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发言稿 > 远离鲁迅,是否便皆大欢喜?|皆大欢喜
 

远离鲁迅,是否便皆大欢喜?|皆大欢喜

发布时间:2019-02-05 03:54:59 影响了:

  【摘 要】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要不要讲鲁迅,这是当下许多媒体讨论的一个热点话题。本文通过分析鲁迅文章的遣词造句、老师的教学方法及其文章思想的深刻性和批判性,阐述了鲁迅文章存在于现代校园的意义。
  【关键词】鲁迅 价值体现 现实意义
  
  在现在的中学语文课本中,鲁迅的处境似乎越来越尴尬。一方面,学生中间流传“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的传言,将鲁迅的文章视作了语文学习中的洪水猛兽;另一方面,在老师看来,鲁迅的文章在中学课文中选入过多,有些选目不甚妥当,同时,语言晦涩难懂,不利于学生的对现代汉语的学习,也对鲁迅的文章敬而远之。更有甚者,有人还打出了“让鲁迅滚出中学课本”的旗号,建议删除课本中所有的鲁迅的作品。似乎一旦离开鲁迅,学生和老师便都能轻松了。
  为什么现在的学生和老师都反感鲁迅?仔细探究,大致有以下原因:
  首先,是鲁迅文章遣词造句的晦涩难懂。鲁迅文章的词句,严格地说,是鲁迅的白话文中的词句,确实晦涩难懂。鲁迅是故意要用这些晦涩的词句来为难大家么?显然不是的。新文化运动时期的白话文,本就是为了让更多人看懂。那么为啥到了今天鲁迅的文章反而让人看不懂了?这就必须要结合鲁迅所处的时代。尽管新文化运动倡导使用白话文,但是,那时候还没有建立起一个规范的白话文语法系统,作为新文化运动和白话文的先驱,鲁迅只能按照自己的语言习惯用白话文进行写作,所以我们在鲁迅的文章中可以发现,他的白话文,不仅有文言文的痕迹,还有欧化语言的影响,所以造成了其文字的晦涩。对鲁迅文章中的这种晦涩,我们应该正确地认识这种时代隔阂。唐诗宋词离我们的时代更远,隔阂更深,难道也要删除?那语文课本中可真就什么都没有了。
  其次是语文课本中鲁迅文章的数量和老师的教学方法。不得不说,在现在的语文课本中,鲁迅的作品真的是铺天盖地。小学课本中就有节选的《阿长与山海经》和《少年闰土》,中学课本中更是连篇累牍。这跟鲁迅长期以来被摆上现代文学的神坛有关。文坛斗士、民族脊梁、投枪匕首的光环屏蔽了鲁迅文章本身的偏颇与局限,也造成了语文课本的政治化。在这样思想的指导下,鲁迅的文章大量进入中学课本,绝大多数的中学语文课堂也都主题先行,将鲁迅肢解为战斗性的符号。这使得鲁迅作品的文学价值在泛政治化倾向的影响下被严重屏蔽。这样的鲁迅,怎能让学生不讨厌?但是,这个责任应该怪到鲁迅么?当然不能,只要老师教法得当,鲁迅文章除了思想性,还可以有更多可以借鉴的地方。我就非常赞同北大中文系教授孔庆东引用一位专家的观点,他说“鲁迅是语文的灵丹妙药”,特别是作文的灵丹妙药;鲁迅的文章从来都不会跑题,随便翻开鲁迅的杂文集,每篇文章都非常切题,古今中外正反左右,没有他做不了的题目;学生读鲁迅多了,思路自然就打开了;学生想写好作文最好的办法就是去读鲁迅。
  三是鲁迅文章中思想的深刻性和批判性。有句话叫“少不读鲁迅,老不读胡适”。我的理解就是,鲁迅的文章思想深刻,少年人年轻气盛,不能静心,或许根本读不出其深意。鲁迅的深刻,尤其体现在他对国民劣根性的批判。阿Q、孔乙己、祥林嫂……每一个形象、每一个故事都深刻揭示了国民性中丑陋软弱的一面。他的杂文,更是深刻犀利,在看似嬉笑怒骂的文字中,表达自己的愤懑与不平。如果脱离了当时的时代背景,脱离了安静的阅读与思考,真的很难读懂,很难了解其中的深意。但是,这些语言,正是鲁迅文章的精华所在,他所批判的种种行为,很多在今天仍然存在,具有极其强烈的现实意义。
  虽然将鲁迅称为民族脊梁或许过誉,但是“投枪匕首”确实是他文章的真实写照。他,实实在在是一位批判的斗士,一位“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呐喊者,一位真正的勇士。
  那么,是否真的远离了鲁迅,就能皆大欢喜呢?显然,答案是否定的。
  对鲁迅,我们可以重新解读,可以去掉他身上的神化光环,,但是切忌将其真正的文学及思想价值也抛弃了。抛开功利性而言,鲁迅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大师,可以说是具有永恒的意义。尽管鲁迅的著作确实限于特定时代,但是鲁迅精神却并不是也限于特定时代。鲁迅是反封建、反传统的,而这种反封建、反传统的“反”本身恰恰继承了自强不息的民族传统。正是这种批判性的继承,使“鲁迅”的意义和价值尤为凸显。
  我们必须承认,鲁迅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是毋庸置疑,无论何时,我们都不应当打倒他,远离他。走进鲁迅,亲近鲁迅,更有利于我们的自我反省。因为鲁迅精神的实质――怀疑、洞察、批评和抗争,是任何时代都需要的。鲁迅毕生主张的立人观念,正是公民社会所应具备的基础。因为鲁迅的存在,总会折射出我们藏在皮袍下的“小”来。
  郁达夫在纪念鲁迅时,曾说过这样一段话:“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可悲的民族,而一个拥有英雄而不知道爱戴他、拥护他的民族则更为可悲。”莎士比亚之于英国,歌德之于德国,托尔斯泰之于俄罗斯,这些民族从来没有因时代的更迭而放弃他们。而鲁迅之于中华民族,具有同样的价值和意义,鲁迅的精神与文化也将成为中国思想文化传统中的一份瑰宝。
  ★作者单位:重庆市綦江中学。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