生情感体验,深刻地认识到人类因地制宜、合理利用、改造自然,就能得到自然的丰厚回报,否则就会受到自然的惩罚,。
  事实上,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活动不只有破坏作用,也有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前提下,积极适应自然、改造自然并取得伟大成就的。如大禹治水、都江堰工程、新疆坎儿井等,都是最好的说明。
  3.知行统一的策略。通过课外实践探究,养成良好习惯,从行动上投身到人地关系的和谐活动中。
  《历史与社会》作为一门“为初中学生正确认识社会环境、积极适应社会发展、主动参与社会生活,提供相关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课程,要求学生在掌握知识、获得技能和情感体验的同时,还应养成相应的道德行为习惯,实现知、情、意、行的统一。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接触社会,获得亲身体验,从而变知识为意识,增强了人地和谐相处的意识,培养了相应的行为习惯,形成了协调人地和谐相处基本技能,并自觉得投身环境保护的活动中去。
  
  四、实施人地关系教学须注意的几个方面
  
  1.讲究学科教学的科学性
  科学性是学科教学的基本原则之一。人地关系是一个涉及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领域的综合性问题,因此在科学、全面地阐述人地关系的过程中,必须通过可靠的、有科学依据的材料揭示事实和规律,并用规范的严密的科学语言给予说明。切忌为达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或夸大其词、或断章取义,从而违背了其知识本身的科学性。
  
  2.注重教学中的学生主体性
  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的主动学习。因此,有效实施人地关系教学,需要通过各种活动的设计和开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中来。例如,课堂教学中,让学生交流自己的社会调查资料。也可以就某个人地关系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辩论……
  
  3.充分挖掘乡土教学资源
  乡土资源是展示本乡本土最生动、最直观的教材,也是学生最熟悉、最亲近、并感受最深的教学素材。所以,教学时,要充分挖掘这些发生在身边的问题和事例,对学生进行人地和谐相处的教育,激发学生自觉保护好生我养我的这片土地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因此,《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师要有高度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既要在日常教学中注重渗透人地和谐观念,又要讲究教学策略,科学、有效地实施人地关系教学,从而达到促使学生探究、感悟人地关系,树立人地和谐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参考文献:
  [1]朱明光.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二)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皮连生.社会学科学习与教学设计.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3]杨龙海.对中小学环境教育的几点思考.中国教育先锋网.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