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发言稿 > 【学会质疑,提高效率】 提高效率的好处
 

【学会质疑,提高效率】 提高效率的好处

发布时间:2019-02-05 03:51:57 影响了:

  【摘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能提出疑问,往往是一次认识飞跃的开始,所以引导学生学会质疑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从课前预习、深入阅读、课堂讲授等几个方面探讨了引导学生质疑的一些方法。
  【关键词】质疑 探究 提高
  
  教学认识论认为,教学过程中认识主体――学生和认识客体――教材之间还介入了一个起主导作用的“中介”因素――教师,从而形成一种三边互动的认识活动。教学过程中,作为主体的学生和作为主导的教师共同组成以教材为对象的互动过程,这一互动过程即:教读质疑。引导学生质疑则是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的必要形式。如果我们确认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又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两者在教学过程中的汇合、互动,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质疑、解疑的过程。这里说的质疑,不仅是通常所说的问题,而且是教学过程中师生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是对文本解读走向深入的一种方式。也必将成为贯穿于教学全过程的主线,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根本。
  教学过程中,教师是组织者,故而不能“放羊”;是启发者,故而不能填鸭;是激励者,就不能硬牵和强制;是传授者,就不能当讲不讲。教师越是指导有方,学生的主体作用就越能发挥。
  下面就引导学生质疑,改进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谈谈粗浅的想法。
  一、课前预习,初步质疑
  质疑探究,其目的是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习主动性和自学能力,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指导学生课前预习,让学生在课前提出不同问题,教师通过批阅指导学案,引导学生大胆质疑。
  引导学生使用工具书扫清文字障碍,这属于认读感知阶段,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只是表层的。接着可布置学生析题,就是解析文章标题。文章标题,是文章思想的集中表现,解析标题的过程,就是在初步感知的基础上对文章的思想内容进一步审视的过程。例如,学生在读《故都的秋》时提示让他们预习时认真思考标题的内涵,学生通过课前阅读思考,不难发现,表明地点,体现深厚的底蕴,表达作者深深眷恋,体现一定政治倾向等几层意思。
  再让学生思考(1)文章写了什么?这是关于文章内容的探究。(2)怎样写的?这是关于文章形式的探究。(3)为什么这样写?这是关于作者写作意图及思路的探究。学生课前经过依次上升的台阶,全面涉及文章的内容、形式以及作者的意图,经过这样的预习,学生课前不仅能初步完成文章的阅读,而且会产生很多疑问。
  我们必须要认识到,学生预习生成的问题是包罗万象的。此时,教师必须有一双慧眼,能够在学生提出问题的基础上进行甄别,使学生的疑问在课堂能够解决。学生的课前提问,乃至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是整个课堂教学的出发点。
  二、探究质疑,深入阅读
  面对一部作品,研读越深,收获越大,同时疑问也越多;相反,对我们根本无法读懂的著作,至少我们是提不出问题的。因此,在课堂教读过程中,引导学生深思质疑这样构成了,初步感知――分析文题――课堂教读――深思质疑的阅读过程,构成了阅读文章的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过程。课堂教学中如何引导他们逐步读出问题,如何合作探究,如何逐层解决问题:
  1.不忽视浅疑,激励质疑。有些学生由于语文基础较差,提出的问题最初只能限于字、词、句;有的同学则是没能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提出的问题较简单。这时教师应当因势利导,教学生由浅入深,逐步掌握文章的意蕴。
