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发言稿 > 突破传统 [文思结合,突破传统]
 

突破传统 [文思结合,突破传统]

发布时间:2019-01-29 04:13:07 影响了:

  〔关键词〕 写作教学;案例分析;教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 G633.34〔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1)07(A)―0071―01
  
  中国的传统文化根本上是一种感悟文化,与偏于分析的西方文化不同。比较而言,西方人的理性思维正是我们所缺乏的。目前,中学生在繁重的学业压力下,难免变得浮躁、功利,不愿思考,不善思考。新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开发人的潜能的需要,是使语文教学融入改革大潮的需要,是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培养创造性人才的需要。而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既是一种语言训练,又是一种思维训练,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那么,如何在写作训练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以下是笔者的一节作文课的教学案例,希望对各位同仁有所启示。
  案例描述
  要写出一篇好的作文,选择写作材料显然是重点,是决定教学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正当笔者为选择什么写作材料苦恼时,脑海中忽然闪现出教读《魏武将见匈奴使》这篇课文时的情景,当时归纳“曹操”这一人物形象时学生们各抒己见,讨论异常热烈。我想:这不就是一个极好的写作材料吗?
  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听到这个提议后情绪有了明显变化,个个跃跃欲试。笔者把学生分为四人小组进行讨论,要求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任选角度,合理想象人物的内心活动,然后说说什么是真正的风度。话音未落,学生们已经开始了讨论。
  笔者发现在讨论中每一位学生都能积极思考,各抒己见。没料到一节看起来普通的作文课竟然能给学生提供一个讨论和探究的机会,既增强了学生的写作兴趣,也培养了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二十分钟后,笔者组织学生们进行课堂发言,陈述自己的观点,学生纷纷举手,有的学生甚至迫不及待地站了起来,喊着:“老师,我说!老师,我说!”
  第一小组的代表是这样汇报的:我们小组是从曹操的角度立论的,有以下三点:
  1.什么是真正的风度:一个人的身材、容貌、姿态固然能反映出一个人的风度,但修养、情操、气质对表现一个人的风度更为重要,人应当追求真正的风度。
  2.充分相信自己
  3.不要妄自菲薄
  第二小组的代表是这样汇报的:我们小组是从匈奴使的角度立论的,有以下两点:
  1.慧眼识英才:赞扬匈奴使对风度的正确认识和敏锐的观察力,从而论述人的风度是一个人精神风貌和内在气质在其言谈、举止、态度等方面的外在表现,切不可以“形”取“雄”。
  2.人不可貌相
  第三小组的代表是这样汇报的:我们小组是对崔琰与曹操进行比较后立论的,有以下两点:
  1.“形”胜不如“神”胜:真正的风度是人的内在气质的外在表现。崔琰形象伟岸,但英雄气质不足;曹操形象不佳,却难掩其英雄之气。人们对风度的追求,应当注重情操的陶冶、气质的培养和修养的提高,切不可舍本逐末。
  2.应当追求真正的风度
  在学生们的讨论中笔者适时地将讨论由“人”的角度,引申到“理”的角度,针对人们只重形式,忽视内容,只言现象,不看本质,被表象所迷惑而上当受骗的社会现实立论。
  几分钟后,又有学生发言。一位学生说:“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还有一位学生说:“不要被假象所迷惑。”另一位学生说:“买椟还珠不可取。”就连平时不大发言的一位男生也站起来发表了自己的意见。接下来的写作课上,出现了平时少有的、学生埋头奋笔疾书的场景,交上来的习作也异彩纷呈,闪烁着理性思维的火花。
  教学反思
  以往的作文指导课,总是由教师拟好题目后指导学生审题,明确写作的重点和选材的详略,而后任学生苦思冥想、挤牙膏似的写出作文。这节作文课笔者以讨论的形式展开,抓住了教学的兴奋点,所涉及的问题具有研究价值,充分调动了学生探究的欲望,讨论成了每一位学生自发的需要,从而形成了每个学生独特的思维体验。语文教学提倡学生自主、自学、自悟、自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兴趣,营造快乐、宽容、和谐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编辑:沈丽琼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