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发言稿 > 追求精致教育,促进内涵发展 精致城市的内涵
 

追求精致教育,促进内涵发展 精致城市的内涵

发布时间:2019-01-26 04:16:20 影响了:

  实施精细化管理是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的需要,是学校追求完美、实现卓越的重要过程,是适应教育形势、打造学校品牌的必然选择,是提升学校整体水平、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学校管理的各个环节,必须精益求精,并使这种思想贯穿于整个工作的始终。武平三中现有42个教学班,学生2388人(其中城乡生源各占50%,留守儿童占21%),生源复杂、参差不齐,学校现有设施不完整,没有食堂、宿舍、围墙、操场等设施,乡下借读生部分租住民房。针对学校存在的问题,近几年来,我们提出“追求精致教育,促进内涵发展”的口号,着力从校园环境建设、教师队伍建设、德育综治安全、教育教学环节等方面实施精细化管理,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实践,使办学水平得到整体提升,学校连续五年“四率一分”评比居全县公立学校第一名。
  一、建设优美校园环境,努力打造“精品”校园
  马克思曾说:“人创造环境,环境创造人”。这句话高度地概括了人与环境的关系,强调人对环境的主导作用,同时又强调了环境对人的反作用。一个布局合理、设施完善、各具特色的学校楼馆,整洁优雅的校园环境,能使师生心旷神怡、赏心悦目,在求知、求美、求乐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启迪和教育作用,有助于陶冶高尚的情操,塑造美好的心灵,激发开拓进取精神,约束不良风气和行为,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我校创办于1995年,原为“平川初级中学”,原设计规模为18个教学班,2001年改为武平三中后扩大到42个教学班。面对办学规模的扩大,校园面积的拓展,学校的许多设施功能已不适应、不符合教育教学的需要。去年九月学校聘请规划设计人员着手对校园规划进行修改,高起点、高规格规划,使其更加合理,功能更齐全,同时充分考虑每一个细节,如画廊的位置、教学楼之间与综合楼的连廊如何连接,教师办公室的分布、楼梯出入口、教学楼卫生间的位置,楼梯扶手的材料、路灯开关的设置、花草树木的种植等都提早规划,考虑周详,无一遗漏,真正地体现了科学发展的慎密思维。并将规划制作成鸟瞰图,印成年画,在学校办公室、接待室张贴,使全校师生对学校的建设、发展目标非常清楚,让全校师生注重于学校的今天,更着眼于学校的明天。
  学校还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从最细微处入手,规范各处室、年段办公室的桌椅、橱柜摆放,更换了年段教师的办公桌椅,教师办公面貌焕然一新;教室的“十有”建设,做到统一制作,风格各异,大力营造“教室文化”;德育环境的“十二有”建设进行重新科学有序布置;在办公区、教学区走廊及通道被科学地加以利用,张贴“文明用语”牌,悬挂名人画像,张贴著名治学、做人、教育的名言警句,努力打造“走廊文化”,对室外横七竖八的电线进行全面整修,自来水管道保证畅通方便,增设多个洗手间洗衣池,花草种植的花池也进行美化装饰,优点体现到每一个细节。如今,一个干净、整洁、规范、优美、温馨花园式的校园环境逐步显现,令人耳目一新。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着力打造“精良”团队
  学校要发展,教师是关键,教师发展了,学生才能发展,学生发展了,学校才能创品牌,成名校。学校必须始终追求培养师德修养一流、专业功底一流、教育教学技能一流、学生热爱、家长放心的优秀教师群体。近几年来,我校在打造优秀教师团队方面进行“精细化”管理,做了一些实践和探讨。
  1.抓师德礼仪。教师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了学生的成长,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是一所学校发展的关键,我校每位教师每学年都要与学校签订师德师风建设责任状,学校针对“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进行细化,硬性规定武平三中教师师德礼仪“十二条”,特别是对教师上课迟到、接打手机、在校园抽烟和教师语言衣着进行了硬性规定,使师德教育体现在教师礼仪的最细微处。利用周末时间组织教师收看金正昆教授“教师礼仪十二讲”的光碟,对照自身存在的问题,寻找差距,改正缺点,提升教师个人品格和修养。
  2.抓素质提高。学校每学期为教师购买一本教育专著,要求每位教师认真阅读并做好一万字以上的学习笔记,每周学校给全校教师推荐一篇教育理论或经验文章,利用教工例会、德育综治工作会、教研会的时间学习教育理论或经验文章及收看专家讲座的录像片,做到开会必先学习,学习必有收获。今年春季开学,学校利用开学前的三天时间,组织教师收看魏书生老师的《如何当好班主任》、《给青年教师的建议》、《学校管理》等录像片,对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加强职业道德修养,以及提高教育教学技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一位参加工作二十年的教师感慨地说:“听魏书生的报告,胜读十年书”。