  2.要引导学生关注文字表达的异常处,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敏感性。在教读《归去来兮辞》时,我板书时故意把“抚孤松而盘桓”写成“扶孤松而盘桓”,细心的同学马上发现并指出我的“错误”,我借机指出这里的“抚”可否写成“扶”?学生迅速展开讨论,发现“抚”更能表现出陶渊明对孤松的喜爱之情。我借机追问,为何是孤松而不能说是松树?孤者,孤独、孤傲;这里以孤松自喻,有遗世而独立之意。接下来让学生自读质疑时,学生就提出了一些比较好问题,如,这一段有三次说到松,为什么?我借机让学生分组讨论,学生很快得出结论:一篇之中三致其义,正是强调归隐之志。
  3.将课文中语言的重点,进行改造让学生比较阅读,训练学生思维的敏锐性。如教读《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的第一段,常规教学要问学生:“这段文字表达了恩格斯的什么感情?交代马克思逝世的时间,为什么连”“三刻”也交代出来?写马克思的逝世,用“停止思想”,而不用“停止呼吸”,或“心脏停止跳动”,这是为什么?“还不到两分钟”“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永远地睡着了”,突出了马克思逝世时的什么情景?教学时我对这一段进行了改造――“3月14日下午,当代最伟大的革命导师与世长辞了。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间里仅仅一小会儿,当我们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逝世了……确实是永远地逝世了。”用课件显示让学生比较阅读。学生在比较中一品味,马上体悟到,在革命导师的葬礼上讲话,需要向全世界公布导师逝世的准确时间,强调这是全世界无产阶级永远难忘的时刻,表明马克思生命的每一刻对世界无产阶级都十分宝贵,饱含了对马克思的无限崇敬和赞扬之情;突出强调“还不到两分钟”,表达了恩格斯对马克思的逝世深感遗憾的惋惜之情;因为马克思是个“思想家”,所以用“停止思想”较准确;“去世”“走了”显得太一般化;“与世长辞”“逝世”不合具有演说性的悼词的语体色彩;“停止思想”“永远地睡着了”突出了马克思与世长辞时从容、安详的。
  4.对有质量的问题,除鼓励外,还应给予评论,使学生知可取法。学生的问题提出后,择其优者,交给全班讨论;讨论的过程,又是一个细读深思的过程。《林黛玉进贾府》通过“林黛玉进贾府”这一中心事件,让各色人等依次登场,黛玉先后见过贾母、王熙凤、贾宝玉,也去见过自己的母舅贾赦、贾政。但曹雪芹为何偏偏不让贾赦贾政直接出场,而把主要笔墨放在了二人居室陈设的描写上?当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时,我的内心无比激动。但我并未直接回答,而是让同学讨论。最初的讨论是失败的,不少同学不知从何下手。我启发道:如果让他们出场会怎样?于是,有的说也会和贾母一样先落泪后问候;接着就发现和前面的拜见贾母雷同,且流于表面;这样学生发现:见不着才是最妙的手法。是作者避实就虚,避难就易,既按礼规让黛玉见,又避免了与二人直接见面的场面,只能见到二位舅父的起居内室。
  三、释疑方式,以导为主,当讲则讲
  1.引导学生互动、讨论能解决的,教师坚持引导。在教学《项脊轩志》时,有学生指出,“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上朝,他日汝当用之!”一句,把自己的奶奶写的太荒谬可笑,“宣德间”老祖宗用过的“象笏”,作者怎么可能“他日”当用之?一经提出立刻就引起了激烈的讨论,经过讨论学生恍然大悟,奶奶送出的不是象笏,而是一份殷切的希望。
  2.当讲则讲。在教读《荆轲刺秦王》时有同学提出樊於期是谁?当时就把我问住了,读了《史记》《汉书》还真没想到这个题,同学又不能帮我解决,只好承认自己不知道,回去查资料。当天上网搜索无果,史书没交代,后来我发现,始皇时名将生死都有交代,只有桓�,在荆轲刺秦之前对赵作战之后消失,且“桓�”和“樊於期”读音最接近。我的解释学生并不十分满意,但激发了他们探究的兴趣。
  课堂上要用敏锐的观察力,时刻关注着学生的表情、动作、想法、意愿,适时点拨、引导、释疑,抓住每个学生思维火花绽放的机会,借以生成更多有价值的、意想不到的结果。这样久而久之,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课堂的效率自然会高。
  ★作者单位:安徽省宿州二中;安徽省宿州二中。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