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发言稿 > [从电影《欢迎来北方》剖析法国的地方偏见]欢迎来北方 意大利
 

[从电影《欢迎来北方》剖析法国的地方偏见]欢迎来北方 意大利

发布时间:2019-01-21 04:10:55 影响了:

  摘要:通过观看法国喜剧电影《欢迎来北方》,结合法国社会现实,对法国南方人歧视北方人的原因进行剖析,呼吁人们消除偏见,以宽阔的胸怀理解和接纳具有不同文化背景、不同风俗习惯的人们。
  关键词:电影;法国;地方偏见
  
  2008年,法国上映了一部由丹尼・伯恩导演的电影《欢迎来北方》(Bienvenue chez les Ch"tis)。这部中低成本的喜剧片成就了法国电影史的奇迹,上映5周便打破了由《虎口脱险》保持的法国42年票房冠军的纪录,一跃成为法国电影的票房冠军。这部影片带来了宣扬法国北部新形象的旋风,引发了媒体和民众对法国北方人形象的探讨和思考。生来热爱喜剧的法国人当时见面的第一句话竟换成了:《欢迎来北方》,今天你看了吗?
  这部电影讲述的是一个关于偏见与消除偏见的故事, 故事的梗概为:主人公菲利普是法国南部一家邮局的主任,妻子朱丽叶成天闷闷不乐,这影响到了他们的生活。为了取悦妻子,他决定伪装成残疾人以欺骗上级,想调往最南部的里维埃拉工作。不幸的是他的骗局被识破,作为惩罚,他被调到北部小镇贝格斯。对北方充满偏见的菲利普认定那儿是一个可怕的地方,天寒地冻,老百姓愚昧无知,还说着晦涩难懂的方言。但他别无他法,只能硬着头皮去上任。然而出乎意料的是,他发现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地方,一个精神焕发的集体,人人随和亲切,他还结交了不少热情善良的新朋友。同样对北方有偏见的朱丽叶难以相信丈夫竟然会喜欢上北方,出于对丈夫的担忧,她悄悄来到北方,并最终发现了北方的美好,连她自己也深深爱上了这个地方。
  整个影片贯穿着一个主题:外乡人来到北方总要哭两回,初来乍到时和即将离别时;初来乍到时的哭是因为怀念南方老家,即将离别时的哭是因为已经喜欢上了北方。
  看完这部影片,笔者不禁思考,作为法国南方家庭的代表――菲利普一家,在信息如此发达的今天,在一个人口不多(6000万人)、面积不大的国家,为什么会出现对自己国家其他地区完全不了解的现象?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有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与法兰西民族盲目自负、封闭自守的民族个性有关。法兰西民族的性格中有鲜明的内在矛盾,既崇尚理性,又热情奔放、富于幻想,容易沉迷于不切实际的空想,陷入非理性的狂热。这种复杂的民族个性使他们时刻标榜自由、博爱、平等,同时又张扬着一种强烈的民族优越感。这种自恋和自负是造成法国南方人对北方地区存有偏见的深层原因。自以为是还体现在他们对外的态度上:大多数法国年轻人认为英国是个“绝对乏味”的地方,他们声称“看不惯”英国人的呆板、保守;法国人最喜欢嘲笑的是比利时人,他们认为比利时人总是有些傻傻的;提到美国人,法国人也是一脸不屑,他们认为美国人虽然看上去很开放,但实际上并不开放,法国人见面是要行贴面礼的,而这在美国是万万使不得的,美国人只要稍碰一下女人的手,就有可能被告作“性骚扰”了。而且,法国人自认为比美国人更能宽容地对待别人的私生活。而对内,法国人同样也表现出某种偏见,对于北方地区的偏见就是一个体现。正是法兰西民族自负、封闭的民族个性造成了这种典型的地区歧视。
  第二,与北方地区以采矿业为发展基石有关。采矿业的不安定特性及法国采矿业的衰败,使北方地区被人误认为是破败不堪的地方。资本主义的发展经历了一个先破坏环境后保护环境的过程,经历了一个从残酷剥削到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并不断赋予工人权利的过程。法国北方的采矿业就是这一进程的见证者,从1720年开采第一座煤矿到2004年关闭最后一座煤矿,采矿业经历了一个由繁荣到衰败最后被取代的过程。由于工业革命的需要,到20世纪初,有近20万煤矿工人在北方地区的地下劳动,开采了近4100万吨煤。