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发言稿 > 【在发展幼儿语言过程中培养思维能力】如何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
 

【在发展幼儿语言过程中培养思维能力】如何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

发布时间:2019-01-29 04:03:52 影响了:

  〔关键词〕 语言;做法;目的   〔中图分类号〕 G612〔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8)07(A)―0054―01
  
  语言是人类进行交流和表达思想的工具。在幼儿阶段,语言不但是幼儿交际的工具,更重要的是他们认识环境的工具,也是巩固知识,发展思维的工具。因此,发展幼儿语言能力是关系到幼儿智力发展的重要因素。
  小班的幼儿在进园时,教师在教他们读“花园”时,他们往往说成“发言”,这说明他们的口齿还不够清楚;当他们想让教师给皮球玩时,只会用手指着皮球说“球”,这又说明他们的词汇很贫乏。因此,对小班的幼儿进行专门的发音训练,增大幼儿的词汇量是幼儿语言教学的第一课。而3岁~4岁的幼儿,完全是用自己的感觉去认识世界的,其形象思维能力仅处于萌芽阶段。因此,幼儿从正音到学会用词的过程,就是对认识事物从感觉到知觉的发展过程。根据这一规律,对小班幼儿进行语言教学,教师应该从教名词和动词入手,使之从对具体事物的认识转化为内在的认识。我采用了如下做法:
  首先,引导幼儿认识事物的个性特征,然后进行词的发音。小班幼儿一进园,我就根据幼儿的心理特点,拿出幼儿喜爱的玩具吸引他们,使幼儿产生兴趣,同时进行发音训练。如拿出玩具娃娃对幼儿说:“小朋友们,老师手上拿的是什么?”幼儿回答后,我接着念“娃娃”这个词,当幼儿念准了“娃娃”的发音后,我接着说:“这个娃娃多么可爱啊!她有一张圆圆的粉红色的脸,她整天看着你们笑眯眯呢!她见你们很乖,就来和小朋友一起唱歌、跳舞、画画、讲故事……”我介绍完“娃娃”之后,又拿出其他玩具逐一介绍:长胡须的小花猫,它白天喵喵叫,晚上捉老鼠;卷尾巴的小黑狗,见了陌生人汪汪叫……然后教幼儿反复读准“娃娃”“小花猫” “小黑狗”等词,并让幼儿模仿它们的叫声与动作。并让幼儿在游戏中,对已学过的词语的发音进行复习,加以巩固。
  其次,在幼儿认识事物属性的基础上进一步要求幼儿不仅要发音清楚,而且要求幼儿对每一个词所代表的事物的形状、颜色、声音、气味、性质等各方面的属性进行整体的联系,从而得出该事物的概念。如认识“香蕉”这个名词,我先让幼儿看到香蕉这种实物,然后让幼儿运用各种感官了解香蕉的形状是弯弯的,熟了的香蕉表面颜色是黄的,用手摸是光滑的,用鼻子闻它的气味是香的,吃到嘴里的滋味是香甜的。这样,幼儿的各种感觉器官分别发挥作用并将香蕉的各方面的属性传到幼儿大脑后,幼儿就形成了有关香蕉的印象,教师再进行启发,幼儿就会牢牢地记住香蕉的特性,认识它就是香蕉。以后,当教师再抽象地说“香蕉”这个词的时候,幼儿就会知道它代表什么东西了。如果教师脱离了幼儿的现实生活,单纯地说香蕉这个词,则这个词对于幼儿来说只是一个没有意义的概念,无法起到增长知识的作用。
  最后,幼儿通过感知认识了一些事物,掌握了一些词,在此基础上教师就应该进一步引导幼儿学一些简单的句子。如小鸟飞来了,蜜蜂采花蜜等。与此同时,还可以根据幼儿接触的日常生活,教给他们一些日常生活用语和交际用语。如早上起来我自己洗脸,“老师,早上好”等。
  综上所述,幼儿园语言教学中,教师必须要注意幼儿语言的发展和思维活动的关系。语言是以思维活动为依据的,它又是思维发展的基础,可见,语言和思维是不可分割的。在发展幼儿语言的同时,教师要注重发展幼儿思维能力,这才是幼儿语言教学的目的。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