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发言稿 > 善于把握教育时机_要善于抢时间抢时机,例子
 

善于把握教育时机_要善于抢时间抢时机,例子

发布时间:2019-04-08 04:49:13 影响了:

  优秀的指挥员无不善于抓战机。战机一到,不惜投入千军万马。做青年的思想工作也有类似的规律。其理想效果的取得,离不开审时度势,把握教育时机。  思想工作中,教育时机的重要性不亚于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曾有这样一件事:某工读学校返家日那天,校长在校门口批评一名学生的某个错误,这个一向尊敬校长的学生不但听不进去,反而破口大骂。校长意识到自己抓错了时机。他没有“火上浇油”,而是先让他回家。直到那个学生心感不安,生怕得罪校长而想赶快承认错误时,校长才召开全校大会,分析这件事,表明自己要挽救失足青年的态度,并希望他勇敢地改正错误,而不是向权力低头。这一席话对那个学生及全校同学震动很大。这件事生动地揭示出教育时机的重要性。
  时机,是思想工作的基本要素之一。它的特点,决定了它容易受到忽视。有些青年工作者以为只要心怀热诚、手握真理就能做好青年的思想工作。这种认识不尽全面。因为人的心理状态对接受教育具有制约作用。时机未成熟就贸然行事,很容易引起教育对象的猜疑心理和抗拒心理,造成对立情绪。只有选准了时机,再加上其他条件,思想工作才能取得好效果。
  忽视教育时机的另一种表现,是不自觉地错过思想工作的最佳时机。这方面的例子不少。如,刚解除劳教的失足青年通常会萌生出开始新生活的愿望,这本是极好的教育时机。如果看不到这点,而歧视、疏远他,就会使他失去信心,再次回到“哥们儿”圈子里,致使“二进宫”、“三进宫”。如果及时抓住这个时机,加强教育,热情地为他的进步创造条件,他就可能成为一个好青年。教育失足青年如此,解决青年日常的思想认识问题也是如此。
  教育时机有随机性,随着人的思想和环境的不断变动而出现或隐没;教育时机有易失性,往往稍纵即逝,缺乏高度敏感的人很难抓住;教育时机还有微妙性,它看不见、摸不着,却要求我们切实地捕捉到。有时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暗示,就可以作为一把“钥匙”,打开一把“锁”。有时则要耐心等待,或在某件事发生之后,或在有了“把柄”之后,或在看出某种端倪之后,才能把时机抓住。但教育时机并不神秘,只要了解青年、熟悉青年,摸准青年心理活动的规律,就能够把握住甚至创造出有利的时机。
  青年工作中的教育时机是很多的。其中经常出现且特别值得注意的有六种:
  问题初露苗头之时。“青萍之末”,这是及早解决思想问题的好时机。等到事情由小变大再去解决往往就不好办了。这就要求教育者善于察言观色,洞察入微。一个平时性格开朗、工作先进的女青年,有一天突然噘起了嘴,足可以挂住个油瓶。组长敏锐地察觉到了。找她一谈,原来家里在“逼婚”。组长支持了她,帮她做通了家长的工作。这个一度痛不欲生的女青年又变成了爱说爱唱、工作积极的人。
  渴望友谊和温暖之时。青年会因为偶然的过失而抬不起头,或因为某个挫折而感到心灰意冷。缺点多的青年在集体中还会感到孤独。此时,送上友谊和温暖,对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十分有利。春游之日,谁也不愿同后进青年张某结伴划船,团小组长看在眼里,主动上前招呼小张,几个人同她边划边唱,使她感到集体的温暖,从此竟发生了较大的转变。
  初次犯错产生悔疚感之时。青年初次犯错,大都要经历一场内心的风暴。由于自己的行为同社会价值观或社会行为规范的矛盾而感到内疚悔恨,于是担心被发现,紧张地等待着一场“灾难”临头;同时还有侥幸心理,但愿能够平安地“滑”过去。这时去做思想工作,可以强化他的悔恨感,使之从中记取教训,翻然悔悟。丢掉了这个时机,就会让侥幸心理占上风,最初虽感悔疚,之后却认为没有什么了不起,从而再二、再三犯同样错误,直至根深蒂固难于纠正。这方面的例子多得很。许多失足青年就是这样陷入泥潭不能自拔的。
  个人生活发生变动之时。婚恋之初、走上工作岗位之初、调动单位之初等等,个人生活的这类变动,往往能激起后进青年“重新开拓生活”的愿望。这时扶助他的愿望,能够成为其弃旧图新的开端。待业青年小赵因打群架受过处分,他一度“破罐子破摔”。招进某单位后,他产生了上进心,想“重打鼓另开张”。团支书及时觉察到这一契机,主动同他接近,经常指点帮助他。小赵由此摆脱了浑浑噩噩的生活,在这批徒工中第一个加入了共青团。
  “瓜熟蒂落”之时。教育对象正在火头上,不去处理,等他情绪稳定之后再讲道理。这种掌握“火候”的艺术,又称为“冷处理”。它既可以为教育对象提供自我省悟的时间,又能给教育者留下“摸底”的余地。小张和小苗开玩笑过头,竟打了起来。团支书劝开他们,却未批评。有人不理解。团支书说:“‘火候不到不揭锅’。小张正在气头上,我去碰他,兴许会把事情弄僵。”小张果然一下午都没消气。事过三天,团支书看准已到“揭锅”的时候,这才找上门。事还没提,小张就红着脸说:“都是我不对,你给定‘罪’吧。”团支书说:“这倒不用,知错改了就行。”小张一把拉过支书的手说:“我错了,我改!”说完他就跑去找小苗,并在青年会上作了自我批评。
  遭逢普遍关切的偶发事件之时。对偶发事件,人们爱就事论事。有时就事论事是对的,但有时又不够了。如果某个偶发事件含有倾向性的问题,这件事就是解决普遍性问题的时机。如,青年人往往对人生与社会十分关注,由于知识和社会经验的不足及思想上的不成熟,容易产生一些错误的想法。这是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某单位偶尔有个青年谈及了这方面的模糊看法。这是教育广大青年的一个时机。如果把问题挑明,组织青年讨论,往往可以起到让青年自己教育自己的作用。
  当然,教育时机不能只靠等待,有时还得主动创造。所谓创造教育时机,就是要通过我们的工作,使教育对象形成接受教育信息的心理基础。这比起抓时机来说,难度要大,但运用适当,往往能由此解决一个难题或打开一个局面。有这样一个例子:团委书记小边熟知流氓习气严重的小方所崇拜的价值观,他在小方扬言“三天之内给你放血”之后主动登门找小方。小方正在家同几个同伙商量给小边放血,看见小边进来,说:“你来得正好!”七八个人“唰”地亮出家伙,顶住小边胸膛。小边心平气和地说:“小方同志,我是来找你谈话的,你不怕死,我更不怕死。我是共产党员,你把我杀了,但我是为帮助一个青年同志而死的,是值得的。只要还有一口气,我还是要帮助你进步的。”小方听了,脑袋象炸开了一样,一股暖流通向全身。有两点他不曾想到:一是世界上还有比自己更不怕死的人;二是多少年来没有人称他为“同志”,连生身母亲也叫自己“臭流氓”,而自己要杀的团委书记却称自己为同志。他乱了方寸,把刀子一扔,跪倒在小边面前。小边的浩然正气和真诚友爱降伏了他,创造出教育时机。他趁热打铁,终于使小方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