采矿是高风险的职业,无论地面条件还是地下条件都非常恶劣,在两次世界大战中,法国北部的煤矿都是最重要的战场。然而从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随着新型能源的出现以及煤炭开采成本上升,煤炭开采产量逐年下降,以致煤矿逐步关闭,钢铁厂纷纷外迁,失业人数大量增加。例如:北加莱地区矿工人数由1950年的22万人下降到1990年的不足1万人。同时,由于多年的开采,北部地区环境质量不断下降,生态环境出现恶化。这种状况给这个曾经繁荣的地区,蒙上了一层灰色的阴影。然而经过法国政府和北方地区人民30多年的努力,这种状况已经大大改善。现在的法国北方地区充满了祥和、温情,景色淡雅优美,人们生活富足、彬彬有礼又热情好客。这可以从电影为人们展现的北方小镇的景色、好客的人们邀请邮差进家饮酒的举动、一句经典的北方谚语“外乡人来到北方总要哭两回,初来乍到时和即将离别时”来体现。
  第三,一些批判现实的文学和社会舆论给人们带来了一些误解。例如:19世纪后半期,埃米尔・左拉在他的代表作《萌芽》中就讲述了北方矿区里煤矿工人的悲情故事。对于大多数法国人而言,自从煤矿被关闭以来,北方地区并没有发生太多的改变。法国电影中描绘的北方佬的固定形象,依旧是没有工作、自我毁灭式的酒鬼,说着一口浓重的方言,常有暴力倾向。再如,导演布鲁诺・杜蒙1999年在戛纳电影节上的获奖影片《人,性本色》,讲述的是在法国北部小镇所发生的一宗11岁少女被奸杀案,而侦破案件的是一名消沉抑郁的警察。 这些文学和影视作品从批判现实主义的角度出发,对某种现象的夸大与创作会对普通民众的观念产生一些消极的影响,从而加深了这种偏见。而《欢迎来北方》一扫以往对于北方形象的负面描述,给人们展现出一个鲜活生动、全面真实的北方。
  第四,欧洲的度假文化使法国南部蓝色海岸成为度假胜地,越来越开放,并为外国游客所熟知和憧憬;相对而言,法国北部则较封闭、落后。欧洲人休假有两类,一类是探访名胜古迹的旅游,但更多的一类是去海边或去一个安静的村庄度假。度假有两重含义:一是身体上的放松,二是心理上的调节。随着欧洲工业化的发展、城市生活的兴起,人们早出晚归,终日少见阳光,在室内有节奏地工作和生活,最后人也成了有节奏的“机器”。尤其是城市生活,人们衣食住行都远离大自然,身体上和心理上都不同程度地产生着各种异化现象,如高血压和人体过敏几乎成了所有工业化国家人们的通病。于是人们开始眷恋远离工业社会和远离城市的自然生活,而有阳光、沙滩、海水的地方就成为了人们最向往的去处。到法国南部海岸度假的风气兴起于19世纪,当时正是欧洲文学、艺术和音乐的浪漫主义时期,是浪漫的诗人和艺术家们首先发现了大海,迷恋上了大海。继而在工业革命的浪潮中,人们感觉到心灵的失落,开始追溯自己的根,眷恋那失去的自然生活。法国南部地区拥有宜人的气候、美丽的风景,成了度假者的天堂。这种良好的自然条件为法国南部的发展和积极形象的确立提供了良好的外在条件。虽然北方不具备这种自然优势,但是北方也有恬静、优雅的景色,需要人们去深入了解和体味。电影中,北方的同事们教主人公说“北北语”,热情、善良、朴素的民风感染着主人公,使他在不知不觉中爱上了这个北方小镇,这种和谐与自然也是让人憧憬和期待的。
  虽然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不同的地形外貌、风土人情、经济发展水平,但是重要的是不要过分夸张展现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不光彩的一面,也不要过分渲染美好的一面,我们不需刻意伪装,只需真实展现。就如同法国的北方地区,偏见和固执让大多数人只关注北方的贫穷和不良风气,并把某些个人行为夸大化,其实差异只是“地球村”里多元文化的体现,只要人们以开放的心态多走走、多看看,人与人之间总是会找到共鸣的。
  在我们享受法国南部充足的阳光,欣赏美丽的蓝色海岸、薰衣草田,品尝罗纳河谷地区的美酒的时候,也别忘了找机会徜徉在法国北方的小镇上,走走有些石化的小路,仰望一下古老的钟楼,听听悠扬的琴声,与淳朴的北方人聚集在小广场上品尝当地的美食,这同样也是相当惬意的一种生活。
  责编:赵东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