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发言稿 > [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及应对策略浅析] 2018年将爆发金融危机
 

[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及应对策略浅析] 2018年将爆发金融危机

发布时间:2019-02-04 04:20:12 影响了:

  【摘要】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就业造成诸多的不利影响,大学生就业形势因此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旨在分析目前我国大学生的就业现状,思考如何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形势并顺利就业,提出有效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金融危机;大学生;就业;对策
  
  金融风暴袭来,金融行业、外贸行业、与出口相关的制造业受到巨大冲击纷纷降低人员需求,从前热门专业的学生“找个好饭碗”不再那么容易,其他专业的学生要想找到对口的工作也变得异常艰难。大学生就业遭遇“寒冬”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大学生如何在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下迎接挑战,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需要在理性思考的前提下做出正确的选择。
  
  一、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美国金融海啸席卷全球,顶尖投资银行土崩瓦解,各国的金融体系和资本市场都面临着巨大的威胁。在美国金融危机向全球演进的背景下,中国经济也将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我们不仅仅要应对美国金融危机造成的在美国直接投资的损失,更要应对因金融危机导致美国经济衰退甚至全球经济大萧条对中国实体经济的影响,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也大幅缩减。据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08年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9.9%,比上年同期回落2.3个百分点。以此来推算,三季度GDP增速仅为9%。实际上,由于出口和投资贡献下降,经济下滑已经相当严重。
  
  二、当前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一)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
  据统计,目前全世界有15亿年龄在12至24岁的青年,其中的13亿生活在发展中国家,这个数字比世界历史上的任何时候都要多。
  金融危机使不少企业的招聘计划被冻结或缩水,对于2009届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据最新统计数据表明,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将达到611万,加上前几年沉积下来的未就业480万毕业生,2009年需要就业的大学生高达千万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官员表示,2009年大学生就业面临着比以前更加趋紧的形势。
  一项基于全国40万大学生的抽样调查《2008年度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报告》表明,民营企业雇用了四成大学毕业生,其规模大致相当于国企和外资企业招聘人员数量的总和,近50%的大学生在中小企业工作,而随着金融危机对我国产生影响的深入,东南沿海大批出口型中小企业停产、关闭,中西部部分中小企业生存形势亦不容乐观,大学生将因此失去不少就业机会。同时随着利润下滑,部分企业将可能停招、少招新人甚至裁员以缩减成本,这无疑将进一步减少就业岗位。一边是更多的毕业生需要就业,另一边却是工作岗位减少、大量员工失业的现状。因此,今年的大学毕业生就业竞争比往年来得更加激烈,金融危机引发了一场就业危机。
  (二)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就业既有挑战又有机遇
  古语“福兮祸之所倚,祸兮福之所伏”这可能可以更好的解释如今中国受金融危机的情况。他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大学受金融危机影响,来学校招聘的企事业单位比往年少了,大学生就业率比往年可能也要降低,但正是这样,应届大学生才更要认真面对大学的生活和大学的学习。大学教育是培养道德素质的,是学习文化知识的,而不是毕业后的金饭碗,更不是读完大学就是社会精英。面对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就业如何应对呢?大学生对于就业形势不宜过于悲观,应该调整求职心态和期待,着眼于长期发展,善于发现机会,渡过这次最严重的经济萧条与就业冬天。
  
