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发言稿 > 高中地理综合实践活动_博客 高中地理环境教育综合实践活动探究
 

高中地理综合实践活动_博客 高中地理环境教育综合实践活动探究

发布时间:2019-02-02 04:34:31 影响了:

  摘要:高中地理环境教育实践活动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构建开放式高中课程,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学生切实认识到“学习对生活有用”。在高中地理环境教育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将课内外有机结合起来,开展研究性学习、社会调查、野外实践活动等,深化学生的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通过研究活动的开展,我们摸索出了一个“三段十五步”的高中地理环境教育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模式教育
  
  一、高中地理环境教育综合实践活动的意义
  环境问题在现代社会越来越严重,加强环境教育,增强环境意识,是高中地理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为了让学生更好、更深刻地了解我国环境问题,增强环境意识,探究解决方法,我们试图探讨将环境教育贯穿于各种综合实践活动中,让学生通过环境观察、实践、调查、分析、归纳,获取环境知识和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念,走出长期以来只在课堂上大量灌输知识概念,忽视实践技能,限制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学模式。
  二、高中地理环境教育综合实践活动中应该贯彻三个必须
  1.高中地理环境教育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必须紧扣课程改革的时代要求和发展趋势。时代要求我们培养素质型人才和创新型人才,新的教学改革要求我们探索新型的教学模式,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高中地理环境教育实践活动可以作为很好的切入点,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多种活动项目和活动方式,综合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开展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性、自主性、创造性、趣味性为主要特征的多种活动内容的教学形式,从而促进学生情意、操作技能和认知协调发展。
  2.高中地理环境教育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必须结合学校所在区域,紧密联系乡土地理内容。第一,各区域都有不同于其他区域的地理特征,各区域可持续发展必然采用不同措施。所以,以区域为单位,结合具体区域的地理环境特征,就能更有针对性地研究相应的可持续发展策略。而且,结合学校所在的具体区域进行研究能培养学生严谨务实、追求真理的科学态度。第二,乡土地理是学生进行综合性学习的载体,为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活动提供了一个研究的平台。从理论上来说,“区域可持续发展”属于应用地理范畴,具有极强的实践意义,并且区域可持续发展是一种综合研究。学生通过调查收集身边的资料进行研究性学习,不仅有助于学生进一步掌握地理学的学习和研究方法,而且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将地理各要素综合起来研究的能力。
  3.高中地理环境教育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必须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切实有效地管理好外出调查的学生。根据我们对高一刚入学的新生的问卷调查资料显示,大多数学生在初中经常使用的学习方法是背诵法,普遍感到地理很难学,对地理学科学习兴趣不浓。因此,为使课题研究能够顺利地开展,首先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水平,在学生现有的学习习惯与课改所倡导的新型学习方式之间取得可行的转化措施。其次还要充分考虑学校的实际情况。如学校以往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经验、学校的关系网、学校所在地的环境情况,学生生源的分布,制定对学生外出调查的管理措施,学校的图书资料和校园网建设等情况,这些方面都是必须考虑和做好准备的。
  三、试行高中地理环境教育综合践活实动教学模式探究
  高中地理环境教育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组织形式,从教师的角度来看,有一个发动、调动、助动的过程;从活动本身来看,有一个准备、活动、拓展延伸的过程;从学生的角度来看,有一个萌动、主动、自动的过程。这三个过程相互作用、协调运转,促进教学的良性循环。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组织,教师处于辅导、指导、诱导的地位,学生处于主导、主体的地位。教学核心是学生的“活动”,没有“活动”的实践活动课,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实践活动课。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组织形式,因其活动内容的丰富多彩而呈现出千姿百态。因此,不可能详细列举各种活动课课堂的组织形式。目前,我们实验研究的高中地理环境教育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设计主要采取了下述两条思路:一是活动方案式,主要包括活动标题、活动目的、活动对象、活动内容、活动场地设计与器材准备、活动程序(准备阶段、实施阶段、总结阶段)、活动的方式和方法、活动的总结与体会。二是主题活动式,就是指围绕着一个主题,鲜明而突出地提出所要解决的课题,运用多方面的知识、多种能力、多种手段解决问题,使教学过程时空交错,充满立体感,发挥整体效用。
  我和我领导的课题组的老师们,通过大量的教学实践,研究总结出了一个“关于高中地理环境教育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模式”,即“三段十五步式高中地理环境教育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模式”。“三段”指的是:准备、实施、总结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各有五个步骤。具体如下:
  1.准备阶段:第一步,老师根据课本进程选定活动主题。第二步,宣传发动学生。第三步,学生通过网络、图书室、阅览室等搜集有关主题的资料。第四步,举行专题讲座和技能培训。第五步,加强社会沟通,开发校外课程资源。
  2.实施阶段:第一步,小组确定活动地点。第二步,小组制定活动计划。第三步,老师和学生共同设计活动过程性表格。第四步,与相关部门联系。第五步,学生实地开展研究性学习。
  3.总结阶段:第一步,学生整理小组相关表格和活动记录资料。第二步,班级讨论会,分个人、小组、老师三个层面进行总结交流。第三步,整理出研究出的内容。第四步,老师与学生共同探讨问题的解决方法。第五步,学生写出活动心得和活动日记。
  我们通过这个模式有效地进行了环境教育,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增加了学生知识的信息量。学生在参与活动中培养了动手和动脑能力。在整个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很强,学习兴趣也很高。通过活动,学生们了解了社会,了解了生活,也了解了所学知识,并且能够站在更高的高度来发现问题,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方法。同时,学生也学会了如何与人打交道,培养了情商;学会了如何设计问卷调查,如何分工,如何解决问题等一系列的知识。而这些能力的培养又反过来打开了学生的思路,扩大了视野,让学生养成了科学意识和思维方式,能够从大局着眼,小处着手,将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在实际操作中,能够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全面提高了学生的素质。
  四、高中地理环境教育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评价
  要开展高中地理环境教育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教师应该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初步构建一个教育评价体系,制定评价细则。秉持着“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以师生互动构建为基础,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根本宗旨”的现代教育理念及方法体系,评价应更强调个性化和差异性的评价,关注发展过程,评价内容综合化,评价主体多元化,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构建高中地理环境教育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评价体系,有利于促进学生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使之不断积淀和发展,优化自我素质结构,促进学生各方面素质得到和谐发展。
  (责编 张翼翔)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