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发言稿 > 【试论现代学校制度的目标追求】基本诚信制度的目标是什么
 

【试论现代学校制度的目标追求】基本诚信制度的目标是什么

发布时间:2019-02-04 04:06:24 影响了: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适应中国国情和时代要求,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的新型关系。那么什么是现代学校制度呢?
  现代学校制度是以现代教育观念为指导,以学校法人制度为基础,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校组织制度和管理制度为主要内容,学校依法进行自主管理,具有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等特征的新时代学校制度的理论框架和学校管理实践模式,是现代学校教育所经历的变迁在制度层面上的反映。与传统的学校制度相比较,现代学校制度以现代教育观为指导,教育产权清楚,学校权责明确,政校分工合作,学校资源配置能得以优化。
  建设现代学校制度是学校发展的必由之路,明确现代学校制度的目标追求是构建现代学校制度的起点。
  
  一、为什么要明确现代学校制度的目标追求
  
  所谓现代学校制度的目标追求,就是现代学校制度到底要解决什么问题,也就是为什么要建立现代学校制度的问题。目标具有明确的导向性,可以使我们从纷繁复杂的问题中理清头绪、明确方向、抛开枝节、突出重点、直奔主题。
  建立现代学校制度要涉及到许多问题,特别是当前我国教育改革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有些与学校制度有直接的关联,有些有间接的联系;有些表面上没有联系实则与学校制度生死攸关;有些属于现代学校制度生成的一般环境要素,有些是现代学校制度构建的必要条件;有些属于现代学校制度本身的内容,有些只是方法措施。这些问题纠缠在一起,使人们雾里看花、难以分清,在构建现代学校制度的过程中就容易出现偏差。
  现代学校制度是相对传统学校制度而言的。我国现行(传统)学校制度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起来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显示出严重的不适应性,严重地阻碍了教育的发展。例如,在传统学校制度下,学校依附于政府,人财物由行政部门控制,甚至政府包办代替学校的工作,政府把学校管得过多、过细、过死;学校与社会传统的互动主要是在人财物方面的相互支援;与教育有着直接的利害关系的家庭对学校教育基本没有发言权;政府的规定动作太多,标准太单一,片面强调学校和教师的作用,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学校制度结构不完善、学校内部分工不合理;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考试能力很强,但是缺少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等。教育问题本质上就是人才问题,任何一个国家的发展都依赖于人才,教育出了问题直接影响人才的培养和国家的发展。在教育的各种问题中,制度问题是系统的结构关系问题,是最根本的问题,直接影响系统的功能。构建现代学校制度就是从根本上解决政府与学校、学校与社会、学校内部组织的结构与功能问题。怎么构建?这是策略和方法问题,固然重要,但属于第二位,首要问题是明确构建的目标。只有明确了现代学校制度的目标追求,才能明确改革的重点,改革才有明确的方向,才会少走冤枉路,有效地达到目的地。
  
  二、现代学校制度的目标是什么
  
  现代学校作为办学主体,必须主动谋求发展,成为各具特点的、真正的优质教育资源,并在自主发展的过程中适应中国国情和时代要求,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那么构建现代学校制度的具体目标有哪些呢?
  
  1 建立新型的政校关系
  新型政校关系是指改变学校依附于政府,人财物由行政部门控制,甚至政府包办代替学校的工作,政府管得过多、过细、过死,把学校看作其附属的外控式管理模式;重新定位政府在教育管理过程中的职能,使政府从办学主体转变为服务主体、宏观管理主体或投资主体,使政府的管理从直接指令性行政管理转变为宏观指导性调控管理,从而建立新型的政校关系。
  建立新型政校关系,通过制定有关法律,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政府职能与学校职能基本分离,国家行政权利与学校法人权利基本分离,举办者产权与学校经营权基本分离。这样,学校才能逐步地健全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成为真正的独立法人,实现自主办学,体现权利与义务的统一,在学生培养、教师教育、研究开发和内部管理等方面确立校本机制,为学生和教师的发展提供制度上的保证。
  校本管理机制的构建是建立新型政校关系的有效途径之一。所谓校本管理机制,就是教育行政部门把学校的日常管理权交还给学校,让学校自主办学、自主发展。学校从自身所具备的条件、学校特有的文化特点、学校本身的可持续发展、学校所在社区的实际需要等因素出发,决定学校的发展策略、校本课程的设置与开发、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的采用、教师的培训、教职员工的管理、学校文化的塑造等等,逐渐建立起本校的具有浓厚文化特质的现代学校制度体系。
  
