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发言稿 > [坚持以读为本,提高阅读教学效率]把握年段目标,提高阅读教学效率
 

[坚持以读为本,提高阅读教学效率]把握年段目标,提高阅读教学效率

发布时间:2019-01-29 03:46:48 影响了:

  阅读教学是以指导学生阅读课文为内容,以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习惯为目的的教学活动,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它直接关系到识字、写字、写作、口头交际等方面的教学。而朗读又是阅读教学中最为基本的方式,是阅读的起点,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实践证明,要使阅读教学真正落到实处,教师必须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为学生创设主动阅读的时间和空间,把阅读主动权交给学生,从读出发,以读为本,把“读”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使学生在泛读、精读、品味祖国语言文字的基础上去发现美、领悟美、感受美。因此,研讨“读”在提高学生语文能力与素质方面的积极作用,对于每一位语文教育工作者来说,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充分认识“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的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但现实的阅读教学,教师只注重了课文的词语分析,篇章结构和主题思想的讲解,花费了大量时间来“讲”和“说”,而忽视了学生读的练习。一、两个课时下来,学生依然是读不通畅,品不出“味道”,对课文自然缺少情趣。这种“以理解为目标,以讲解为手段”,缺少朗朗书声的教学方式,极大抑制了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和语文素质的提高,影响了语文教学的发展。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坚持“以读为本”,重视学生朗读训练,使学生养成大声朗读的习惯。实践证明,小学生学习语言的方法不是靠理性的分析,而是靠对语言的直接感受,朗读便是对语言的直接感受。一篇文章,通过朗读,读出抑扬顿挫、读出神情语调来,比单纯用笔写和用眼睛看所得的印象要深刻得多,文章读得越好,越能说明学生对课文理解得深、透,对文章的感染也越强烈。一篇语言精美、词汇丰富、情感真挚的文章,若能反复朗读,朗朗上口,熟读成诵,书本的语言就会变成学生自己的语言。长此以往,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自然就会提高,语文学习能力和素质就会得到很好发展。
   二、创设积极参与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朗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的前提,兴趣对于朗读训练显得尤为重要。在教学中,教师要创设积极参与的课堂氛围,把朗读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不失时机地为学生尽可能地创设主动朗读的时间和空间,营造读书的氛围与情景,让学生爱读书。只有学生想读、乐读,才会用心去读,才能读得入文、入情,才能吸引学生主动融入阅读情景,感受语言的神奇,内容的丰富多彩,内蕴的意味绵长。
  要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课堂上教师的范读是必不可少的。特别是小学生低年级学生,他们的思维能力、理解能力尚低,但模仿能力很强。因此,教师的范读或录音示范能让他们较快地掌握朗读的语气、语调。教师充满激情,声情并茂的范读,不仅可使学生听准字音,揣摩读法,还可带领学生进入课文创设的情景,唤起学生朗读的情感,迅速调动学习兴趣。指导学生朗读时,在初步感知课文后,应该让学生沉浸在课文中,去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感悟作品所蕴含的情感,让学生在朗读中品析自己喜欢的词句,通过示范,学生才能把握文章感情基调,通过学生绘声绘色的朗读,才能随着作者感情的跌宕、心潮的起伏,思维的翻腾去心领神会,让学生真正体味到把书读好的乐趣,从内心深处唤起学生对朗读的深爱,从而真正激发学生对朗读的兴趣。
   三、指导学生学会读书、读好书
   如何指导学生学会读书、读好书、爱读书是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共同的责任。要贯彻《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以读代讲”、“读中感悟”、“读中体验”的新理念,就必须教会学生学会读书,让他们掌握必要的朗读技巧和方法。
  1.培养良好的朗读习惯
   良好的朗读习惯要从小学低年级做起。在指导学生朗读时,要求学生做到坐姿端正、口齿清楚、声调自然,能自觉地、专心致志地读,要引导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学会积极地思维,思考问题要求异、求深,只有做到边读边想,才能把文章读得正确,读得流利。
   2.打好朗读的基本功
   朗读既是阅读的一种提高,又是阅读能力的一项巩固训练,朗读能力的获得只有靠训练,在不断的训练中打好基础。
   首先要在读“正确”上下功夫。即不读错字,不添字,不重读,不颠倒字词,不唱读,读书时要做到口到、心到,学生达到了正确朗读,就初步形成了读书能力,这是对小学低年级的要求。
  其次要在读得正确的基础上力求读得流利。要流利地读课文,就是在读书时不断读,不读破句,要扩大视读广度,做到停顿正确,经过反复诵读,才能做到流畅自如。
  有感情地朗读是对中、高年级的要求,它是在正确、流利地读、并对文章有深刻理解的基础上才有可能达到的。教师在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时,要先引导学生深刻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带着对文章的情感读文,让学生的情感在读书声中流淌,读文时就能有身临其境之感,再加上正确处理重音,运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感情就会自然地流露出来了。
   四、要开展形式多样的朗读训练
   要使朗读课堂充满生机、活力,要需要用灵活多变的形式激活学生朗读欲望。
   1、自由朗读
   初读和学完课文的品读阶段,可采用较宽松的自读形式。初学课文,安排学生自由朗读,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读的内容、速度、方法,能读懂多少就读懂多少,想怎么读就怎么读,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朗读形式,尽情诵读,有利于发现朗读难点,便于发现问题。
   2、范读引导
   范读有录音范读和教师范读。范读是教师引导学生突破朗读难点的有效方法之一。录音范读中朗读的字正腔圆,是标准、规范的普通话,让学生在入门时就接触准确无误的读音,有利于避免学生读错,读不到位的现象。对于难于把握朗读要领,又需要通过朗读达到训练目的的文章;对精彩的片段进行研读,却又朗读不好时;对难以把握朗读节拍、容易读破句子的文言文,要通过教师范读来引导学生达到朗读要求。
   3、分角色朗读
   针对文学作品的部分文体――小说、戏剧的学习,适合分角色朗读。分角色朗读可以充分发挥其语言艺术、领悟作品内涵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做示范,引导学生模仿、揣摩、品味人物对话的言外之意,再结合自己的理解进行分角色朗读,使朗读者进入作品之中,扮演作品中的人物,把握人物形象,演绎作品。这种朗读方式,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
   4、配乐朗诵
   教学中借助音乐调动情感,烘托、渲染课文的思想内容,创造美的氛围,让悦耳悠扬的乐章对情景产生的形象和朗读课文内容有机地融为一体,在审美追求中提升对作品的理解,陶冶性情,升华思想,让学生合着音乐的节拍朗读课文,让音乐和课文的意境连结在一起,在审美享受到过程中更深刻理解课文。
   5、借助多媒体看图朗读
   低年级的课文有插图,适时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利用投影,多媒体课件,让学生看图朗读,进入情景,使学生在视觉的体验中获得美感,进而提高朗读效果。
   当然,朗读的形式还有多种,在教学工作中,我们要根据学生、课文的具体情况灵活选择。只要我们在教学工作中不断探索,勇于实践,真正做到“以读为本”,尊重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会读、善读的主体潜能,提高他们感悟祖国语言文字的浓厚兴趣,阅读教学的效率是完全能够提高的。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