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发言稿 > 坚持走科学发展路 加快建生态文明市|生态文明的核心是什么
 

坚持走科学发展路 加快建生态文明市|生态文明的核心是什么

发布时间:2019-04-24 04:05:53 影响了:

  建设生态文明,是党的十七大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我们党对人类发展规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对人类文明的重要贡献。回首过去,贵阳在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道路上取得了积极成效,实现了“洼地”上的奋力崛起;展望未来,贵阳市将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走科学发展路、加快建生态文明市,保持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势头,为全省提速转型、后发赶超作出更大贡献。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城市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标志着我们党执政理念的升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工作的行动指南。建设生态文明,是对科学发展观内涵的极大丰富。2007年底,市委、市政府认真学习中央精神,对市情进行再深化、再认识,认为贵阳有三大优势(生态优势、矿产资源优势、后发优势)、三大劣势(地理位置差、土地资源少、开发历史短)。基于以上认识,贵阳市委、市政府决定扬长避短,实施比较优势发展战略,把建设生态文明城市作为中央精神与本地实际的最佳结合点,作为城市工作的总抓手,确立了生态环境良好、生态产业发达、文化特色鲜明、生态观念浓厚、市民和谐幸福、政府廉洁高效的奋斗目标。
  蓝图绘就,贵在坚持。四年多来,我们始终坚持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奋斗目标不动摇,坚持不懈、一以贯之地加以推进。2008年八届六次全会、2009年八届八次全会、2010年八届十次全会,都把建设生态文明城市作为主线,贯穿到总体部署、措施制定和工作安排中,年年都有新作为。这期间,面对百年不遇的特大自然灾害的严重影响,我们没有动摇,而是围绕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目标开展抗灾救灾和恢复重建,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并取得了实质性进步。面对历史罕见的国际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我们没有动摇,而是“借机成事”、谋求“弯道超车”,收获了发展加快、民生改善的可喜成果。面对既要转、又要赶的双重任务,我们没有动摇,而是把发展工业与建设生态文明统一起来,实现了工业振兴和环境保护的双赢。几年来,贵阳市获得了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等称号,先后被列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城市、全国首批低碳试点城市、全国首批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中国十大低碳城市。与气候组织合作开展的“千村计划”在联合国德班气候变化大会上被评为最佳案例之一,是唯一入选的中国项目。《全球城市竞争力报告(2009—2010)》显示,在全球500个城市中,贵阳的综合竞争力提升了42位,提升速度列第4位。
  以生态文明理念引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省委、省政府提出“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主基调和工业强省、城镇化带动主战略,体现了对科学发展观精髓的深刻理解、对贵州欠发达省情的深刻认识、对贵州人民求富愿望的积极顺应。贵阳市如何贯彻?我们从实际出发,坚持以生态文明理念为引领,推动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
  着力抓规划和立法的编制、实施。规划是一个城市发展的龙头。我们把生态文明理念贯穿到总规、控规、详规、修规和城市设计各个环节,精心编制《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贵阳市生态功能区划》、《贵阳市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条例》。成立了省市共同参与的高规格的贵阳市城乡规划建设委员会,坚持依规办事、尊重科学、维护公权,提高了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确保规划得到严格执行。
  着力抓经济结构调整。跟全省一样,贵阳市要在加速发展中加快转型、在加快转型中加速发展,实现“弯道超车”,这就对我们驾驭经济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把生态文明理念落实到三次产业发展中,努力实现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奋力发展旅游、金融、物流、会展等现代服务业,建设十大工业园区,改造提升六大特色优势产业,积极培育高新技术、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循环经济,加快无污染、无公害的生态农业建设。现代服务业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超过30%,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中的比重达34.2%。
  着力抓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既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承载,也是经济发展的重大拉动力量。为此,近年来我们坚持多修路、快修路、修好路。一是规划建设“三条环路十六条射线”城市骨干路网,建成了长121公里的环城高速公路和长49.1公里的二环路,形成了完整的三条环路。四年多来,全市道路建设总投入近330亿元,相当于过去20年市政道路投资的总和。二是规划建设“一环一射两联线”市域快速铁路网,接入国家快速铁路网。三是规划建设城市轻轨1号、2号线,与市域快速铁路、机场充分接驳,实现零换乘。再经过三至五年的努力,贵阳市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将取得重大突破,实现历史性跨越。
  着力抓生态环境保护。贵阳是喀斯特地区,生态优势是最大的比较优势,也是最容易失去的、不可逆转的独特优势。为此,我们始终坚持采取最严厉的措施保护青山绿水。一是保护水资源。创新行政手段,组建了贵阳市两湖一库(红枫湖、百花湖、阿哈水库)管理局,集中履行环境保护的管理、监督、执法等行政职能。创新法律手段,在全国率先成立了环保审判庭、环保法庭,依法审理环保案件。创新经济手段,成立了两湖一库环境保护基金会,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治理保护。二是保卫环城林带。开展“落实科学发展观、打响森林保卫战”专项行动,依法查处“福海生态园”案件,得到社会各界普遍拥护。三是净化空气质量。
  