  2 建立新型的校社关系
  新型的校社关系是指学校向社会开放,为学习者和社会(社区)成员提供多层次、多样化的教育服务,使教育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同时学校也得到社区的大力支持,将社区资源为我所用,在这种学校与社会良性互动的过程中逐渐建立起学校与社会相互支持的学习型社会体系,进而推动学校和社区的发展。建立社会参与学校管理的机制既能扩展学校的功能和影响,也是学校经营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代学校制度把现代中小学教育视为国民终身教育体系中一个有机的、上下衔接的重要阶段,而不是孤立于国民终身教育的“文化孤岛”。因而,现代学校回归社会,既是为了培养本校的学生,也是为了社会大教育的发展。
  现代学校与社会各种组织和个人的相互支持,主要表现在学校与社区的互动上:社区和学校利用己方的资源给予对方必要的支持、援助、监督,或根据对方的合理建议对己方所提供的支持进行必要的调整。建立新型的校社关系是对传统互动模式的突破和创新,由原来在人财物方面的相互支援模式发展到影响对方的制度层面的问题。在现代学校制度的框架下,社区中的组织和个人参与学校的管理,决不是“点缀”或形式,而是有效地参与。
  
  3 创新学校�部制度
  针对目前学校制度建设仍然存在结构不完善、学校内部分工不够合理的问题,应积极建立完善的学校主体结构。学校主体结构是指学校调整内部行政组织体系和机构设置,简化管理层次,降低管理重心,建立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并以此为核心的学校行政决策机制的结构模式。学校内部可设置不同的组织,一类是为了完成学校的经常教育教学等任务而成立的职能部门,其组织结构比较稳定,是学校组织结构的基本组成部分。另一类是为了完成临时任务而设置的组织机构,是学校内部的正式组织结构的补充。借助学校主体结构的弹性化设计,可以实现学校组织集权和分权的统一、稳定和变革的统一。
  现代学校制度的建设,积极鼓励学校师生为自身的生命成长、为学校生活的优化而不断创造新的制度。在具体的学校教育管理中,给予教师与学生更多的自主权、更 大的自主空间,为他们提供积极的物质性的、精神性的支持,鼓励教师与学生的创造性发挥。学校的内部制度创新要坚持把育人效益放在首位,并不断提高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同时注重运用法律手段,把对外的关系与学校内部的关系契约化,并把责任目标清晰地加以分解承担。当代学校教育所处的信息化社会背景,要求现代学校制度在建设过程中要不断建立师生之间、教师与学校管理者之间的良好的反馈机制,让教师、学校管理者不断获得来自学生、同事、社会等多方面的信息,面对个体生命成长本身,面对富有挑战性、创造性的学校教育实践工作,不断在创造中感受生命的意义。因此,在现代学校制度建设中应注重建立多种多样的沟通机制,以实现师生群体间的互动,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
  在创新学校内部制度上,不仅要建立完善的学校主体结构,还要提高学校的组织效率。现代学校制度注重对学校资源的优化配置,追求高效率、高效益的学校制度。而高效率、高效益的现代学校制度需要建立具有活力的学校组织运行机制。一是通过激励和竞争机制的建设来激发学校内部活力。如学校董事会可以根据相关要求选聘校长,校长受聘后制定目标责任制方案,并与校董事会签订合同,对学校工作全面负责。又如实行学校经费总额包干制,就可以改变校长和教师的隶属关系,工作职责不明确,报酬不与工作的数量、质量挂钩等状况。二是建立严格的制约机制。如通过学校外部制约机制(包括政策法规、宏观调控和督导评价等)的制约以及学校内部制约机制(包括责任制、考评与奖惩、校长自律和组织监督)的完善,激发学校组织的活力。实践证明,学校组织运行的高效率依赖于有效的组织运行机制的形成与完善,依赖于组织目标、动力以及制约机制的支撑。在现代学校制度建设中,只有建立了方向正确的目标机制、正向激励的动力机制和逆向控制的制约机制,才能保障现代学校制度的高效运行。
  
  4 最大程度地追求学校育人功能的发挥
  现代学校的基本职能是教育人、培养人,现代学校制度应为人的成长提供条件。而当前的学校制度在运行机制上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为:学校教育被过多的外部规范所限制,使得整体的变革缓慢而被动,缺少创新机制,并制约着学校教育生活自身丰富内涵的涌现。因此当前的学校制度运行方式变革,应更加关注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管理制度与机制的建设。其一,学校工作整体程序的合理性改造。这种合理性改造主要针对长期以来学校教育管理的过多的规范性、过强的稳定性,建立一种灵活的、能不断在复杂的环境中获得优化的学校制度。这意味着建设中的现代学校制度,要能够在复杂的环境中主动谋划自己的生存前景、主动获得并处理信息、主动调控自身的行为与观念,从而使得自身不断成长。其二,改革传统的分配制度,实行合理的、多劳多得的与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相接轨的现代社会人力资源管理机制。通过现代社会人力资源管理机制的创建,提高教师对学校日常工作的参与意识,推动学校文化内涵和精神的建设。
  
  参考文献
  [1]王洪伟,构建现代学校制度,创办主动发展学校,上海教育科研,2005(3)
  [2]何杰,高洁,现代学校制度的特征、实践问题与路径分析,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09(3)
  [3]洪敏,建立现代学校制度的外部条件,教学与管理,2009(6)
  [4]乐先莲,构建现代学校制度的现实困境和对策,教学与管理,2008(2)
  [5]黄彬,现代学校制度:内涵、政校关系构建规则及探索空间,现代中小学教育,2007(1)
  (见习编辑 郭振玲)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