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发言稿 > 《墨池记》设问质疑|课堂质疑设问要把握好度
 

《墨池记》设问质疑|课堂质疑设问要把握好度

发布时间:2019-01-25 04:42:48 影响了:

   初中语文课本选用了曾巩的一篇短文《墨池记》,河北大学出版社的《教师教学用书》的“课文说明”与“有关资料”对文章的语言特点的认识有不同之处,具体如下:    “课文说明”认为:“此为其故迹,岂信然邪”,“然后世未有能及者,岂其学不如彼邪”是反问句;“岂有徜徉肆恣,而又尝自休于此邪”句为设问句。
   “有关资料”认为:本文“大量使用设问句,短短一篇之中,竟有六处设问”。文中有例如下:“此为其故迹,岂信然邪?”“岂其徜徉肆恣,而又尝自休于此邪?”“推王君之心,岂爱人之善,虽一能不以废,而因以及乎其迹邪?”“其亦欲推其事,以勉其学者邪?”“岂其学不如彼邪?”“况欲深造道德者邪?”
   “课文说明”未对句式特点作深入分析,观点不很明确,笔者认为以上各句均为反问句,全文没有一处设问。
   首先,我们先看一下设问和反问的语法特征:
   设问就是在并无疑问的地方,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以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目的是强调问题的答案。如:“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呢?我们的战士,我感到他们是最可爱的人。”此为典型的设问,先提出问题,然后作者自己回答。
   反问也是无疑而问,明知故问,但它只问不答,答案就在问句中。目的是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例如:“大船?八叔的航船不是回来了么?”它不需要回答,因为双喜知道八叔的船已经回来了,目的是提醒周围人注意。
   设问和反问虽然都是无疑而问,但它们有明显的区别:设问在问句中不表示肯定什么或否定什么,有问有答,正面提问,正面做答,问和答是分开的。反问在问句中而是明确表示肯定和否定的内容,答案就在问句当中。
   我们先用设问句的语法特征对照以上例句,它们都不具备“自问自答”的特征,没有明确的提问也没有正面的做答。
   我们再用反问句的语法特征去分析这几个句子:“此为其故迹,岂信然邪?”这个问题是在介绍了墨池之称的由来之后提出的。因为称王羲之墨池的还有浙江会稽等多处,作者对此持怀疑态度,所以作者用肯定的反问句表达否定的态度。第二个问句在写王羲之恣情“娱其意于山水之间”,“岂有徜徉肆恣,而又尝自休于此邪”,用反问句加重语气,肯定王羲之并不沉醉于游山玩水。评价王羲之的书法,“然后世未有能及者,岂其学不如彼邪?”用反问句肯定,后人赶不上他是因为“其学不如彼”,强调了王羲之的书法成就是勤学苦练的结果,又进一步强调“况欲深造道德者邪”,更应该加强道德修养。第二段在写了此文的原因之后,推测州学教授王盛这样做的用心:“岂爱人之善,虽一能不以废,而因以及乎其迹邪?”用反问句推测王盛可能是尊重他人的优点;虽是一技之长,也不能使之埋没,乃至连他的遗迹也很重视。最后推测王盛这样做的目的:“其亦欲推其事,以勉其学者邪?”用反问句来推测这样做的目的,可能是推许王羲之勤学苦练之事来劝勉学生,这是一个谦逊的语气。
   其次上述例句,多带有副词“岂”、语气词“邪”。副词“岂”无论在古汉语中还是在现代汉语中,都是表示反问的语气,可以翻译成“难道”、“哪里”、“怎么”等现代常用的表反问的副词,《教师教学用书》的译文也大都把副词“岂”翻译成了“难道”。语气词“邪”在古汉语中也多表示反问,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语气词“吗”。
   通过上述分析,笔者认为本文语言上的特点是:多用反问句,或用来表示怀疑,或起到提示、启发的作用,或加重谦逊的语气。
  
  (作者单位:宁晋县中曹中学)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