  在业务上学校对教师提出并实施了具体的目的要求:做到三个一(每学期有一本专业理论学习笔记;订一种以上专业杂志;撰写一篇有质量的论文);三个会(会说课、评课;会使用多媒体:会设计优质课);三个能(能写一手工整的粉笔字;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能胜任本学科的教学工作);三个必须(必须毫不放松业务进修,必须参加信息技术培训,必须承担一项以上教改课题);2008年,我校邱连香老师被派往新西兰进行为期2个月的英语国外培训;谢添玉、王珍等二位教师获取硕士学位。
  3.抓校本教研。2004年至今,连续几年坚持开展了“学习日”和“开放日”活动,即单周三为“学习日”,由教研组组长负责组织本组老师进行课改理论和本学科的业务理论学习;双周三为“开放日”,当天全校教师上课课堂对外开放,不仅全校教师之间可以随意互相听课,也欢迎其他学校的教师来校听课,不需提前通知,而且各班还要邀请部分家长来校听课。也规定每位教师当天必须听一节课。多年坚持下来不仅使教师们形成了自觉学习的习惯,也培养了教师认真钻研业务,注重教学实践的习惯。
  同时,我们还开展了“同课异构”的教研模式。以前教师公开课都是备课组内自行安排,上年度改为学校统一安排,每周四天(即周二至周五)的上、下午各安排2位同学科的教师开同一课题的公开课,上午的二、三节开课、听课,第四节评课,语数英安排在下午的一、二节开课听课,第三节评课,要求本教研组的老师均要去听课,并作为教师业务考核的依据,同年级备课组的老师留下来评课。这样的公开课模式,让教师们在课堂教学的对比中获取更多的教学设计方法,更有针对性,教学技能更快提高。
  结合人事局对教师继续教育的要求,我校每学年都制订了校本培训方案,对教师的校本培训分全校集中培训和教研组培训两部分,集中培训由学校统一安排培训时间和培训内容,如上学年共利用了七个周末各一天的时间,全校教师集中学习了《如何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如何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等内容。各教研组也有计划地安排了一些专业理论方面的内容,利用教研组会议时间进行学习。
  4.抓专业引领。学校认真落实青年教师培养计划,签订师徒同伴互助协议,大力实施《武平三中名师工程实施方案》,引导教师制定专业成长计划,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培训模式,让更多的老师与更多的专家、名师们接触。上学年我校选派了学校管理、班级管理、教学方面、课研究方面等共12名骨干教师到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参观学习,回来后要求开示范课、作专题讲座。经常邀请市普教室的教研员及省市县级名师到我校作专题报告。
  三、抓好德育综治工作,奠基学生精彩人生
  学校的德育过程本质上就是教育者把道德规范传递给受教育者,使受教育者形成道德的过程。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如果没有合理的、得到彻底实行的制度,没有行为范围的全法界限,任何高明的语言都弥补不了这种缺陷,制度越严格,越明确,它就越能形成定型的内部动力,这是形成技巧与习惯的基础”。学生心有规范,才能行有所依。
  1.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设置了德育走廊,在学生活动频繁处悬挂了名人画像、规范用语,在校门口醒目处张贴“学会做人,要做好人,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在校内张贴“知识改变命运、勤奋铸就未来”、在运动场地悬挂“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等标浯,真正让学校每一个地方都有德育的内容。教室文化建设方面,在尊重学生张扬个性的前提下,对桌椅、书本的摆放,班训、班规、宣传栏、卫生角、图书角的设置,课间有秩序,言行有礼貌等都有具体的要求,让教室真正成为学生陶冶高尚情操、激发学习热情、规范行为习惯的场所。
  2.规范学生行为习惯。学校本着“为每一名学生负责,让良好的行为习惯陪伴学生度过一生”的指导思想,确立行为习惯规范化理念,在学生中开展“十个好”教育,即“交好友”、“走好路”、“说好话”、“写好字”、“做好操”、“穿好衣”、“扫好地”、“骑好车”、“上好课”、“考好试”。我校每年三月和九月都开展“行为规范教育月”活动,广泛宣传贯彻《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从七年级到九年级学生,人人都要背诵《中小学生守则》和校园“八荣八耻”的具体内容。此外,班主任勤跟操跟班,深入学生,了解学生,拉近师生的距离,用教师的言行举止来影响学生,感染学生。学校注重学生生活细节和规范养成的过程管理和引导,把养成教育细化到具体的学习、生活中。
