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发言稿 > [在审美的时空学习语文]
 

[在审美的时空学习语文]

发布时间:2019-01-28 04:08:50 影响了:

  摘要:文学作品是作者用来表达思想感情和审美观点的,语文是人类文化的载体,包含众多美的因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挖掘文章的形象美、情感美和意境美等,可以唤起学生美的感观,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力。
  关键词:语文审美学习
  
  语文课好教也难教。寓教于乐,趣味无穷,教师乐在其中,学生百听不厌。大凡称得上优秀语文教师的,没有一个不是在充满乐趣的氛围中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所以,寓教于乐是语文课的优选手段,而它正是审美教育的基本特征。
  一、培养审美想象及联想能力
  教学中应尽可能地将课文的审美因素与学生的审美经验“接轨”。这种“接轨”要求教师在分析课文、阐释问题以及提问时,恰当地融入学生社会生活和课余生活的内容,启发学生进行“勾联”“嫁接”和“回忆和联系”。
  一篇课文中的审美因素很多,教学中宜抓住课文中最能反映中心主题的,反复出现或突出表现的主要人、景,抓住凝聚作者思想感情和审美意识焦点的“情结”,诱导学生阐发、品味。所以要充分利用课本提供的“思考练习”,设置想象、联想的阶梯。如《荷塘月色》第二题:“作者是抓住荷塘月色的哪些特点来写的?……并联系写作实际说说如果不这样写,还可以有怎样的写法,效果会怎样。”这是指导和提示作想象和联想操练的,施教者可以根据题目设计出各种有益于想象、联想的训练台阶,使学生得到发生想象和扩展联想的实践锻炼。
  二、审美化的教学语言
  语言也是一种艺术,是雕琢美感情绪的信息载体,是文章美的“精髓”。文学语言要力求简洁、准确、生动、形象、新鲜、流畅,要讲究音韵和谐,整齐对称,要讲究与思想内容的完美统一。要能够使诸者历其境,见其人,触其物,睹其色,闻其声,染其情,从而获得亲身感知,并在此基础上,展开思维的翅膀尽情地去想象,去创造。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没有这大气澎湃的词句,就不可能描绘祖国山河的壮丽,衬托出伟大政治家气吞万里雄视千古的英雄气概。再如杜甫《登高》中“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用对称而和谐的语言,仅十四个字就写出了作者登高新见,苍山如海,树木无边,长江波涛,汹涌翻腾,用“萧萧”形容落叶的形态,用“滚滚”形容奔流的气势,通过写景又表现出诗人襟怀的广阔,对未来无尽的希望,文学作品正是用最为精练的语言,抓住事物本质突出事物的特征。
  教师的教学活动主要依靠语言来完成。实现审美化的语文教学,对教学语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审美化的教学语言,首先要富有形象性。因为只有形象的解说才能唤醒学生的生活体验,更好的去接近作品的内容。作者的情感才具有可感的表象。当然我们的这种解说并不是去代替学生的联想和想象所创造的新的意境或者说新的形象。其次要有丰富的情感感染力。教学语言的情感性是教学语言的灵魂。情感作为文学创作的原动力,刺激了作家的创作欲望,催生了文学作品。所以说文学作品的第一要义应当是它的情感性。作为情感的解说,语言也只能是情感化的。这种情感化的解说才能更好的传达作者通过投射在作品的情感。这就要求教师首先对作品的情感有深入的了解,其次要求教师有表达情感的语言。教师语言的情感性应符合文学作品包蕴的情感,和其一致。教材中提供了感情多样的文学作品,既有慷慨激越,也有缠绵凄婉,而同一作品内部作者的情感也是流荡变化的,教师准确的把握并清楚通过语言加以表达,对学生的感悟、接受、理解至观重要。
  三、以美引善
  美育的这种作用,主要表现在它可以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提高人们的思想境界和培养人们高尚的道德情操。美育以人为对象和载体,体现了“育人”功能与目的的内在统一,它既是“育人”的手段,同时又以全面“育人”为归宿。在语文教学中,德育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因此可以选择一些课文结合美育的这一特点,借助美的形象进行德育教育。
  如学习《文天祥传》,通过学习文天祥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和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可以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的高尚情操。学习《琐忆》,通过对鲁迅先生“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伟大人格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尚品德。
  四、选好意象审美的话题,体会审美意味
  我们在审美教学中,应根据不同的课文,从不同的角度造好加工意象的话题,让学生形成主观感性意象或游离性意象,使其想象自由灵活、丰富多彩,但又不是随心所欲、凭空臆想。我在讲授《孔雀东南飞》时,拟定了下面了几个话题:1、刘兰芝的容貌美、形体美、风度美,2、关于焦刘的爱,3、焦、刘等人的性格特征,4、假如我是焦仲卿,5、假如我是刘兰芝等等,使学生带着问题直接与作品对话,而不是消极被动地、简单机械地接受作品内容,在对作品加以驰骋想象的再创造中,学生得到了审美的愉悦,正如欧阳修所说的“必得于心而会于意”(《书梅圣俞稿后》)。
  一个审美对象离不开真与美,是真、善、美的统一,它一般都有“意义层”与“意味层”,“意义层”是指对象显示的社会功利方面(属思想教育方面)的内容,它具体、直接;“意味层”,只能领会,不能具体说出,即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这样才能体会审美对象的意味。如《早发白帝城》,讲李白朝辞暮宿,千里之遥,一日即归。“千里”与“一日”的对比,显示出速度,具有强烈的轻快感。又以闻猿声的听觉来反衬舟行之速的视觉。水流湍急,一叶轻舟,如开弓之箭,急行如飞,瞬息之间,已穿过万千山峰了,如电影的快速镜头扑扑闪闪,又象三峡急流夺路而去。但只满足这些,则只是表面的。我们还应体察到这首诗不仅有外在的速度,而且有内要的律动――情绪律动。这就是意味――言外之意。而比这首诗前一点时间写的《自巴东舟行径瞿塘峡登巫山最高峰晚还题辞》,李白就没有这种感受了,诗的速度是缓慢的“辞山不忍听,挥策还舟孤”,我们仿佛听到了诗人的叹息声。为何会有两样?原来“晚回”正值李白流放夜郎途中,心情沉郁,景象苍凉,速度、旋律自然沉缓。“早发”即不同,诗人一旦遇赦,心情轻快,景象流走,舟行如箭,正是透露了诗人情绪的对象化了。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就要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地去揣摩、捕捉、追寻,其目标主要是包裹在形式外壳下的作家的情感、经历、意蕴,才可能达到“味之者无穷”的审美境界。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