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发言稿 > 语文课人文精神内化研究的内涵与外延_内涵和外延
 

语文课人文精神内化研究的内涵与外延_内涵和外延

发布时间:2019-01-26 03:48:21 影响了:

人文精神是一种以人道、人生、人性为本位的知识意向、价值意向,是现代人才不可或缺的基本精神,是人个体发展的精神动力。《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新课程在捍卫语文课程工具性的同时,突出了人文性。尽管语文教育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是统一的整体,但当务之急是研究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浸润人文精神,体现和落实语文学科的人文性。要想实现这一目标,首要的任务是搞清楚概念,亦即人文精神的内涵和外延。 一.人文精神的内涵 1.人文的内涵。 《辞海》说:“人文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大家知道,文化是人类,或是一个民族、一个人群共同具有的符号、价值观及其规范。符号是文化的基础,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而规范(习惯规范、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则是文化的主要内容。各种“文化”现象中又包括先进的和落后的,科学的和愚昧的,优秀的和次劣的,健康的和病态的文化。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时代对人文的理解自然也就不同。西方文化中的“人文”,肯定人是世界的中心,人的价值具有首要的意义,主张人的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我国古代认为,“人文”即文明教化,所谓“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天下”(《易・贲》);现在所谓“人文”,泛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 综上所述,人文的内涵十分丰富,包括:①强调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即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②追求真善美的统一,即追求心灵的完整性;③追求人的道德情感、审美情感,确立人在宇宙自然中的地位,以唤起人们的宇宙关怀、生命关怀;④高度珍视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⑤强调对一种全面发展的人格的肯定和塑造。 2.人文精神的内涵。 人文精神是指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的精神,其核心是揭示人的生存意义、体现人的价值和尊严,追求人的完善和自由发展。人文精神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动力。可以说,人文精神展示的是一个民族健康的灵魂。而语文课承载着人文教育这一伟大而艰巨的使命。 (1)语文新课程中人文精神的内涵。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诸如“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较高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民族文化智慧”和“尊重多样文化”等等。语文课程的人文性主要体现为: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美好、丰富的情感。也就是说眼中不能只有语文,还要有人――人的生命、人的发展、人的精神的成长。 (2)新教材中人文精神的内涵。 语文教材必须关注当代人的命运和精神,关心人的生存和未来发展,要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之间的关系中探讨如何取得动态的和谐发展,这才体现了教材的人文性。具体是指: 第一,呼唤珍惜生命,热爱生命;肯定人的自我追求;表达超然物外、淡泊明志的个人情怀;颂扬自由奔放的生命等。 第二,赞美人与人之间纯真的感情,参悟激励生命的人间亲情等。 第三,坚持真理,献身祖国的爱国主义情怀;感时伤世,忧国忧民的情思;把个人的前途与国家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的豪迈气概等。 第四,抒发人在大自然面前的自豪感;强调人要敬畏自然,回归自然;警醒人们要善待自然等。 高中语文教材不仅是学生学习语文的范本,同时也是他们立身的范本。在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铸造学生美好人格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二.人文精神内化研究的内涵 人文精神内化研究的内涵可以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 1.人文精神内化研究是对“人的价值追求”的研究,提倡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相容性,关怀的中心是现实生活中人的身心价值的全面体现。 2.人文精神内化研究是对“区别于自然现象及其规律的人与社会的事物”的研究,其核心是贯穿于人们思维与言行中的信仰、理想、价值取向、人文模式、审美情趣。人文精神是一个人、一个民族、一种文化活动的内在灵魂与生命。 3.人文精神内化研究是对人的文化生命和人的文化世界的研究,肯定贯注于人的价值取向和理想追求之中的文化,强调人的文化生命的弘扬和人的文化世界的开拓,促进人的进步、发展和完善。 4.人文精神内化研究是人类不断完善自己、拓展自己、提升自己,自己从“自在的”状态过渡到“自为”的状态的一种本领的研究。 5.人文精神内化研究是对“一种关注人生真谛和人类命运的理性态度”的研究,它包括对人的个性和主体精神的高扬,对自由、平等和做人尊严的渴望,对理想、信仰和自我价值实现的执著,对生命、死亡和生存意义的探索等。 三.人文精神的外延 人文精神的外延,至少应包括以人为本,自尊、自爱、自强、自立,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关心社会、服务社会和关爱自然、善待自然的精神。