  三、积极探索就业新对策,促成择业新理念
  
  面对当前大学生就业的严峻形势,国家、企业、社会、高校和学生个人应联动起来,以各种有力措施引导就业趋向,改变择业观念,缓解就业压力,促成就业形势好转。
  (一)政府应积极地推出引导政策和提供法律保障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工作的影响,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就业的政策措施,还专门制定了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
  2008年1月1日,《就业促进法》正式实施。这部法律强调,促进就业是政府的重要责任,已经列入政府的考核指标。推进统筹城乡就业试点也在深入,正在制定的《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指导意见》,完善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的配套政策措施,尽快形成中国的就业制度安排向着普惠制过渡。政策上的倾斜和法律上的保障是对大学生就业最大的支持。
  2009年1月,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称,必须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就业工作的首位。会议提出了“鼓励和引导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鼓励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就业、鼓励骨干企业和科研项目吸纳和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鼓励和支持毕业生自主创业、强化毕业生就业服务、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建立和完善困难毕业生援助制度”等7项措施。在扶持大学生创业方面也出台不少政策,如江苏省有关文件就规定:“各级政府要为自主创业的毕业生提供方便和市场机会,扶持毕业生创业。毕业生领办或创办的高新技术企业,按有关规定享受财政优惠政策。对毕业生创办的民营科技企业,按规定减免营业税、所得税。”
  (二)大学生要迅速转变就业观念,积极进行自主创业
  一是积极面对现实、转变观念、勇于创新。大学生要认清金融危机形势下所面临的经济形势、就业环境以及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积极转变思想、接受现实,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择业观,适当调整就业心理预期。打破传统意义上的“终生就一个职业”和“一锤定终生”的就业观,树立起市场经济条件下新的择业观;择业时看得长远一些,相比薪酬待遇,要更加注重企业的发展前景和岗位的发展机会。应该看到东部地区人才需求己经饱和,但广大中西部地区人才大量匾乏;大城市己经人满为患了,但乡镇与农村还大有用武之地。从事教学工作近七十载、93岁的中国科学院院士申泮文说过:“基层、农村,尤其是西部地区,急需我们的毕业生。学生们可以支援西部的教育事业,做中小学老师,也可以去基层当‘村官’,帮助村镇致富奔小康。总之,时代赋予了年轻人这样一种使命,大学生应该顺应时代的呼唤,短时期内可能会苦一些,但将来定会成为一笔宝贵的财富。”
  二是坦然面对挫折,增强心理承受力。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学生势必担心遭受“池鱼之殃”。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紧张的就业压力,大学生的求职总会遇到许多困难、挫折甚至是委屈,不妨将就业的过程看做是重新认识自我、认识社会并主动调整自我适应社会的过程,通过求职的历练而增强自我心理调节与承受能力。
  三是全面提高综合素质应对挑战。当前随着劳动力市场的发育,人才竞争程度不断提高,用人单位对应聘者的实际操作能力、适应工作环境变化的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但我国高等教育长期重知识灌输、轻能力培养,高校毕业生缺乏工作经验和实际操作能力,不能适应用人单位的需要。调查发现,相当多的用人单位之所以不愿接收应届毕业生,主要担心招来后还要花费精力培训,而企业看重的是个人的实战能力。应该积极参加实践活动,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以较强的整体实力和突出的优势为自己打造一个精彩的人生。
  四是积极的自主创业和灵活就业。经过二十年的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正在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大学生也从过去的天之骄子回归到普通劳动者。大学生应充分认识自己,理性地地认识就业形势,转变择业观念,先求生存,再求发展,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大学生不仅是就业者,而且可以成为职业领域拓展和新职业创造的缔造者,可以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新的职业领域。
  (三)高校统筹引导,积极做好就业指导
  一是贴近市场需求。在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学校应该更加贴近市场需求,加强也用人单位的沟通、交流与合作。比如,在专业的设置方面可以更加突出市场要求。高校专业结构的调整应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进行。在宏观上,控制高级复合型专业人才的培养规模,并通过这种方式促使部分高校转型,实现由培养高级复合型专业人才的学校向培养专业应用人才的高校的转变。在微观上,高校要根据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状况,调整现有专业的招生规模,压缩长线专业,增设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专业。
  二是适度扩大招生规模。从微观选择来看,大学生可以尝试继续深造以错过职场风暴的高潮期。在金融危机形势下,适度扩大本读硕、硕功博的招生规模,不仅可以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而且还有利于提高我国高素质人才的数量。
  三是要统筹引导。作为高等学校在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应当进一步加强对整个就业工作的统筹力度。就业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教学线和学生线要共同努力,加强毕业生就业工作力度,为学生提供就业指导,另外还要充分发挥广大教师在育人中的主导作用,如果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都能结合自身的阅历对学生适当增添就业方面的指导,增加做人做事方面的教育,这样更有利于就业工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
  [1]史彩虹.高校扩招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问题现状及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2]吴佳.浙江省大学生创业环境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3]杨伟国.如何应对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EB/OL].https://www.省略/jiao_yu_yan_jiu_144/20081128/t20081128_343444.shtml.
  [4]专家解读: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就业影响有多大[EB/OL].https://www.省略/edu/Article/jianyunews/200902/20090220143434.htm.
  [5]专家详解:国务院高校毕业生就业7项措施[EB/OL].https://news.省略/newscenter/2009-01/14/content_10657927.htm.
  
  作者简介:王小露(1978-),女,江苏泰州人,教育学硕士,南京邮电大学教务处讲师,主要从事大学生教育管理方面的研究。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