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发言稿 > 夏季行车五防包括_夏季行车“八防”
 

夏季行车五防包括_夏季行车“八防”

发布时间:2019-02-11 04:09:55 影响了:

  夏季天气燥热,汽车部件工作温度高,驾驶员体力消耗大,心情易躁。而道路上的情况又是复杂多变的,驾车稍有麻痹大意,就会险象环生。为了保证行车安全,驾驶员必须做好以下“八防”。
  
  一、防思想麻痹
  
  有的驾驶员为避开白天的炎热,常选择夜间行车。认为夜间凉爽,车流量少,尤其是在夜深人静时,便盲目开起快车,甚至强行超车,不按规定会车,这是极其危险的。因为夜间视线受阻,难以看清路面情况,到下半夜人易乏困,而路边或桥上又有纳凉、露宿的人们,所以,这样麻痹驾车,容易引发事故。
  
  二、防酒后驾车
  
  炎热的天气下,既可解渴又能充饥的啤酒深受人们的青睐。因而有的驾驶员难挡其诱惑,自以为少喝点啤酒没关系,会很快被汗排掉,不会影响开车。更有甚者,个别酒量大的长途货运驾驶员,竟将啤酒放进驾驶室当饮料喝,这是极其危险的。因为啤酒也含酒精,当驾驶员血液中的酒精浓度达到0.5%时,大脑皮层会受影响,四肢活动灵敏度下降,易出事故。所以,途中就餐,驾驶员绝对不能饮任何酒。
  
  三、防疲劳驾驶与中暑
  
  在高温天气下驾车(特别是无空调的车辆),驾驶员是汗流浃背,从而导致体力负荷耐力下降,感觉灵敏度降低,注意力涣散,动作准确性降低,反应能力、协调能力和调节能力都受到影响。据有关实验证明,在车内温度高于27℃时,驾驶员对于危险的反应时间比温度低于27℃时要慢0.3秒。在高速行驶时,车祸往往就在瞬间发生。因此,驾驶员应注意休息,以保持精力充沛。尤其是在午饭后,应小憩,哪怕是趴在方向盘上打个盹也好,千万不要疲劳驾驶。
  为防中暑,要补充体能,应多喝些淡盐开水、盐茶水、盐糖水,多吃些水果、蔬菜、及清淡食物。同时有条件的应多饮些绿豆汤、桔汁、酸梅汤、西红柿汁等清凉饮料。另外,应随车备些藿香正气水、清凉油、风油精、仁丹、十滴水等。
  
  四、防发动机高温
  
  出车前应检查冷却液是否加满(冷却液应用防冻液,因其防锈、除垢、耐高温),并检查有无渗漏现象;检查风扇皮带的质量和松紧度;检查百叶窗和温控开关工作的灵敏度,及时清除散热器外部飞进的异物和尘土。行车中,应注意观察水温的变化,一旦出现“开锅”,不要立即熄火和急于加注冷却水,应尽量停在荫凉处怠速运转,打开引擎盖,等温度下降后,再用湿毛巾或湿棉纱捂住散热器盖慢慢开启,身体尽量远离,以防烫伤。
  
  五、防情绪激动
  
  高温下驾车,驾驶员心情烦躁,一旦遇到外界情况刺激(如对方车辆挤压占道、夜间会车不闭远光灯),容易引起情绪激动,从而出现行为过激,如让车不让速、超车急转向、夜间比灯亮等等,极易酿成事故。因此,驾驶员要加强自身职业道德的休养,包容他人非礼之举,从而化险为夷。
  
  六、防制动失灵
  
  
  液压制动的车辆,应注意检查制动液的质量和数量,防止其沸点降低而形成气阻,从而影响制动效果。因此,必要时应更换制动液。检查制动总泵、分泵的工作情况,彻底排除制动管路的空气。经常检查制动踏板的高度,发现变化及时调整。气压制动的车辆,要经常检查最大制动工作气压,检查制动皮碗和软管有无老化。
  
  七、防润滑不良
  
  汽车润滑油在高温下易变稀,抗氧化性差,变质,甚至造成烧瓦抱轴等故障。因此,曲轴箱和齿轮箱在入夏前应换上夏用润滑油,并保持其通气孔畅通,经常检查润滑油的数量和质量,及时加注与更换。有机油散热器的,要及时除去其外部油污,保持良好的散热性能。
  
  八、防轮胎爆裂与电瓶损坏
  
  盛夏,汽车因爆胎引发的事故时有发生。因烈日下的柏油和水泥路面,热浪腾腾,从而导致高速旋转的汽车轮胎的温度与气压增高,容量引起爆胎。所以,途中应注意轮胎气压,若发现过高,千万不要采取放气或往轮胎泼凉水降温降压的方法。应停在荫凉处休息,待其自然降温后再行驶。最好在入夏前检查轮胎有无划痕和磨损状况,必要时可提前更换(尤其是前轮)。行驶中切勿超载超速,以防爆胎引起不测。电瓶要保持清洁与干燥,保持其通气孔畅通,经常检查电解液的高度与比重,及时予以补充与调整。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