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发言稿 > [增强循证医学意识,提高恶性肿瘤的诊治水平]肺部恶性肿瘤能活多久
 

[增强循证医学意识,提高恶性肿瘤的诊治水平]肺部恶性肿瘤能活多久

发布时间:2019-01-18 03:52:50 影响了:

  [摘要] 循证医学的兴起和发展,对当今医学临床思维模式产生了重大影响。在恶性肿瘤的诊断和治疗中,应用循证医学的原则和方法作为指导,有助于培养临床医师科学的思考方法、创新的思维能力和准确的临床决策能力,从而提高临床恶性肿瘤的诊治水平,为改善恶性肿瘤患者的预后提供新的手段。
  [关键词] 循证医学 恶性肿瘤 诊断 治疗
  
  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意即遵循证据的医学,其核心思想是临床诊疗方法应该遵循科学依据,提倡在临床实践中发现问题、寻找现有的最好证据、评价和综合分析所得证据及正确应用结果以指导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近年来,恶性肿瘤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其发病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一些恶性肿瘤尚缺乏特异性高的诊断手段,其治疗方法也多种多样。循证医学的兴起对恶性肿瘤的传统诊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在临床工作中增强循证医学意识对于提高恶性肿瘤的诊治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循证医学及其在恶性肿瘤诊治中的意义
  循证医学的最初定义为“慎重、准确和明智地应用当前所能获得的最好的研究依据制定病人的个体化治疗措施,循证医学的实践意味着医生专家的个人专业技能和临床经验与最好的系统研究的完美整合”,要求临床医务工作者在进行医疗决策时应该建立在新近取得的最佳临床科学研究证据基础上,为医治对象提供最佳的医疗方案,在处理患者疾病时要把医生个人经验、目前与患者疾病有关的最新证据及患者的意愿综合考虑,制订出最适于每一位患者的具体治疗方案。
  恶性肿瘤诊治过程无时无刻不穿插着循证医学的线索,从患者来门诊检查到出院,综合了门诊针对性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合理收住相关科室,再到住院后完善常规检查,根据每一步的检查结果结合目前的循证医学证据决定下一步诊治方案,不论是手术还是化、放疗,或者是综合治疗,都必须考虑到医生的个人经验、临床医疗水平和患者的意愿,制定个体化诊疗,才能为患者提供满意的医疗服务。
  二、循证医学在恶性肿瘤早期诊断中的作用
  恶性肿瘤如能早期发现,预后相对很好,有些甚至能够完全治愈。但大部分恶性肿瘤早期诊断率低、发现晚、预后差,导致恶性肿瘤早期诊断率低的原因主要是特异性和敏感性高的肿瘤标志物很少,不能早期预测恶性肿瘤的发生,而多数早期恶性肿瘤通过体检发现。恶性肿瘤的病因学和早期诊断研究及其发生发展的分子生物学机制从来就是医学科学研究的热点。
  近年来,CT、MRI、PET/CT、核素扫描等影像学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很多恶性肿瘤得以早期诊断。规范化手术的推广、最新化疗药物的使用及立体定位放疗技术的日益成熟,使恶性肿瘤患者的长期存活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恶性肿瘤不再是令人谈之色变的医学绝症。生物治疗、基因治疗等手段的发展也为恶性肿瘤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手段。所有这些为恶性肿瘤诊断治疗技术提高作出重要贡献的方法,都是经过科学而严格的循证医学论证发展起来的。循证医学要求所有可能早期发现恶性肿瘤的技术方法,都必须是经过严格的科学论证之后的才能推广应用。只有在临床工作中善于发现问题,在前人经验之上敢于科学创新,不断提出新的设想并进行科学论证,遵守循证医学的诊疗模式,才能在临床工作中不断提高诊疗水平。一种不良生活习惯或饮食习惯与某种恶性肿瘤发生之间可能存在的某种关系,这需要流行病学家无数次的实地考察,经过大量的统计分析之后才能得出,当然,还有很多时候是可能得不出相关结论的。科学的发展正是建立在前人无数次的失败之上才能取得,这是循证医学的必然要求。
  三、循证医学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运用
  1.循证医学证据指导肿瘤患者个体化治疗
  随着医学的发展,治疗肿瘤的方法日趋多样化,既有传统的手术、化疗、放疗,又有新兴的靶向治疗、生物治疗等。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治疗,应在规范化治疗的前提下要尽量做到个体化治疗原则。不同的恶性肿瘤患者其肿瘤发病部位、身体状况、经济承受能力、对生存的期望值都不尽相同,对待不同的恶性肿瘤患者,应该根据具体的个体因素来考量,采用适合每个个体的治疗手段,为每名患者制定出一套独一无二的治疗方案,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保证不同的患者都得到最科学合理的治疗。
  循证医学要求临床医师运用最新、最有力的科研信息,采用最适宜的诊断方法、最精确的预后估计和最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来治疗恶性肿瘤患者。循证医学强调临床医师应深思熟虑地将目前所得到的最佳证据用于恶性肿瘤的治疗中,对每一个恶性肿瘤患者按循证医学原则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肿瘤专科医生不能一成不变地采用所谓的经典治疗方案,应更多地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协商,将患者的实际病情、可能的预后和目前最佳的治疗方案详细告知其家属,将主动权交给患者家属,家属再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治疗手段,既应履行告知义务,也应该尽到一个临床医师的责任,这是在当前恶劣的医疗环境下做到有效保护自己安全行医方法之一。
