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发言稿 > 产品生命周期的四个阶段【教育技术生命周期研究】
 

产品生命周期的四个阶段【教育技术生命周期研究】

发布时间:2019-01-30 04:10:52 影响了:

  ● 教育技术外部性   从一般意义上看,教育技术的发展,如多媒体课室技术的出现,大大拓展了教师课堂上的教学资源和手段,从而提升了教学效果。这种益处显然是教育技术所引发的“外溢”,而对于受益人,这近似一个“免费的午餐”,因为教育技术使用者无须支付全部技术研发的费用。
  公式1:RA=R(X1A,X2A,X3A,…XnA,CET)
  借用公式1来判断教育技术对其使用者的成本收益函数的影响,X1A,X2A,X3A,…XnA表示教育技术使用者A为了提升自身的学习效率而动用的各种经济资源,这些资源都在A的决策范围内,而CET的影响并不在A的决策范围之内。
  当然,所有的教育技术手段在给教师和学生带来正外部性影响的同时,也可能会产生一些负面影响,这将导致如下的结果:教育技术对使用者的影响越大,使用者的学习效率有可能越低,即d(RA)/d(CET)0,正外部性的格子之所以是平的,其原因在于设计研发人员对技术的正面评估存在一个平均的预期数值。
  2.教育技术实施使用阶段的外部性
  按照一般规律,任何一项教育技术给使用者的“好处”都会衰减,因此下图中,实施使用阶段的正外部性格子高度低于设计规划阶段正外部性格子的高度。伴随实施使用阶段正外部性的衰减,教育技术开发者的预期盈利将遭遇威胁,当然,影响衰减速度的因素也可能来自该技术之外,比如,市场上又诞生了另一项性能更优越的技术。但是使用者不会立刻抛弃该技术,一方面是因为使用者已经对技术产生了依赖;另一方面是由于该技术的正外部性影响仍然比较显著。
  3.教育技术修订阶段的外部性
  面对教育技术实施使用过程中正外部性的不断衰减,技术开发者往往都会选择修订的策略。经过修订的教育技术,一方面提升了使用者的兴趣,扭转了使用者对技术评价一路下滑的局面,下图中修订阶段正外部性格子,教育技术正外部性在修订阶段的逐渐上升,上升的趋势反映了技术修订对于延长教育技术生命周期的重要性。但上升的高度一般不会超越实施使用阶段,毕竟技术修订是在“旧”的技术基础平台上的“小修小补”;另一方面,教育技术修订在很大程度上重新引发了使用者对其的依赖性,因此该阶段的教育技术负外部性呈现继续增强的趋势。
  4.教育技术再使用阶段的外部性
  通俗地讲,如果把一项教育技术比作“大厦”,那么该技术设计规划所依托的技术基础就好比“大厦的根基”,而修订与改进则是对这座“大厦”局部瑕疵的“小修小饰”。修订改进后投入使用的教育技术,其对使用者的吸引力最终将由于上述种种局限性而日趋下降,这就好比经过“小修小饰”的大厦虽然表面焕然一新,但终究逃不过破败动摇的结局。该阶段教育技术对使用者的影响可以借助下图中再使用阶段正外部性格子表示,该阶段末期,教育技术的正外部性已经趋近于零,与此同时,虽然该技术给使用者带来的便利与高效正在迅速减退,但是使用者对于该技术的熟悉与熟练程度却与日俱增,因此再使用阶段负外部性格子呈现增强趋势。
  
  5.教育技术终结与更新阶段的外部性
  在教育技术的终止与更新替代阶段,虽然使用者不再使用该项技术,但是使用者对该技术的熟悉与熟练程度却达到了鼎盛时期,这种熟悉与熟练可以看作使用者对该技术的依赖性,因此从下图中第五个阶段看,此时期教育技术的负外部性在整个生命周期中处于最大化。该阶段教育技术负外部性最大化的特点可以解释这样一个现象,即每一次新教育技术的开发者往往都不会另起炉灶,而是在充分吸收之前流行的相关教育技术特点的基础上,辅以新的设计理念和技术知识手段。
  ● 结论与启示
  承认教育技术对技术使用者的外部性,就可以通过教育技术外部性的变化特征来看待教育技术的生命周期。在教育技术设计规划、使用、修正、再使用、终结直至被另一项新的教育技术所替代和更新的五个阶段中,教育技术正外部性在整体上呈现出衰减的迹象,而教育技术负外部性则呈现出增强的特征,教育技术负外部性不断增强的特点可以解释新旧教育技术相互承接的内在原因。探讨教育技术外部性的变化规律,提供了教育技术生命周期研究的一个新视角,从而也为教育技术评估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