  着力抓民生改善。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大力实施“六有”民生行动计划和“十大民生工程”,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迫切的民生问题,每年涉及民生的支出都占55%以上。针对“上学难”,开展义务教育阶段学区化改革,着力缓解择校热。针对“看病难”,深入实施城乡医疗救助制度,惠民医疗政策、医疗救助制度100%覆盖城乡困难群众。针对“住房难”,探索形成“政企并力、建储并举、公廉并轨、租补并行”的住房保障新模式,纳入公共租赁住房保障的家庭累计达3.4万户。针对“治安难”,持续开展“严打”专项行动,群众安全感从70.75%上升到84.33%。2011年贵阳市民幸福指数为89.19,比上年提高1.81个点。
  着力抓社会管理创新。作为全国社会管理创新综合试点城市,我们结合实际、积极探索。创新领导体制,成立市、区(市、县)两级群众工作委员会(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统一领导、全面统筹、具体推进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创新工作平台,在市信访局加挂市群众工作中心的牌子,建成近4000平方米的群众工作中心大楼,28个职能部门入驻中心集中办公,信访办结率从不到40%提高到86%。创新基层管理体制,今年上半年将全部撤销街道办事处、普遍建立新型社区,实现城市基层社会管理扁平化。创新社会协同,成立由民营企业家、民主党派人士、佛教团体负责人等参加的各级和谐促进会,作为“第三方”力量柔性调处矛盾纠纷,既解决了个案问题,又避免引起连锁反应。创新流动人口管理,推行流动人口居住证制度,享受与城镇人口同等的基本公共服务。
  深入贯彻国发2号文件精神努力建设全国生态文明城市
  今年1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了一系列含金量高、操作性强的政策措施,给贵州的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大好机遇,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国发2号文件明确提出要把贵阳建成全国生态文明城市,这既是国家层面对贵阳工作的充分肯定,也是提出的更高要求。为了贯彻好国发2号文件,贵阳市委、市政府制定了实施意见,谋划了事关贵阳长远发展的34个专项规划、17个试点、15个示范、16个重大问题研究,特别是谋划了817个项目、总投资1.99万亿元。具体来说,就是构建“六大生态”:
  实现更好更快发展,构建绿色的经济生态。坚持“发展必须绿色、绿色推动发展”,既最大限度提升发展速度、增加经济总量,又最大限度降低消耗、减少污染,实现绿色崛起。服务业方面,重点依托省会城市的要素聚集优势,加快建成区域性商贸物流会展中心;依托良好的气候条件,加快建成“爽爽贵阳”旅游休闲度假胜地。工业方面,按照“传统产业高端化、特色产业集团化、高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化”的思路,积极推进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扩区和调整区位,加大十大工业园区建设力度,积极推进大用户直供电,加快建设煤电磷、煤电铝、煤电钢、煤电化等一体化资源深加工基地。农业方面,紧扣城市需求,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走都市农业、现代农业的发展路子。
  提升全域规划建设管理水平,构建宜居的城镇生态。着眼于人的需求,高起点编制城镇规划,高水平推进城镇建设,高标准加强城市管理,真正实现“城镇让生活更美好”。争取国家将我市列为开发未利用低丘缓坡实施工业和城镇建设试点地区,积极推进城镇体系形成和城区适度扩张,助推贵安新区成为黔中经济区最富活力的增长极。把建设二环四路城市带作为继金阳新区之后贵阳城市开发建设的又一重大举措,用五年左右时间,打造全国独一无二、最具特色的生态文明城市示范带。统一规划、改善交通“微循环”,构建绿色交通体系。
  始终秉持为人民谋幸福的理念,构建和谐的社会生态。积极开展城乡反贫困,深入实施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计划,确保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到2:1以内;全面加快社会建设,强化公共服务,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提高标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努力闯出具有中国特色、地方特点、时代特征的社会管理新路子。
  弘扬“知行合一、协力争先”的贵阳精神,构建自强的文化生态。通过多出人才、多出精品、多开展群众乐于参与的文化活动、多培育竞争力强的文化实体,营造立足于干、齐心协力干、争先恐后干的浓厚氛围,叫响“贵阳当自强”的时代强音。
  以更严的态度治理保护环境,构建友好的自然生态。继续推进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城市、低碳试点城市建设和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工作,切实把水治理好、把林保护好、把气净化好、把土利用好,实现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特别是全面实施“三位一体”规划,加大水利建设力度,加强水源地和湿地保护,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
  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构建协调的政治生态。积极发展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激发生机与活力;狠抓思想教育、制度执行、严厉惩处,让干部“不愿腐败”、“不能腐败”、“不敢腐败”;从思想政治上、干部队伍上、工作作风上建强党的组织,始终保持纯洁性、先进性,为贯彻国发2号文件精神、建设全国生态文明城市提供坚强保障。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我们坚信,有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特别是国发2号文件的强力支持,有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特别是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的正确引领,有全市干部群众的锐意进取、拼命苦干,贵阳市一定能够在坚持走科学发展路、加快建生态文明市的道路上再立新功、再创辉煌!
  (作者系省委常委、贵阳市委书记 责任编辑/张 蓓)

猜你想看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8 - 2022 版权所有 职场范文网

工业和信息化部 备案号:沪ICP备18009755号-3