一言以蔽之,那就是在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的过程中贯穿人文理念,深入挖掘教材中人文内涵丰富的篇目,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同时,培养能力。尤其是在课堂教学中,把课堂还给学生,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1.认真研究教材,深入挖掘教材中人文内涵丰富的篇目,从不同的角度对学生进行人文主义教育。具体包括:(1)以和谐为主题。(2)可持续发展的思想。(3)表达超然物外、淡泊明志的个人情怀。(4)提倡个人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主张个人情感与家国之情的统一。(5)着眼于热爱自然,关注自然,正确处理发展与环境的关系,正确处理好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遵循自然界的法则,树立环保意识,真正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6)抒写郁积在胸中的块垒和豪情壮志。 2.把课堂还给学生。关注课堂,这是人文精神内化的直接体现。新课程下的课堂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的舞台,是教师引导学生探究知识、自主发展的场所,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的殿堂。为了使学生的自主精神、健全人格得到充分发展,课堂教学必须真正成为一种探究、发现、创新、成功体验的过程。把课堂还给学生,说得具体点就是: (1)让学生充分阅读。教材中有许多古代和现代的经典散文、诗词名篇,要舍得花时间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2)让学生独立思考。古人云:“学而不思则罔”,只阅读,不思考,那只是一种粗读,挖掘不出文本的人文精神内涵。生字的认识,新词的理解,难句的把握,课文内容的领悟等都离不开思考。只有让学生在阅读、感悟的基础上,思考质疑,才能深入教材,加深理解。 (3)让学生有言语权。学生的讲解,绝不是漫无目的的乱讲,是在教师引领下深入阅读、理解后的讲解。一是在课堂讨论中的即兴发言,一是在“研究性学习”之后的成果展示。对于学生的观点,教师一定要点评,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 (4)给学生练的机会。语文教材中的有些作品,由于距离我们的时代较近,加上文章语言浅显,主题鲜明,条理清晰,理解起来没有难度,就可以通过练习来帮助学生阅读,学生可以边读边完成练习,达到掌握文章内容的目的。 3.开展丰富的第二课堂活动。古人说,作诗,功夫在诗外。将这句话迁移到语文教学中,从大语文学习的角度讲,语文学习在课外。因此,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是对语文教学的深化。语文教师当然要借助这个广阔的天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具体做法诸如:演讲比赛、朗诵比赛、课本剧演出、专题讲座、“研究性学习”专访活动、广播播音、各种活动中当主持人、学校各种会议的会务接待等。 4.全方位培养学生口语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语文课堂是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的主阵地,教师应该在语文课上创设各种情景,设置各种活动,为学生提供口语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训练的机会。具体做法是:课前演讲、课文朗读、回答问题、复述故事梗概、“研究性学习”成果展示、召开各种辩论会、召开不同形式的记者招待会、不同题材的口头作文、进行教材安排的常规作文训练、与研究性学习相结合的材料整合、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的社会实践报告的撰写、参加各种规格的创新作文大赛等。 四.人文精神内化研究的外延 (一)尊重人格独立,呼唤人性回归。 对人格、人性的尊重和认可,是人文精神的精髓所在。教材选入了当代朦胧诗派的女诗人舒婷的《致橡树》。这是一首我国诗坛上少有的以“人”为主题的诗,表达了对独立人格、自我价值的追求,它完美地体现了富有人文精神的现代爱情品格。 (二)珍惜生命,敬畏生命。 生命是最为宝贵的,又是非常脆弱的。可是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动不动就寻死觅活,有些人一遇挫折就想轻生。这是对生命的蔑视,也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因此,培养学生对苦难的承受能力,对生命的尊重意识,应成为语文教育构建人文精神的重要内容。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无疑是对学生进行这方面教育的绝佳教材。 (三)理解他人,宽容他人。 理解他人,宽容他人,尊重他人,是人文精神在人与人关系上的具体体现。《触龙说赵太后》一文,触龙的最大成功之处是他并没有把赵太后看成是一位高高在上的执政者,而是看作与自己平等的老人,一个与自己一样有着喜怒哀乐、烦恼忧愁的老人,作为老人,他们最关心的有两件大事:健康与子女问题。正是抓住了这一“软肋”,触龙才不失时机地用“父母应为子女计深远”这一点说服了赵太后。抓住这一环节教学,学生从中学到的不只是触龙高超的语言艺术,更主要的是体会到了一种沉甸甸的亲情。《序言》告诉我们:科学的发展需要宽容,人与人之间更需要宽容,多一份宽容,少一份怨恨;多一份宽容,少一份隔阂。宽容是一种胸怀,也是一种精神。 总之,语文教学要挣脱功利主义和工具性的桎梏,就必须高扬人文精神的旗帜,注重关怀人性和张扬理性,使语文教育走向人文性本真。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应有意识的注重人文精神的教育,从而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情感,发展学生的个性,完善学生的人格,这也是我们进行人文精神内化研究的最根本的目的。 赵国卿,语文教师,现居甘肃古浪。本文编校:王 玲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