  2.循证医学证据给患者提供综合治疗手段
  临床恶性肿瘤的诊治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复杂问题促使医学家们不断地尝试新的手段,包括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治疗模式,大量的多中心联合随机对照研究应证了多学科综合治疗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优势。相关研究显示,45%的恶性肿瘤是可以治愈的,其中18%可以通过放疗治愈,22%通过手术治愈,另外,5%通过化疗治愈。由此可见,恶性肿瘤并非不治之症,只要在作出早期诊断后用正确的手术、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方案,其5年生存率可明显提高,前景乐观。恶性肿瘤患者明确诊断后,医生根据患者的临床分期、病理分型及身体状况,综合采取手术、放疗、化疗相结合的治疗方案,而不是仅仅考虑某一种治疗手段,以防延误患者正确的治疗时机。对待同一名患者,采用一种治疗手段主导、多种方法辅助的综合治疗方案,按循证医学原则制定个体化疗方案。
  3.循证医学证据在晚期肿瘤患者诊断中的作用
  人们听到恶性肿瘤晚期,第一反应可能会联想到那些生命垂危、奄奄一息卧病在床的病人,这种认识很不正确。肿瘤学临床专家最新的观点是把恶性肿瘤当作一种慢性疾病来看待,就像心脑血管疾病一样。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多阶段、多步骤的过程,其发生侵袭和转移的过程也同样如此,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率不高,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处于晚期。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治疗同样重要,如何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使患者获得更好的生存期和生存状态是肿瘤专科医生必须考虑的问题。恶性肿瘤晚期患者的典型表现为恶液质、营养不良、极度消瘦、眼窝深陷、皮肤干燥松弛、肋骨外露,也就是人们形容的“皮包骨头”的状态。据统计,约一半左右癌症患者受到过度消瘦的折磨,其中10%~25%患者的死因是恶液质。根据循证医学意见,晚期恶性肿瘤的治疗原则就要讲究安全,然后考虑有效,尝试新的治疗手段需冒一定风险,一定要和患者本人与家属充分沟通,以求得患者本人与家属的理解与支持。另外,很多恶性肿瘤晚期病人表现为疼痛,据调查统计,目前到医院就诊的癌症患者中,约70%已属中晚期。疼痛是这些患者急需解决的问题,约70%的院外和60%的住院病人的疼痛得不到有效的缓解,癌痛已成为癌症康复治疗的首要问题。从疼痛发生的原因看,约65%的疼痛与肿瘤有关,25%的疼痛由治疗引起,其他因素引起的疼痛占10%左右。而恶性肿瘤疼痛治疗的三阶梯治疗方案是建立在循证医学科学依据上制定出来的。循证医学证据在恶性肿瘤临床诊疗中起到了指导性的作用,恶性肿瘤诊断手段的运用和治疗方法的采纳都是有循证医学依据的,必须符合循证医学治疗原则才会对患者带来长久的获益。
  总之,循证医学与医学各学科相辅相成共同发展,为恶性肿瘤的诊治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临床肿瘤专科医师应不断增强循证医学意识,以循证医学科学的方法和模式来指导恶性肿瘤的诊断和治疗,以期提高恶性肿瘤的诊治水平。
  
  参考文献:
  [1]Bucknall T,Hutchinson AM. Is using an evidence-based clinical management tool sufficient for implementing evidence-based practice.Worldviews Evid Based Nurs,2006,3(4):137-138.
  [2]Malik VS,Hu FB. Popular weight-loss diets:from evidence to practice. Nat Clin Pract Cardiovasc Med,2007,4(1):34-41.
  [3]Cahana A. Ethical and epistemological problems when applying evidence-based medicine to pain management.Pain Pract,2005,5(4):298-302.
  [4]DiBiasie A.Evidence―based review of 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 prevention in VLBW and ELBW infants[J].Neonatal Netw,2006,25(6):393-403.
  [5]郭思恩.重视循证医学在临床实习教学的作用.[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7,24(S1):177-178.
  [6]王益民.循证医学与临床科研[J].医学与哲学,2002,23(2):39-40.
  [7]李晓峰.循证医学在心脏外科研究生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医疗前沿,2008,3(14):54-55.
  [8]Brody H,Miller FG,Bogdan-Lovis E.Evidence-based medicine: watching out for its friends[J].Perspect Biol Med,2005,48(4):570-584.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