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发言稿 > 思想政治课概念教学之我见|思想政治课之我见
 

思想政治课概念教学之我见|思想政治课之我见

发布时间:2019-01-29 04:12:52 影响了:

  〔关键词〕 思想政治;概念教学;    理解;分析;辨析;深化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1)
  07(A)―0078―01
  
  在高中思想政治教材中,一个个政治概念是知识的细胞,学生只有弄清了每一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真正理解了概念,才能利用概念进行推理、判断,形成科学的理论体系,才能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各种能力。因此,如何搞好概念教学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有着重大的意义。
  一、创设情境,理解概念
  概念是人脑对客观事物共同的和本质特征的反映,是抽象思维最基本的单位。在抽象与概括的基础上,人脑便形成了各种事物的科学概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组织教学,这样才能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例如,“价值”是经济学中的一个最基本的概念,对学生来说也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平时学生所接触的关于“价值”的概念是指事物的有用性,也就是“使用价值”,而经济学中“价值”的含义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在教学时,笔者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出示了三幅图片,一幅是农民种田产出粮食,一幅是工人做工造出电视机,一幅是理发师给人理发,然后让学生思考:“待售的粮食、电视机以及理发师的工作,它们的价值是什么?”这些劳动的方式虽各不相同,但它们都包含了人类的脑力和体力。在笔者的引导下,学生很快就理解了“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以及“价值”的含义。
  二、咬文嚼字,分析概念
  概念是用词语来注释的,科学的概念用词精确,富有严密的逻辑性。在教学某个概念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认真分析概念的组成,分析概念中各要素的含义,这样有助于学生准确掌握事物的概念。例如对“纸币”这一概念,教材中的表述是“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纸币是学生非常熟悉的事物,但学生对纸币的了解仅仅是感性的,对纸币的深刻内涵知之甚少,教师在教学时应引导学生对这一概念进行深入挖掘。理解这一概念要注意两点,一是“强制使用”,二是“价值符号”。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纸币为什么要强制使用?”在日常生活中,学生是没有这种体会的,他们一时也难以理解。要理解这一点,就必须理解“价值符号”。教师可以让学生深入讨论“纸币是否有价值”,最后得出结论:纸币和它所代表的金属货币相比,其价值几乎等于零。正因为纸币无价值,所以在纸币使用之初就需要国家用强制力来保证施行。这样通过对概念中关键词句的分析,学生对概念就会有全面而深刻的认识。
  三、比较异同,辨析概念
  思想政治教材中有许多相似概念,从字面上看没有多大差别,但是其含义却不同。如果不能准确理解概念,学生就无法形成正确的知识体系。例如,经济学中的“价值”与“使用价值”,“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个别劳动时间”,哲学中的“意识”与“认识”,政治学中的“专政”与“专制”等,教师教学时要以表格的方式对概念的各个特征进行比较,既要找出相同点,也要比较不同点。例如,高一新教材中对“有限责任公司”与“股份有限公司”的特征进行了列表比较,所以学生对这一对概念就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教学时,教师应向学生渗透这种学习方法,提高他们鉴别事物的能力。
  四、加强应用,深化概念
  应用概念是指把已经概括了的一般的内容和原理应用到个别的、特殊的场合。掌握概念的目的在于运用,在运用概念的过程中又可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例如,“商品”是经济学中的基本概念,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概念。“商品”概念的表述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理解“商品”的概念要把握好两个内涵:一是用于交换,二是必须是劳动产品。这个概念很简短,也很好记,但它的外延十分大,学生记住了不等于理解了。为了让学生准确地把握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笔者用提问的方法帮助学生。“阳光是不是商品”、“商品就是用于交换的工业品吗”、“商品就是用于交换的物品吗”、“废品是商品吗”,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讨论,学生对商品的外延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特别是通过对最后一个问题的讨论,学生形成了辩证思维:一样物品是否是商品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笼统而定。
   编辑:王妍玮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