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发言稿 > 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尝试:如何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尝试:如何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发布时间:2019-01-26 03:57:00 影响了: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新技术革命的严峻挑战面前,我们要大力发展综合国力,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培养大批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中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最佳时期,我们教师一定要把握住这个最佳时机,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和手段,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充分发挥创造潜能,激励学生敢想、敢说、敢做,在未知的世界里去探索,去开拓,去进取,去创新。那么,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如何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呢?我在课堂教学中做了如下尝试。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创新意识
  
  学习兴趣是创造能力发展的必要条件,浓厚的兴趣是一种巨大的动力,驱使学生去积极思考、观察和研究。从实际情况看,学生对政治课感兴趣与否,将直接影响着思维的积极性。如果教学总是老一套,教条条,背条条,“一言堂”式的灌输,只会使学生感到厌烦,不仅丧失了对思想政治课学习的兴趣,而且由于没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难以达到培养学生素质的目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首先应富有创新意识,激发学生那种强烈的探索欲望,使学生处于一种积极的思维状态,例如,在讲授“性格的形成”这一内容时,我不是简单地把有关性格的知识原理给学生做一番讲述,而是设计以下问题:(1)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观点把下列人物分成几组(给出学生非常熟悉的一些著名人物和本班一些同学的名字)。(2)列举出两个性格完全相同的人(年代身份等不受限制)。(3)“世上不会有两个性格完全相同的人”是什么意思?A.完全不同,有些相同;B.有些不同;C.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4)这些人的性格为什么会有不同呢?(5)假如××和××生活在同一家庭,在同一班级学习,请你推测一下两人的性格会相同吗?(6)请大家说说,在我们的学习中应怎样培养良好的性格?这些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家积极思考,大胆想象,从而使学生的主动性得以发挥,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具有开放性、广阔性的特点,它是对某一问题,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去观察、思考、想象,寻找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方案或者假说的一种思维方式。实践证明,在教学过程中,围绕问题进行发散思维,既有利于打破墨守成规的思维模式,能用前所未有的新知觉去认识事物,提出新的见解,具有多向性和跨越性的优势,又有利于提高他们运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思维在创新思维中占主导地位,所以为了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使他们成为独立思考,锐意创新的人才,就应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当发散量增加到一定程度而成为质的时候,发散就变成了创新。在教学中,我结合教材内容,多提一些发散型问题,因为这类提问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想象力,从多角度、多层次分析解决问题。例如,在学完“中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后,让学生阅读政府报告中对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阐述,分析西部大开发的意义是什么?因为这是一个社会热点问题,在课堂上让学生展开讨论,通过大家的激烈争论,学生发现这些问题把许多知识内容都可以包括在内:第一,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加快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实现全国经济的协调发展,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关系到我国跨世纪发展全局的一个重大问题。第二,体现了我国正确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即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加快西部发展,有利于巩固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有利于增强整个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有利于实现国家统一和整个中华民族的全面复兴。第三,体现了稳定这个前提。西部大开发既是经济发展战略,又是社会稳定战略,是保持社会稳定和巩固边防的根本保证。第四,体现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学生会在这种多角度思考问题中,提高探索和分析能力,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发散思维的培养。
  
  三、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发展创新思维能力的关键是动脑思考。创设问题意识环境,启发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让学生提出不同的看法和见解。只有在活跃、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中,学生具有的问题意识才能充分表露和发展。教学活动中应特别爱护和尊重学生的个性,让他们积极思维。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要鼓励学生对前人的科学理论和传统观点有一个大胆的质疑精神,对前人尚未揭示的事物的提问,在争辩中某些与众不同的见解,考虑问题时“标新立异”的构思以及别出心裁的想法,哪怕只有一点点新意,都应充分肯定,并对其合理的、有价值的一面,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扩大思维中的闪光因素,学生的探索精神往往是出自发现矛盾解决矛盾,探索的过程往往也是思维的创新过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设疑引思,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很大的作用。“疑”是激发思维的起点,“疑”是激发思维的动力。我针对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原理,巧妙地提出问题。这类问题主要是学生没能提出而又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问题,一般是在重点、难点、社会热点和思维盲点处提出问题。这类问题要有一定的深度,能引起学生认识的升华。在提出问题的基础上,我注意引导学生沿着问题思考,引发学生去探究、思考、解决问题,从而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培养学生独立思维能力。激发学生认识结构上的矛盾,使整个课堂充满积极创新的气氛,从而激发学生向上进取的精神和创造力。例如,讲“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时,我首先让学生看一则我国义务教育阶段辍学率一直居高不下的现实材料,让学生思考究竟采取哪些措施来控制辍学。学生首先想到的是,一方面要加大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宣传力度,另一方面对辍学学生的监护人进行批评教育,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对学生的监护人进行处罚。在肯定同学们观点的同时,让学生联系周围的实际,看看自己周围同学的辍学现象。不一会儿,同学们纷纷发表各自的观点,有的同学想到了我国的教育制度,有的同学想到应取缔社会上用不正当手段吸引青少年的电子游戏厅、舞厅、录像厅、网吧等。问题提出来后,同学们置身于思考探究的气氛之中,教师引导学生对各种答案进行评议、争论,形成自己的看法,最后指导学生阅读和小结,当学生看到教材中表述的内容与自己的见解基本一致并有新的见解时,由衷感到一种成功的喜悦。这就告诉我们,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发展,一定要有创新机遇。
  
  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想象力是在感知记忆的基础上对已有知识、经验进行重新组合、创造出新形象的能力。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并且是一切知识的源泉”。科幻小说家凡尔纳把“炮弹车箱”发射到月球上的幻想,启发了宇航研究者,使人类实现了宇宙航行,在这里合理的想象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教师通过某一知识的教学引发学生的想象力。在讲“开动脑筋,善于思考探索”时,要求学生发挥想象力,说说下世纪中叶的交通工具将会是什么样子?同学们有的说是可以折叠的,便于存放;有的说是地效飞行器;有的说是太阳能燃料工具等等。我们要想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想象力,就应从培养学生正确的观察社会、分析社会现实的能力入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结合现实生活中学生所关心、熟悉的一些事例,如新闻片断、时事材料、国内外重大时事热点等,教会学生运用正确的方法去分析材料、事例,建立知识间的联系和材料间的联系,从而触发学生的灵感,培养学生科学的合乎逻辑的想象能力。(责任编辑:李雪虹)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