  3.创新学校管理模式。针对我校班生数多,全校性集会往往效果欠佳的情况,我校把每周一课间时间定为年段集会时间,实行年段每周一次的集会制度。在集会上,重点是总结上周学生在纪律、学习、文明班级评比等方面的情况,表扬好人好事、指出存在问题,提出努力方向。在课间操管理方面,除要求学生做到“快、静、齐”这一要求外,每班还安排了一位同学领操,确保学生做操动作规范、到位、有效。同时,做操完毕,学生站在原地收听校园广播(广播有“历史上的今天”、“安全纪律教育”等栏目),其后再集中分班级由班主任和领操员带领学生有秩序地回到教室,保证了整个过程的安全、有序。鉴于我校学生自行车多(全校学生自行车约有1500余辆)这一问题,学校把学生自行车的管理和交通安全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学生自行车按班级整齐停放在规定的位置上,做到头尾一致,形成一条线。学校要求学生规范骑车,不准自行车载人,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在学生上学、放学途中,每个关键的交通路口均安排了值日教师督查、维持。广大家长、群众是这样说的:“三中学生停放的自行车,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看到三中学生骑自行车,我们感到武平三中的确把‘育人’工作具体到了细节中,从校内延伸到了校外”。
  4.努力构建德育网络。我们还广泛动员社会和家庭,形成德育工作齐抓共管的格局,学校通过后进生家校联系卡、学生节假日跟踪卡、定期进行家访等,与家长协调沟通,及时了解学生在家的思想动态,不断巩固已有的教育成效。强化法制教育,聘请法院、派出所的民警为辅导员,每年举办1-2次法制教育报告会,经常组织学生到法院进行审判旁听,增强学生法制观念。同时,积极探索军校共建的新途径,常年聘请武装部教官、武警官兵为军事教官,持之以恒地开展军事化训练活动,既磨炼学生的意志,又提高了学生的自理能力。
  四、加强教学环节管理,努力打造精致课堂
  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是事关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学生前途和命运的大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一切工作的中心。课堂教学是学校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在当前“减负提质”的新形势下,切实加强课堂精致管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所在。
  1.强化质量意识,确立“质量生命线”意识。学校校长室、各职能部门与教师签订教学质量目标责任书。语、数、英主要学科平时加大教学质量监测,做好阶段性分析;改进学科教学质量评价机制,对语文、数学、英语等质量评价,坚持“重平时”、“看三率”的原则,即评价注重教师平时的教学效果、学生平时学习情况;评价一看平时考试“合格率”、二看“优秀率”、三看“提高率”,每次考试,要求多印30%的试卷,让一部分考试不理想的学生进行重考,做到考后一百分,以重考成绩进行统计,树立学生的信心。
  2.实施素质教育,规范教学流程。充分抓好各环节之间的联系,切实加强集体备课的管理,坚持备课组每周一次的集体研讨会,要将备课与上课结合好,作业与上课结合好,练习、测试与上课、作业结合好,各科实行“每周一练”制度,要求“周练”精心设计,认真批改讲评,无论是试卷还是平时练习,绝不允许教师拿“题集”进行打印,要求每份试卷练习都要标明出卷人、审核人、校对人,以示负责。作业各学科统一格式,每学期举行优秀作业展评,使抓“教学质量”真正成为学校工作重点之一。
  3.强化教学重点,凸显课堂实效。我校坚持落实教学工作的“十字”方针。即备课要“深”、上课要“实”、作业要“精”、教学要“活”、手段要“新”、活动要“勤”、考核要“严”、辅导要“细”、负担要“轻”、质量要“高”,学校在以上十个方面都制定了严格的考核规程。硬件规定教师课堂讲授不能超过30分钟、学生提问互动面一定要达到30%、学生上黑板演练和课堂作业的出错率不能超过30%。
  4.搭建展示平台,张扬教学个性。积极推选“精品化课堂――名师示范课”活动,突出“构建和谐、高效、有效课堂”研讨活动,每学期教师都要开设一节公开课,学校专门装修了一间听评课教室,开展“同课异教”的教研模式,通过二位教师同上一个课题的公开课教学活动,使教师的教学能取长补短,评课更有针对性。每学年举办课堂教学大赛,组织“青年教师大比武”活动,为青年教师搭建学习、展示的平台,鼓励张扬教学个性,培养教师的竞争意识,收效甚好。
  5.深入课堂一线,加强听课管理。为了更深入地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学校实行每周一次的“点课制”,由教导处组织相关人员临时通知,推门听课,听完课还要对教师平时的教学情况进行学生问卷调查,如对课堂教学不满意,学校还将安排一位校级名师进行授课,起到示范观摩的效果,通过点课制,极大地推动教师平时的教学工作,学校能更全面地了解考评教师的教学情况。
  通过学校近几年来精细化管理的实践和探索,依托全校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优化了学校管理内容,注重了管理效益,彰显了办学特色,促进了学校工作的全面整体提升。
  (责任编辑:林文瑞)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